俄羅斯文學與思想文化
傳承蒲寧精神遺產的新形式——“蒲寧奧焦爾基故居博物館”生態(tài)節(jié)瑪·維·米哈伊洛娃;葉·安·波爾塔夫斯卡婭
俄羅斯文學中的語言學思想簡論劉永紅
論俄羅斯文學中誤讀的中國文化思想袁順芝
宗教存在主義視域下的托爾斯泰生死觀孟繁紅
“現(xiàn)代主義”術語考略王宇喬
淺析俄國形式主義文論在現(xiàn)代主義文學思潮中的演變郝欣
俄羅斯文學及其歷史傳統(tǒng)
俄國象征派文學生活的組織形式鄭體武
俄羅斯作家筆下哥薩克形象管窺楊素梅;高寒
中亞東干文學研究綜述司俊琴
阿列西·阿達莫維奇的紀實文學創(chuàng)作及其對阿列克謝耶維奇的影響李春雨
阿列克謝耶維奇創(chuàng)作的俄蘇文學傳統(tǒng)付美艷;達莉亞·涅齊帕盧克
拉斯普京、先欽、巴爾科夫小說中的開發(fā)西伯利亞主題古·茨·巴杜耶娃
離散語境下的生命書寫——以第三次俄羅斯僑民文學浪潮為例馬軼倫
克柳耶夫與葉賽寧:師生?摯友?顧宏哲
中國現(xiàn)當代女作家的“俄蘇情結”穆重懷
弗謝·伊萬諾夫:一位來自西伯利亞的“謝拉皮翁兄弟”于婷婷
曼德爾施塔姆詩歌中的文化人物書寫——以狄更斯和普希金為例陳天祥
俄羅斯文學作品解讀
《騎兵軍》的知識分子主題謝春艷
蒲寧小說的對話性及其文本分析馮玉芝
論《瑪特廖娜的家》中的《圣經》意象原型及生態(tài)意義高建華
阿赫瑪杜琳娜的《四分之一世紀,瑪琳娜……》和布羅茨基的《紀念根納季·施馬可夫》——論詩節(jié)模式的語義亞·根·斯捷潘諾夫
“對詩人要寬容,因為他的使命是為祖國爭取榮光……”——布爾加科夫劇本《亞歷山大·普希金》中的普希金形象奧·亞·卡茲明娜
簡論普里列平的長篇小說《病態(tài)》余獻勤
俄語語言文學教學
20-21世紀俄羅斯文學課程中戲劇的地位伊·符·莫尼索娃
俄語作為外語語境下詩歌教學的必要性麗·羅·揚古托娃
“微平臺+自媒體”模式在俄語專業(yè)教學中的運作機制姜訓祿
編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