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工程計算CAD/CAM/CAEUG NX 11.0 有限元分析基礎實戰(zhàn)

UG NX 11.0 有限元分析基礎實戰(zhàn)

UG NX 11.0 有限元分析基礎實戰(zhàn)

定 價:¥59.00

作 者: 沈春根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11600541 出版時間: 2018-07-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UG NX 11.0 有限元分析基礎實戰(zhàn)》以UG NX 11.0的前/后處理模塊為平臺,采用任務型項目教學法的形式,通過詳細介紹工程案例,進行有限元分析的項目描述、項目思路、項目步驟和項目拓展,內(nèi)容包括UG NX有限元軟件界面和分析工作流程、底座類零件有限元分析、軸套類零件有限元分析、3D裝配體有限元分析、面面接觸過盈裝配有限元分析、2D和3D裝配有限元分析、1D梁有限元分析、0D1D2D3D混合模型分析、結構對稱有限元分析、軸對稱有限元分析、結構靜力學綜合應用和結構動力學綜合應用等實例。 \n 《UG NX 11.0 有限元分析基礎實戰(zhàn)》內(nèi)容編排符合由淺入深的有限元軟件教學認知規(guī)律,注重軟件操作命令和有限元分析流程相結合、教學典型案例和企業(yè)工程案例相結合、實例過程講解和實例拓展提升相結合、軟件的操作引導和知識難點的提示相結合。 \n 《UG NX 11.0 有限元分析基礎實戰(zhàn)》隨書網(wǎng)盤學習材料包含所有實例操作演示的語音視頻、素材模型、對應的有限元計算結果文件和專題培訓學習資料,方便讀者快速入門和掌握工程實際應用中有限元分析的工作流程、常用命令、關鍵參數(shù)和項目解決思路。 \n 《UG NX 11.0 有限元分析基礎實戰(zhàn)》適合理工科院校機械工程、車輛工程等專業(yè)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教師使用,可以作為高等院校學生及科研院所研究人員學習UG NX 11.0前/后處理和有限元分析的參考用書,也可以作為從事相關領域科學技術研究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暫缺《UG NX 11.0 有限元分析基礎實戰(zhàn)》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認識NX有限元工作界面和分析流程 \n
1.1 認識NX有限元分析工程用途 \n
1.2 認識NX有限元分析工作界面 \n
1.2.1 認識NX CAD環(huán)境界面 \n
1.2.2 認識NX FEM環(huán)境界面 \n
1.2.3 認識NX理想化環(huán)境界面 \n
1.2.4 認識NX SIM環(huán)境界面 \n
1.2.5 認識NX解算方案求解環(huán)境界面 \n
1.2.6 認識NX后處理環(huán)境界面 \n
1.2.7 認識NX分析報告界面 \n
1.2.8 認識退出各級文件的操作方法 \n
1.2.9 認識打開各級文件及的操作方法 \n
1.2.10 認識NX有限元結果文件 \n
1.3 認識NX有限元分析工作流程 \n
1.3.1 認識NX有限元分析的主要步驟 \n
1.3.2 認識NX有限元分析工作流程的框圖 \n
1.4 認識NX有限元分析基礎知識 \n
1.4.1 認識常見單元類型及其應用場合 \n
1.4.2 認識邊界條件及其應用場合 \n
1.4.3 認識有限元分析文件的數(shù)據(jù)結構關系 \n
1.4.4 認識常見后處理顯示方法 \n
1.4.5 認識常見分析結果的評判方法 \n
1.5 本章小結 \n
\n
第2章 底座類零件有限元分析實例——水箱底座受力分析 \n
2.1 項目描述 \n
2.2 項目分析 \n
2.2.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流程和思路 \n
2.2.2 底座有限元分析的主要命令 \n
2.3 項目操作 \n
2.3.1 創(chuàng)建底座理想化模型 \n
2.3.2 創(chuàng)建底座FEM模型 \n
2.3.3 創(chuàng)建底座SIM模型 \n
2.3.4 求解底座解算方案 \n
2.4 項目結果 \n
2.4.1 查看底座最大變形 \n
2.4.2 查看底座最大應力 \n
2.4.3 創(chuàng)建底座棱邊位移圖表 \n
2.5 項目拓展 \n
2.5.1 解算方案求解的置信度分析 \n
2.5.2 四面體網(wǎng)格與六面體網(wǎng)格求解效率的對比 \n
2.5.3 自定義材料屬性的基本方法 \n
2.6 項目總結 \n
