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
前言
第1章 準噶爾盆地吉木薩爾凹陷頁巖油概述 1
1.1 區(qū)域地質條件 1
1.1.1 構造演化 1
1.1.2 蘆草溝組展布及分層 4
1.2 蘆草溝組頁巖油地質特征 6
1.2.1 巖性特征 6
1.2.2 “甜點段”儲層特征 7
1.2.3 “甜點”儲層沉積特征 7
1.2.4 優(yōu)質厚層烴源巖特征 8
1.2.5 “甜點段”儲層微觀特征 9
1.3 頁巖油勘探實踐 9
1.3.1 蘆草溝組頁巖油與“甜點”認識的形成 9
1.3.2 “甜點”優(yōu)選 11
1.3.3 關鍵井確定 11
1.3.4 鉆井提速和體積壓裂 12
第2章 國內外頁巖油研究現狀 13
2.1 概述 14
2.1.1 頁巖油概念 14
2.1.2 頁巖油一般特征 14
2.1.3 幾點重要認識 16
2.2 國外頁巖油研究現狀 18
2.2.1 世界頁巖油資源分布 18
2.2.2 主要頁巖油地區(qū)和國家勘探開發(fā)現狀 18
2.2.3 頁巖油開發(fā)的工程技術 23
2.3 中國陸相頁巖油特征及勘探現狀 25
2.3.1 我國頁巖油分布情況 25
2.3.2 中國陸相頁巖油特征 25
2.3.3 頁巖油評價進展 28
2.3.4 中國頁巖油勘探開發(fā)現狀 29
2.3.5 我國開發(fā)頁巖油技術與裝備現狀 31
2.3.6 中國頁巖油開發(fā)面臨的挑戰(zhàn) 32
2.3.7 中國頁巖油開發(fā)前景 33
第3章 頁巖油烴源巖條件分析與油源對比 34
3.1 頁巖油烴源巖特征與評價 34
3.1.1 烴源巖特征 34
3.1.2 烴源巖評價 34
3.2 頁巖原油類型與油源對比 48
3.2.1 頁巖原油類型 48
3.2.2 油源對比與稠油成因分析 57
第4章 頁巖油形成機理 68
4.1 頁巖油運移機制 68
4.1.1 頁巖油運移特征 68
4.1.2 頁巖油運移動力 75
4.1.3 頁巖油運移通道 82
4.2 頁巖油成藏模式 84
4.2.1 自生自儲成藏模式 84
4.2.2 近源成藏模式 84
第5章 吉木薩爾凹陷頁巖油儲層巖石學與沉積相特征 86
5.1 頁巖油儲層巖石學特征 86
5.1.1 頁巖油儲層巖石類型 86
5.1.2 頁巖油儲層巖性特征 88
5.2 沉積相特征 95
5.2.1 沉積相標志 95
5.2.2 沉積相類型及其特征 99
5.2.3 “甜點段”儲層沉積相分析 102
第6章 頁巖油儲層白云巖成因與儲集特征 109
6.1 儲層成巖作用類型及蘆草溝組白云巖成因 109
6.1.1 儲層成巖作用類型 109
6.1.2 蘆草溝組白云巖成因 113
6.2 儲層孔滲特征、儲集空間類型及其特征 118
6.2.1 儲層孔滲特征 118
6.2.2 儲集空間類型及特征 119
6.3 儲層發(fā)育的主控因素及儲層特征 126
6.3.1 儲層發(fā)育的主控因素 126
6.3.2 目的層儲層特征 128
第7章 頁巖儲層含油性與源儲配置關系 130
7.1 含油性與巖性的關系 130
7.2 關鍵井含油性與巖性 132
7.2.1 吉174井含油性與巖性 132
7.2.2 吉251井含油性與巖性 134
7.3 含油性與孔滲性關系 134
7.3.1 含油性與物性的關系 134
7.3.2 含油性與孔喉結構的關系 135
7.3.3 含油性與巖石剛性礦物成分的關系 138
7.3.4 含油性與黏土礦物的關系 138
7.4 含油性與潤濕性特征分析 141
7.4.1 潤濕性的測定 142
7.4.2 實驗結果分析 143
7.4.3 潤濕性與含油性的關系 145
7.4.4 潤濕性與巖石礦物成分的關系 146
7.5 源儲配置關系分析 146
7.5.1 蘆草溝組二段源儲組合特征分析 146
7.5.2 蘆草溝組一段源儲組合特征分析 147
7.5.3 源儲組合類型 147
第8章 頁巖油資源評價方法 150
8.1 蘆草溝組地質要素分布 150
8.1.1 蘆草溝組頂面構造 150
8.1.2 地層厚度分布 151
8.1.3 “甜點段”及“甜點”厚度分布 153
8.1.4 烴源巖厚度分布 155
8.1.5 有機質豐度及犚o的平面分布 158
8.1.6 生烴強度平面分布 159
8.2 單井控制的資源豐度 160
8.2.1 體積法估算頁巖油資源豐度 160
8.2.2 評價參數的選取和確定 161
8.2.3 蒙特卡羅法估算單井資源豐度 163
8.3 資源評價方法 165
8.3.1 體積概率法 165
8.3.2 排聚系數法 166
8.3.3 資源豐度模型法 166
第9章 頁巖儲層的地球物理識別方法 170
9.1 頁巖儲層測井特征分析 170
9.2 儲層地震響應特征的數值模擬 173
9.2.1 數值模擬方法原理 173
9.2.2 儲層模型的設計與制作 174
9.2.3 數值模擬方法 176
9.2.4 地震資料數值模擬實例 178
9.3 儲層及裂縫發(fā)育帶的巖石物理特征 179
9.3.1 巖石物理測量結果 179
9.3.2 巖石物理測量結果分析 181
9.4 裂縫發(fā)育帶的地震檢測方法 185
9.4.1 基于方向加權的相干檢測 185
