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工作的任務,充分利用內蒙古自治區(qū)歷年來區(qū)域地球化學和礦產地球化學勘查方面的大量數據資源,全面總結地球化學在礦產勘查中的研究成果,應用現代礦產資源評價理論方法和GIS評價技術,依據《化探資料應用技術要求》和潛力評價銅礦找礦模型,建立了相應的斑巖型銅礦床、巖漿巖型銅礦床、沉積型銅礦床、矽卡巖型銅礦床、熱液型銅礦床等內蒙古主要類型銅礦床的地球化學找礦模型。從地球化學角度,完成了對全區(qū)26處銅找礦預測區(qū)找礦靶區(qū)的劃分,并參考相應的銅礦床地球化學找礦模型,通過類比法、面金屬量法對這26處銅找礦預測區(qū)的銅資源量進行礦產資源定量預測。圈定A級找礦靶區(qū)14處,計算資源量為不考慮剝蝕388.765×104t、考慮剝蝕416.185×104t;B級靶區(qū)114處,計算資源量為不考慮剝蝕651.832×104t、考慮剝蝕657.240×104t;為內蒙古自治區(qū)評價區(qū)域的地質礦產與勘查工作的宏觀部署以及礦產資源潛力評價提供了充分的地球化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