\n
第3章 軸套類零件有限元分析實例——發(fā)動機曲柄受力分析 \n
3.1 項目描述 \n
3.2 項目分析 \n
3.3 項目操作 \n
3.3.1 新建FEM模型和SIM模型 \n
3.3.2 創(chuàng)建理想化模型 \n
3.3.3 創(chuàng)建FEM模型 \n
3.3.4 創(chuàng)建SIM模型 \n
3.3.5 模型檢查和求解解算方案 \n
3.4 項目結果 \n
3.5 項目拓展 \n
3.5.1 曲柄不同轉(zhuǎn)速承載工況的分析 \n
3.5.2 曲柄不同偏心質(zhì)量工況的分析 \n
3.6 項目總結 \n
\n
第4章 裝配體有限元分析實例——支撐工作臺承載分析 \n
4.1 基礎知識 \n
4.2 項目描述 \n
4.3 項目分析 \n
4.3.1 項目分析總體思路 \n
4.3.2 項目分析工作流程 \n
4.3.3 項目分析關鍵問題和命令 \n
4.4 項目操作 \n
4.4.1 創(chuàng)建支撐工作臺裝配FEM模型 \n
4.4.2 創(chuàng)建支撐工作臺SIM模型 \n
4.4.3 解算方案的求解 \n
4.5 項目結果 \n
4.5.1 解算結果及其后處理 \n
4.5.2 解算方案的比較分析 \n
4.6 項目拓展 \n
4.6.1 局部區(qū)域劃分網(wǎng)格對解算結果的影響 \n
4.6.2 局部區(qū)域劃分網(wǎng)格的應用案例 \n
4.7 項目總結 \n
\n
第5章 面面接觸有限元分析實例——傳動軸和齒輪內(nèi)孔過盈配合分析 \n
5.1 基礎知識 \n
5.1.1 面面連接命令的簡介 \n
5.1.2 面面連接命令支持的解算方案 \n
5.1.3 面對面接觸主要參數(shù)的解釋 \n
5.2 項目描述 \n
5.3 項目分析 \n
5.3.1 傳動軸結構特點 \n
5.3.2 傳動軸過盈配合受力分析的特點 \n
5.4 項目操作 \n
5.4.1 創(chuàng)建孔軸配合FEM模型 \n
5.4.2 創(chuàng)建SIM模型和定義面對面接觸的參數(shù) \n
5.4.3 定義面對面接觸的輸出請求參數(shù) \n
5.5 項目結果 \n
5.5.1 查看孔軸配合接觸變形和接觸應力結果 \n
5.5.2 查看孔軸配合接觸力和接觸壓力結果 \n
5.5.3 面對面接觸性能的結果評價 \n
5.6 項目拓展 \n
5.6.1 施加扭矩載荷的操作過程 \n
5.6.2 扭矩和過盈量的變化對接觸性能影響 \n
5.7 項目總結 \n
\n
第6章 2D裝配有限元分析實例——集熱器支架受力分析 \n
6.1 基礎知識 \n
6.1.1 2D單元類型和用途 \n
6.1.2 2D網(wǎng)格命令主要參數(shù) \n
6.1.3 2D單元網(wǎng)格劃分的方法 \n
6.1.4 RBE2單元和蛛網(wǎng)連接使用場合 \n
6.1.5 2D和3D常見連接方法和應用 \n
6.2 項目描述 \n
6.2.1 集熱器支架設計要求 \n
6.2.2 集熱器支架分析思路 \n
6.3 項目操作 \n
6.3.1 支架裝配模型處理 \n
6.3.2 創(chuàng)建2D裝配FEM模型 \n
6.3.3 創(chuàng)建2D裝配SIM模型 \n
6.3.4 2D和1D連接裝配模型求解 \n
6.4 項目結果 \n
6.4.1 支架整體模型后處理顯示 \n
6.4.2 2D單元結果單獨顯示 \n
6.5 項目拓展 \n
6.5.1 復雜模型抽取中面的方法和應用 \n
6.5.2 2D單元常見修補方法 \n
6.6 項目總結 \n
\n
第7章 1D梁有限元分析實例——鉸支梁受力分析 \n
7.1 基礎知識 \n
7.1.1 1D單元的類型和用途 \n
7.1.2 CBAR和CBEAM梁單元的區(qū)別 \n
7.1.3 梁彎曲應力公式 \n
7.1.4 合并節(jié)點及其場合 \n
7.2 項目描述 \n
7.3 項目分析 \n
7.3.1 理論公式計算方法 \n
7.3.2 理論計算有關結論 \n
7.4 項目操作 \n
7.4.1 創(chuàng)建1D梁單元FEM模型 \n
7.4.2 編輯1D梁單元屬性 \n
7.4.3 檢查1D梁單元的截面方向 \n
7.4.4 創(chuàng)建1D梁單元SIM模型 \n
7.5 項目結果 \n
7.5.1 查看1D梁撓度 \n
7.5.2 查看梁長度方向的正應力 \n
7.5.3 查看梁橫截面正應力分布 \n
7.5.4 查看梁橫截面剪切應力分布 \n
7.5.5 查看梁橫截面剪力和彎矩 \n
7.6 項目拓展 \n
7.6.1 1D復雜截面梁分析 \n
7.6.2 1D梁單元銷標志及其應用 \n
7.7 項目總結 \n
\n
第8章 0D1D2D3D混合模型分析實例——光伏支架受力分析 \n
8.1 基礎知識 \n
8.2 項目描述 \n
8.3 項目分析 \n
8.4 項目操作 \n
