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89.00
作 者: | 白玉冬 |
出版社: | 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 |
叢編項: | 中國社會科學(xué)博士后文庫 |
標 簽: | 暫缺 |
ISBN: | 9787520315128 | 出版時間: | 2017-12-01 | 包裝: | |
開本: | 頁數(shù): | 字數(shù): |
序章(1)
一 導(dǎo)論(1)
二 研究現(xiàn)狀概述(6)
三 研究意義(9)
四 研究思路(10)
五 創(chuàng)新點(11)
第一章 8世紀時期的九姓達靼(13)
第一節(jié) 室韋居地所見九姓達靼與三十姓達靼之關(guān)系(13)
一 三十姓達靼與九姓達靼的出現(xiàn)(13)
二 回鶻牙帳東北面的室韋部落(18)
三 鞠部落所在地(20)
四 鞠與突厥魯尼文碑文的C^ik(23)
五 蒙古高原北部室韋部落之居地(27)
六 九姓達靼與室韋部落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31)
七 九姓達靼與三十姓達靼之關(guān)系(34)
第二節(jié) 回鶻碑文所見8世紀中期的九姓達靼(38)
一 勃興初期回鶻的活動(38)
二 回鶻碑文所見九姓達靼居地(43)
三 九姓達靼與回鶻之關(guān)系(48)
小 結(jié)(54)
第二章?。保啊保笔兰o的九姓達靼游牧王國(56)
第一節(jié) 關(guān)于王延德《西州程記》記錄的九族(姓)達靼(57)
一 《西州程記》的歷史學(xué)價值(57)
二 《西州程記》記錄的九族達靼(59)
第二節(jié) 葉尼塞碑銘記錄的九姓達靼王國(75)
一 哈爾畢斯·巴里碑銘轉(zhuǎn)寫及譯注(75)
二 哈爾畢斯·巴里碑銘之紀年(81)
三 關(guān)于“九姓達靼王國” (85)
四 “河西達靼國”之質(zhì)疑(89)
五 “九姓達靼王國”與北宋之交往(91)
小 結(jié)(95)
第三章 戈壁通途:10世紀時期的草原絲路、九姓達靼與河西地區(qū)(96)
第一節(jié) 敦煌文獻所見達靼之源起(96)
一 達靼在敦煌文獻中的出現(xiàn)(96)
二 關(guān)于達靼駐地Buhthum (101)
第二節(jié)?。歇保舄保保保福埂睹C州領(lǐng)主司徒上河西節(jié)度天大王書狀》之達靼(106)
一?。歇保舄保保保福共匚奈臅芯看嬖诘膯栴}(106)
二 “肅州之印”的使用年代(112)
三 歸義軍政權(quán)時期肅州的歸屬問題(116)
四 “河西節(jié)度天大王”之分析(120)
五 于闐文Ch00269、P2741文書記錄的達靼人與仲云人(122)
六?。歇保舄保保保福刮臅某闪⒛甏ǎ保玻担?nbsp;
第三節(jié) 九姓達靼與甘州回鶻的關(guān)系(129)
第四節(jié) 大漠梯航:九姓達靼與沙州歸義軍政權(quán)之互動(136)
一 與沙州歸義軍政權(quán)通使之達靼(136)
二 馬衛(wèi)集記錄的沙州至契丹首都之路程(140)
三 《突厥語大辭典》記錄的QatunSn (142)
·2·
九姓達靼游牧王國史研究(8—11世紀)
四 沙州與契丹上京間路程之考釋(145)
五 九姓達靼與沙州歸義軍政權(quán)之通使(149)
六 九姓達靼與絲路貿(mào)易(153)
小 結(jié)(159)
第四章 絲路結(jié)連理:九姓達靼與沙陀后唐(161)
第一節(jié) 室韋—達靼在漠南的移居(162)
一 室韋部落在陰山地區(qū)的出現(xiàn)(162)
二 回鶻那頡所據(jù)室韋部落之所在(164)
三 8—9世紀室韋部落在漠南的移居(168)
第二節(jié) 沙陀后唐的建國與九姓達靼(171)
一?。埂保笆兰o陰山地區(qū)的室韋部落(171)
二 《新五代史·達靼傳》考辨(175)
三 “陰山部落”之陰山(177)
四 李克用的懿親“陰山部落” (182)
五 沙陀后唐的建國與九姓達靼(187)
小 結(jié)(192)
第五章 九姓達靼與9世紀后半葉的漠北草原(193)
第一節(jié) 達靼向西方的移居(194)
一 達靼移民在河西地區(qū)的出現(xiàn)(194)
二 草頭達靼之原委(197)
三 達靼向中亞的移居(201)
四 九姓達靼與高昌回鶻之關(guān)系(203)
第二節(jié)?。故兰o后半葉的漠北草原(210)
一 大中十年黠戛斯的來朝(210)
二 黠戛斯的蒙古高原統(tǒng)治理念(215)
三 黠戛斯對蒙古高原統(tǒng)治的終結(jié)(217)
四 葉尼塞碑銘威巴特第九碑譯注(221)
五 碑銘紀年及其記錄的“敵國達靼國” (224)
小 結(jié)(227)
·3·
第六章?。保啊保笔兰o的西域中亞與北部中國(228)
第一節(jié) 絲路景教與汪古淵流———從呼和浩特白塔回鶻文題記TextQ談起(228)
一 呼和浩特白塔回鶻文題記TextQ釋讀(228)
二 汪古部五大代表性集團淵流(234)
三 宋遼之際西域景教的向東發(fā)展(240)
小 結(jié)(245)
第二節(jié) QatunSn(可敦墓)考———兼論11世紀初期契丹與中亞之交通(246)
一 《突厥語大辭典》圓形地圖所見QatunSn地望(249)
二 《突厥語大辭典》圓形地圖所見?tǖkn(于都斤) (253)
三 可敦墓即青眆說之質(zhì)疑(255)
四 唐古特與QatunSn(可敦墓)間戰(zhàn)事的背景(257)
五?。保笔兰o初期契丹與中亞之交通(260)
小 結(jié)(263)
參考文獻(265)
索 引(301)
后 記(305)
·4·
九姓達靼游牧王國史研究(8—11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