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軍事軍事歷史/紀實中國特色政黨制度十六講

中國特色政黨制度十六講

中國特色政黨制度十六講

定 價:¥78.00

作 者: 陳鈺業(yè)
出版社: 甘肅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26051054 出版時間: 2017-09-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8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中國特色政黨制度十六講》一講從大航海時代拉開人類社會首次全球化大幕切入,解讀全球化進程中不同治理體系對世界的影響,中西方世界異質文明交流與沖突引起東方世界、中國社會全面變革。第二講和第三講重點介紹東西方交流與碰撞引發(fā)的近代中國社會的深刻變革;晚清維新改良與立憲運動,引發(fā)西方學術思想的廣泛傳播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碰撞,近代西方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在中國的初步實踐;第四講至第十講重點講述中國早期的資產階級政黨運動,孫中山以黨建國的政治實踐,中國共產黨誕生后國共初步合作的實踐,抗戰(zhàn)中多黨合作與政治協(xié)商建國的全面實踐;源自于西方的政黨制度、憲政政治在嫁接與移植過程中,與中國實踐相結合并逐漸形成中國式的政黨政治格局。第十一講和第十二講重點講述中國政黨制度的確立到政治磨合中的艱難曲折的制度探索實踐;第十三講至第十五講,重點介紹“**”結束后中國政黨制度的恢復、發(fā)展、完善到制度化、憲法化的過程,逐步成熟定型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這種無可比擬的政黨制度;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yōu)勢,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文化基礎。第十六講分析論述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實踐價值及國際視野中的中國政黨制度,全面分析中國政黨制度對人類政治文明的貢獻。結束語部分從歷史、現(xiàn)實、實踐以及東西方比較視野,探析中國特色政黨制度話語體系建設問題,全球化語境下中國多黨合作話語體系建設的必然性、話語體系建設面臨困境和路徑選擇,通過多黨合作話語體系建設,爭取國際話語權。

作者簡介

  陳鈺業(yè),男,1968年3月出生,甘肅敦煌人。曾在中共酒泉市委黨校任教20年;現(xiàn)為甘肅社會主義學院教研部主任、副教授,甘肅社會主義學院統(tǒng)戰(zhàn)理論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政黨研究中心理事。多年來主要從事甘肅地域歷史文化、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與政策、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等方面的理論研究與教學工作。曾參加《酒泉市志》《酒泉通史》編纂工作,著有《文明的開拓與融合:公元7世紀以前的酒泉》《文明的興衰:疏勒河流域歷史文化解讀》《統(tǒng)戰(zhàn)理論面對面: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關注的問題》等著作。

圖書目錄

第一講 16世紀以來東西方世界的劇烈碰撞
一、16世紀以來影響世界的主要治理體系
二、東西方兩大體系的劇烈碰撞與正面交鋒
三、16世紀以來世界格局深刻變革的歷史啟示
第二講 近代以來中國社會深刻變革
一、洋務運動引發(fā)的變革
二、近代中國社會的深刻變革
三、西學東漸與對東學的反思
第三講 晚清立憲運動與政治改良
一、晚清改良運動發(fā)生的背景
二、自上而下的變革:戊戌變法
三、回光返照中的清末新政
四、晚清立憲運動的短暫試驗
五、國會請愿運動的興起
第四講 中國早期的政黨運動
第五講 孫中山“以黨建國”的政治實踐
第六講 議會道路破滅的政黨化合
第七講 新型政黨的創(chuàng)建
第八講 早期政黨合作的初步實踐
第九講 大革命失敗后政黨分化與重組
第十講 多黨合作的再次實踐
第十一講 多黨合作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十二講 政黨制度建立與政治磨合
第十三講 政黨活動的恢復與制度重建
第十四講 中國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yōu)勢
第十五講 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文化基礎
第十六講 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實踐價值
結語:從多維視野看中國多黨合作話語體系建構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