8.4.1 創(chuàng)建1D網(wǎng)格模型 \n
8.4.2 創(chuàng)建2D網(wǎng)格模型 \n
8.4.3 創(chuàng)建3D網(wǎng)格模型 \n
8.4.4 創(chuàng)建1D連接模型 \n
8.4.5 創(chuàng)建面對面粘連 \n
8.4.6 創(chuàng)建邊對面粘連 \n
8.4.7 創(chuàng)建裝配SIM模型 \n
8.5 項目結果 \n
8.5.1 查看裝配模型位移結果 \n
8.5.2 查看裝配模型應力結果 \n
8.6 項目拓展 \n
8.6.1 創(chuàng)建0D/1D/2D/3D裝配模型方案 \n
8.6.2 查看0D/1D/2D/3D模型求解結果 \n
8.6.3 0D/1D/2D/3D模型分析拓展 \n
8.7 項目總結 \n
\n
第9章 結構對稱有限元分析實例——卡箍受力分析 \n
9.1 基礎知識 \n
9.1.1 結構對稱分析的優(yōu)點 \n
9.1.2 結構對稱分析的方法 \n
9.2 項目描述 \n
9.3 項目分析 \n
9.3.1 裝配模型拆分思路 \n
9.3.2 接觸對的算法簡介 \n
9.3.3 螺栓預緊力的處理方法 \n
9.4 項目操作 \n
9.4.1 創(chuàng)建FEM模型和拆分模型 \n
9.4.2 對稱結構劃分網(wǎng)格 \n
9.4.3 創(chuàng)建4種工況的解算方案 \n
9.5 項目結果 \n
9.5.1 查看后處理位移結果 \n
9.5.2 查看后處理接觸壓力結果 \n
9.5.3 查看后處理非線性應力結果 \n
9.6 項目拓展 \n
9.6.1 抽取中面創(chuàng)建2D單元 \n
9.6.2 邊界線上創(chuàng)建對稱約束 \n
9.6.3 2D單元和3D單元結果對比 \n
9.7 項目總結 \n
\n
第10章 軸對稱有限元分析實例——球形薄殼承壓分析 \n
10.1 基礎知識 \n
10.1.1 軸對稱分析基本概念 \n
10.1.2 屈曲分析基礎知識 \n
10.2 項目描述 \n
10.3 項目分析 \n
10.3.1 屈服分析的基本思路 \n
10.3.2 項目材料的本構模型 \n
10.4 項目操作 \n
10.4.1 創(chuàng)建非軸對稱解算方案 \n
10.4.2 創(chuàng)建軸對稱單元解算方案 \n
10.5 項目結果 \n
10.5.1 軸對稱解算結果的對比 \n
10.5.2 網(wǎng)格細化對解算結果的影響 \n
10.5.3 軸對稱模型后處理的顯示 \n
10.5.4 軸對稱分析的有關結論 \n
10.6 項目拓展 \n
10.6.1 LDC算法進行屈曲分析的簡介 \n
10.6.2 LDC算法進行屈曲分析的操作 \n
10.7 項目總結 \n
\n
第11章 結構靜力學綜合應用實例——萬向節(jié)總成受力分析 \n
11.1 基礎知識 \n
11.1.1 圓柱坐標系及其應用 \n
11.1.2 接觸面節(jié)點穿透原因 \n
11.2 項目描述 \n
11.3 項目分析 \n
11.3.1 確定零件的許用應力 \n
11.3.2 螺栓連接及其預緊力 \n
11.3.3 3D混合網(wǎng)格的作用 \n
11.4 項目操作 \n
11.4.1 創(chuàng)建裝配體FEM模型 \n
11.4.2 創(chuàng)建裝配體SIM模型 \n
11.4.3 求解出錯分析及修改方法 \n
11.5 項目結果 \n
11.6 項目拓展 \n
11.6.1 3D螺栓建模分析 \n
11.6.2 1D螺栓建模和3D螺栓建模結果比較 \n
11.7 項目總結 \n
\n
第12章 結構動力學綜合應用實例——電機支架振動分析 \n
12.1 基礎知識 \n
12.1.1 振動響應系統(tǒng)運動方程 \n
12.1.2 振動響應系統(tǒng)阻尼問題 \n
12.1.3 NX動力學響應類型和應用場合 \n
12.2 項目描述 \n
12.3 項目分析 \n
12.4 項目操作 \n
12.4.1 確定模型的質(zhì)量和慣量 \n
12.4.2 創(chuàng)建FEM模型 \n
12.4.3 SOL103 實特征值分析 \n
12.4.4 SOL108 直接頻率響應分析 \n
12.4.5 SOL111模態(tài)頻率響應分析 \n
12.4.6 SOL109直接瞬態(tài)響應分析 \n
12.4.7 SOL112 模態(tài)瞬態(tài)響應分析 \n
12.5 項目結果 \n
12.5.1 模態(tài)分析結果 \n
12.5.2 頻率響應分析結果 \n
12.5.3 瞬態(tài)響應分析結果 \n
12.6 項目拓展 \n
12.6.1 SOL103響應動力學頻響分析 \n
12.6.2 SOL103響應動力學瞬態(tài)響應分析 \n
12.7 項目總結 \n
\n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