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導論/1
1.1 研究問題、假設和概念界定/2
1.2 選題意義/4
1.3 研究綜述/7
1.4 研究路徑和方法/21
1.5 難點和創(chuàng)新/31
2 北美傳播政治經濟學知識譜系和理論發(fā)展/37
2.1 淵源/37
2.2 奠基/39
2.3 繁衍/41
2.4 前沿/49
結語/52
3 北美傳播政治經濟學的思想淵源/54
3.1 政治經濟學的分析路徑/54
3.2 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旨趣/57
3.3 多倫多學派的技術批判/62
3.4 社會學思想傳統(tǒng)和北美新聞傳播研究/63
3.5 其他社會思潮/67
結語/68
4 達拉斯·斯麥茲:傳播政策與結構/70
4.1 斯麥茲的研究歷程和學術軌跡/71
4.2 傳播政策批判/73
4.3 傳播技術批判/77
4.4 受眾商品論/79
4.5 媒介依附論/82
結語/84
5 席勒:媒介帝國主義與思想管理/87
5.1 復合體和媒介帝國主義/88
5.2 思想管理者和信息勞動力/91
5.3 傳播與文化宰制:信息技術和自由流通批判/93
5.4 信息傳播與社會危機:信息不平等的批判/95
結語/97
6 電影政治經濟學/100
6.1 電影政治經濟學的學術傳承和知識譜系/100
6.2 電影的本質和功能/102
6.3 電影工業(yè)的拓展/104
6.4 電影的經濟控制/107
6.5 電影依附和自治/109
結語/112
7 媒體政治經濟學/114
7.1 媒體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114
7.2 權力代理和宣傳模式:媒體角色和行為的批判/118
7.3 媒介壟斷和解除管制的批判/122
7.4 新聞管理和媒介框架:解構客觀性和職業(yè)主義/124
7.5 媒介改革路徑/129
結語/131
8 信息政治經濟學/133
8.1 信息和信息技術批判/135
8.2 信息補貼/138
8.3 信息和知識勞動力/140
8.4 個人信息和自治:全景分類/143
結語/144
9 互聯(lián)網政治經濟學/146
9.1 反商業(yè)化:互聯(lián)網發(fā)展路徑批判/147
9.2 數字資本主義:互聯(lián)網的性質和功能/151
9.3 教育商業(yè)化:互聯(lián)網對教育的沖擊/153
9.4 自由的幻象:互聯(lián)網能讓我們自由嗎?/155
結語/157
10 廣告政治經濟學/159
10.1 廣告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取向/160
10.2 廣告的性質/162
10.3 廣告的功能/165
10.4 廣告中的控制/168
結語/169
11 北美傳播政治經濟學的跨學科取向/171
11.1 傳播政治經濟學與種族研究/171
11.2 傳播政治經濟學與女性主義/173
11.3 傳播政治經濟學與民族志/175
11.4 傳播政治經濟學和文化研究的爭論與融合/178
11.5 傳播政治經濟學的反思和修正/181
結語:不忘初心,方得始終/184
12 “我們不自由的傳播”:北美傳播政治經濟學的理論精髓/185
12.1 我們-不自由-傳播/185
12.2 為什么“不自由”/188
12.3 自由傳播的期待/194
結語/196
13 傳播即控制:北美傳播政治經濟學的元理論解析/199
13.1 何為元理論/200
13.2 哲學基礎:馬克思主義/201
13.3 傳播本體論:傳播即控制/202
13.4 唯物主義的世界觀/205
13.5 現(xiàn)實主義的認識論/208
13.6 傳播價值觀:公平優(yōu)先于效率/210
13.7 傳播人性觀:消極受眾/213
13.8 實踐觀/214
13.9 方法論:質量并行/215
結語/218
14 傳播政治經濟學的話語分析/221
14.1 話語、話語分析和批評性話語分析/221
14.2 文本向度:《盲點》的文本結構和修辭策略/224
14.3 知識考古:《盲點》思想預設和理論前提/229
14.4 實踐向度:《盲點》的話語實踐和社會實踐/231
結語/235
15 再造傳媒:北美傳播政治經濟學對中國傳媒的啟示/236
15.1 公開透明的決策討論/237
15.2 保障公共性/240
15.3 反對過度商業(yè)化/246
15.4 堅持新聞專業(yè)主義/251
結語/256
16 北美傳播政治經濟學對中國傳播研究的啟示/257
16.1 建構中國傳播研究的主體性/258
16.2 傳播學者承擔道德責任/261
16.3 采納政治經濟學路徑/263
16.4 尋求和告知真相/264
16.5 獨立的姿態(tài)和左翼的批判取向/265
16.6 批判與建言并行/268
16.7 超越學術的參與/271
16.8 清晰淺顯的教學和表達方式/272
結語/273
附錄1 電影政治經濟學的代表人物:托馬斯·古巴克/275
附錄2 批判學派中的批判者和建構者:麥克切斯尼/283
附錄3 受眾商品論的理論溯源和未來走向/290
附錄4 歐洲傳播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傳統(tǒng)與當代特色/302
附錄5 北美傳播政治經濟學譜系圖/316
參考文獻/317
后 記/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