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 選題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 相關概念的界定和梳理
1.4 研究目標及主要觀點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正本清源——班頓的起源和發(fā)展
2.1 班頓的社會文化背景
2.2 班頓源于馬來世界
2.3 關于班頓起源和發(fā)展的跨文化研究
2.4 小結
第3章 精致含蓄——班頓的審美特征
3.1 短小精悍的建行形式和均衡優(yōu)美的節(jié)奏韻式
3.2 含蓄委婉的表達方式——隱喻
3.3 小結
第4章 詠物寄情——班頓的意象和母題
4.1 班頓的意象研究
4.2 班頓的母題研究
4.3 小結
第5章 俗世關懷——班頓的社會功能
5.1 另類“史傳”功能
5.2 社會生活功能
5.3 習俗禮儀功能
5.4 藝術表演功能
5.5 小結
第6章 靈魂之歌——班頓的精神價值
6.1 班頓與馬來民族的精神信仰
6.2 班頓與馬來民族精神的構建
6.3 班頓的現(xiàn)代化與馬來民族的現(xiàn)代化
6.4 小結
第7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