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 研究之緣起
二 研究之現(xiàn)狀
三 研究之思路與方法
章 禮之緣起
節(jié) “性惡則貴禮義”:禮之必要的人性根基
一 “性”概念之意涵
二 “性惡則與圣王,貴禮義矣”:禮之必要的“性惡”預設
三 “稱情而立文”:禮之必要的情感訴求
第二節(jié) “人生不能無群”:禮之必要的群體向度
一 “群”概念之意涵
二 “人生不能無群”:群何以必要的生存論考察
三 “制禮義以分之”:群何以可能的制度前提
第三節(jié) 圣王制禮及其客觀根據
一 “禮莫大于圣王”
二 “上取象于天,下取象于地”:圣王制禮的客觀根據
第二章 禮之本質
節(jié) 人異于禽獸的族類特質
一 “人道莫不有辨”
二 “人能群,彼不能群”
三 荀、孟人禽之辨的異同
第二節(jié) “等貴賤,分親疏,序長幼”:作為差序結構的禮
一 “禮法之樞要”貴在“定分”
二 “等貴賤,分親疏,序長幼”
第三章 禮之道德功用
節(jié) “涂之人可以為禹”的先天根據
第二節(jié) “禮及身而行修”的道德工夫
一 “禮者,所以正身也”
二 “不教無以理民性”的道德教化論
三 “積善成德”的道德修養(yǎng)論
第三節(jié) “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道德工夫的圣賢旨歸
一 “好法而行”的士人格
二 “篤志而體”的君子人格
三 “齊明而不竭”的圣人人格
第四章 禮之政治功用
節(jié) “以禮分施,均遍而不偏”:君主角色的理論設定
一 “君者,善群也”:群道的人格化身
二 “聞修身,未嘗聞為國”:君主以修身為治國的基礎
三 “人主者,以官人為能也”:君主通向無為而治的政治能力
第二節(jié) “隆禮至法則國有常”:禮法相養(yǎng)的治國術
一 禮的治國效用及其限度
二 法之治道地位的彰顯
三 “明德慎罰”的德刑論
第三節(jié) “養(yǎng)人之欲,給人之求”:禮之經濟分配功用
一 “進則近盡,退則求節(jié)”:對待欲望的合理態(tài)度
二 “禮者,養(yǎng)也”:養(yǎng)欲給求的分配原則
三 “節(jié)用以禮,裕民以政”:養(yǎng)欲給求的政治擔保
結語
附錄荀子君道思想論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