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68.00
作 者: | 高山奎 |
出版社: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叢編項: | |
標 簽: | 暫缺 |
ISBN: | 9787520300070 | 出版時間: | 2017-11-01 | 包裝: | |
開本: | 16 | 頁數: | 字數: |
目 錄
自序(1)
上篇 教育漫談
知識批銷與智慧通達
———管窺現代教育之“惡”及其根源 (3)
“將沙包扔遠點兒”與“have a fun”
———試論中美基礎教育理念的根本差異 (8)
吾國高教病理分析及其對策(14)
高校學生管理應當走出“城管思維” (34)
中國式教育問題的癥結關鍵在于如何革新中學教育(36)
流浪在外VS離家—還家
———芻議中國當下教育的德性缺失 (38)
數據為尊何時休
———從武書連“大學排行榜”風波和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所想到的(41)
身份角色與自我實現如何兩全?
———對身為人母的媽媽們說幾句話 (45)
知足知不足 有為有弗為
———淺談為人父母者的責任 (47)
慈父!嚴父!父親的當為與不為(50)
我不希望把自己的女兒培養(yǎng)成一個“好”孩子(52)
為何高考必考數學 大學文學院系不講創(chuàng)作 音樂學院不講通俗 唱法? (54)
第二洞穴與閱讀古書的必要(56)
中篇 萬象雜說
自我放逐、體制不公還是褊狹教育
———從浙江溫嶺醫(yī)暴案探窺醫(yī)患關系緊張之癥結 (61)
從 理想國 技藝—德性關系探窺醫(yī)患關系緊張的成因及其 解決(71)
二胎的困惑及其哲學思考(74)
旁觀者真的比當事人“明”嗎? (77)
當“東方不敗”變成純情玉女:淺析商品化時代的愛之本質(80)
符合民意的立法便是善法嗎? (83)
試論自由的多重面相及其當下困境(87)
在一個數量—同質化的世界 我們如何安適自處(91)
自由民主制為何在中國近代如此虛弱? (95)
人的成功真是命定的嗎? (100)
從微信“紅包拜年”看現代性的“技術座駕” (103)
試析“無人故意為惡”何以可能? (106)
純正思想理應遠離浮華(109)
斷想三則:論雅—俗藝術、追星與認清自我(111)
為何傳統婚禮遠比結婚證書更有力地維護婚姻(118)
中美飲食文化的三個根本差別(120)
懷念寫信的日子(122)
下篇 哲思片簡
一幅政治哲人的思想地圖
———讀謝帕德的 施特勞斯與流亡政治學 (127)
“生命的學問”與“知識的學問”
———讀科拉科夫斯基 日常生活札記 (131)
帝國的沒落與正義的尋求
———讀黃仁宇的 萬歷十五年 (136)
如何重估我們的傳統?
———讀卿文光先生 思辨的希臘哲學史(一) (142)
試論我們時代的哲學口味(149)
哲學真的無用嗎?
———行在yosemite(優(yōu)勝美地)路上的思考 (153)
關于政體與政道思維的一點看法(156)
試論治學研究中的“主義”與“問題” (159)
后現代思潮的兩個隱秘沖動(161)
試論現代哲學的實踐轉向及其主體論根據(165)
不是風動、幡動 而是心動:從六祖慧能到斯賓諾莎(169)
人為什么會信仰宗教? (171)
基督教為何反對并最終超越了多神論和偶像崇拜(173)
共同體存在必要性的古典哲學依據(175)
價值批判中的怨恨問題研究
———從尼采和舍勒的關系上看 (177)
哲學解釋學:實踐哲學的當代復興(190)
試論盧卡奇對馬克思人學思想的理論掘進(201)
試論“西馬”教學的內外兼修(213)
施特勞斯思想二十年研究述評(1990—2010) (220)
參考文獻(245)
后記(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