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史陳規(guī)再造:巫鴻美術史文集卷三

陳規(guī)再造:巫鴻美術史文集卷三

陳規(guī)再造:巫鴻美術史文集卷三

定 價:¥139.00

作 者: [美] 巫鴻 著,鄭巖 編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208156883 出版時間: 2019-1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7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巫鴻美術史文集”是芝加哥大學巫鴻教授中國古代美術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編年匯集了巫鴻幾乎所有古代中國美術史的論文和未發(fā)表講稿,串聯(lián)四十年學術歷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視學者思維發(fā)展成熟的脈絡。繼2019年出版的《傳統(tǒng)革新》與《大限》之后,《陳規(guī)再造》為文集的第三卷,收錄作者1995年至1998年關于中國古代美術史的15篇論文和講稿。這一階段的研究仍聚焦于墓葬、佛教、肖像藝術等主題,持續(xù)探討圖像內容與空間、媒材的關系。其中《清帝的假面舞會》《屏風入畫》《陳規(guī)再造》等一系列論文,圍繞清宮舊藏文物和中國古代藝術審美傳統(tǒng)展開,選擇了雍正乾隆變裝畫像、十二美人圖、屏風文化等精巧的切入點,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引人入勝的同時,進一步發(fā)展闡釋了“圖像”與“原境”互動的美術史觀,是為后來《重屏》等專著的雛形與先聲。“巫鴻美術史文集”下一步即將推出卷四《無形之神》與卷五《殘碑何在》,敬請關注。

作者簡介

  巫鴻(Wu Hung),著名美術史家、批評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學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習。1972—1978年任職于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于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系任教,于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教學,執(zhí)“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該校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2008年被遴選為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并獲美國大學藝術學會美術史教學特殊貢獻獎,2016年獲選為英國牛津大學斯雷特講座教授,2018年獲選為美國大學藝術學會杰出學者,2019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美術館梅隆講座學者,并獲得哈佛大學榮譽藝術博士。成為大陸赴美學者獲得這些榮譽的第一人。 其著作包括對中國古代、現(xiàn)代藝術以及美術史理論和方法的多項研究,古代美術史方面的代表作有《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1989)、《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筑中的“紀念碑性”》(1995)、《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xiàn)》(1996)、《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2010)、《廢墟的故事:中國美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2012)、《“空間”的美術史》(2018)、《中國繪畫中的“女性空間”》(2019)等。 編者鄭巖,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漢唐美術史與考古學,主要著作有《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究》《從考古學到美術史》《逝者的面具》等,合著有《山東佛教史跡》《中國美術考古學概論》《庵上坊》等。

圖書目錄

28 公元2世紀的天界圖像——以武氏祠“ 后石室四”畫像石為例
29 “私愛”與“公義”——漢代畫像中的兒童圖像
30 清帝的假面舞會——雍正和乾隆的“化裝肖像”
31 再論劉薩訶——圣僧的創(chuàng)造與瑞像的發(fā)生
32 畫屏:空間、媒材和主題的互動
33 屏風入畫——中國美術中的三種“畫中畫”
34 眼睛就是一切——三星堆藝術與芝加哥石人像
35 “玉衣”抑或“玉人”?——滿城漢墓與漢代墓葬藝術中的質料象征意義
36 陳規(guī)再造——清宮十二釵與《紅樓夢》
37 “圖”“畫”天地
38 城市寺廟、可移動佛像及“行像”禮儀
39 世界是個大舞臺——雅、俗藝術中對戲曲的表現(xiàn)
40 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漢代喪葬藝術中的“ 柩車”與“ 魂車”
41 正面和背面——康熙皇帝的屏風和“歷史物質性”概念
42 “體”與“面”的協(xié)商——朝向對身體表現(xiàn)的另一種敘述

本卷所收論文出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