9.4.2 曲率分析的方法原理 189
9.4.3 復數域各向異性擴散濾波 194
9.4.4 小波奇異性指數 198
第10章 頁巖油儲層核磁共振測井評價技術 202
10.1 頁巖油儲層測井評價的困難 202
10.1.1 巖石學特征復雜、巖性識別困難 202
10.1.2 巖石骨架礦物多變、物性表征困難 203
10.1.3 飽和度計算困難 205
10.2 核磁共振測井儀的選擇 207
10.2.1 井徑對核磁共振測井儀的影響分析 207
10.2.2 回波間隔犜E對核磁共振測井的影響分析 207
10.2.3 吉木薩爾凹陷核磁共振測井儀的選擇 213
10.3 核磁共振測井資料在巖性識別中的應用 214
10.3.1 吉木薩爾凹陷頁巖油儲層巖性特征 214
10.3.2 頁巖油儲層巖性識別方法研究 214
10.4 核磁共振測井物性表征方法研究 217
10.4.1 孔隙度表征方法研究 217
10.4.2 滲透率表征方法研究 219
10.4.3 孔隙結構表征方法研究 221
10.5 核磁共振測井含油性評價方法研究 223
10.5.1 飽和度計算方法研究 223
10.5.2 飽和度計算方法對比分析 225
10.6 核磁共振測井技術應用效果 226
10.6.1 首次在蘆草溝組發(fā)現頁巖油儲層 226
10.6.2 有效地指導了勘探部署 227
10.6.3 有效地指導了壓裂選層和工藝技術的選擇 227
10.6.4 較好地解決了資源評價技術 229
10.6.5 形成頁巖油“七性”關系研究技術 231
第11章 頁巖油“甜點段”預測 232
11.1 蘆草溝組“甜點段”對比劃分與成因分析 232
11.1.1 “甜點段”對比及劃分 232
11.1.2 “甜點段”成因分析與分布預測 233
11.2 “甜點段”地震響應與分布預測 235
11.2.1 “甜點段”正演模型 236
11.2.2 “甜點段”阻抗特征 236
11.2.3 單井阻抗差異分析 237
11.2.4 合成記錄特征 238
11.2.5 儲層地震反射強弱與子波頻率關系 238
11.2.6 “甜點段”振幅井間對比特征 240
11.2.7 敏感屬性與“甜點”分布 240
11.3 地震波阻抗反演與裂縫預測 243
11.3.1 波阻抗反演與“甜點”分布 243
11.3.2 裂縫特征 243
11.4 裂縫發(fā)育帶及儲層“甜點”綜合預測 247
11.4.1 綜合預測的必要性、任務與基本思路 247
11.4.2 蘆草溝組縫洞發(fā)育帶的地震檢測 249
11.4.3 蘆草溝組儲層“甜點”綜合預測 259
11.5 蘆草溝組頁巖油“甜點”特征分析 268
11.5.1 蘆草溝組頁巖油“甜點”分布特征 268
11.5.2 蘆草溝組頁巖油“甜點”巖性特征 268
11.5.3 蘆草溝組頁巖油“甜點段”物性特征 269
11.5.4 蘆草溝組頁巖油“甜點”微觀孔隙結構特征 272
11.5.5 蘆草溝組頁巖油“甜點”的成巖演化特征 272
第12章 三維地質模型與井位部署 274
12.1 三維地質建模 274
12.1.1 三維地質建模流程 274
12.1.2 三維地質模型 275
12.2 水平井設計 281
12.3 勘探部署研究 283
12.3.1 老井恢復試油 283
12.3.2 探井部署 283
12.3.3 三維地震部署 287
12.3.4 勘探效果 288
第13章 頁巖油水平井優(yōu)快鉆井技術研究 290
13.1 概述 290
13.2 頁巖油水平井優(yōu)鉆工藝技術 291
13.2.1 水平井方案中引入“最優(yōu)化儲層改造” 291
13.2.2 優(yōu)化井身剖面設計 293
13.2.3 鉆具與井眼相容性研究,優(yōu)化鉆具結構 295
13.2.4 優(yōu)化水平井軌跡控制,確保油層鉆遇率 300
13.2.5 定向工具常規(guī)化,實現水平井技術國產化 304
13.3 頁巖油水平井快鉆工藝技術 304
13.3.1 蘆草溝組優(yōu)選PDC鉆頭,機械鉆速獲突破 304
13.3.2 水平井安全快速的鉆井液工藝技術 306
13.4 效果評價及技術成果 307
13.4.1 效果評價 307
13.4.2 技術成果 308
第14章 頁巖油儲層壓裂改造技術研究 310
14.1 吉木薩爾凹陷前期儲層改造技術簡介 310
14.2 壓裂工藝及配套技術研究與應用 314
14.2.1 頁巖油儲層改造的技術對策 314
14.2.2 優(yōu)選壓裂液,造復雜裂縫 315
14.2.3 優(yōu)化直井分層壓裂工藝 320
14.2.4 頁巖油儲層改造工具及配套技術優(yōu)選 321
14.2.5 水平井壓裂工藝研究——以吉172-H井為例 327
14.2.6 頁巖油儲層改造技術的應用 333
14.3 壓裂監(jiān)測技術研究與應用 334
14.3.1 壓裂實時監(jiān)控技術研究 334
14.3.2 微地震監(jiān)測壓裂裂縫技術 343
14.3.3 電法監(jiān)測壓裂裂縫技術 345
14.3.4 多種監(jiān)測方法的綜合應用 345
14.4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