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一帶一路”倡議
美國智庫觀點摘要/3
亞太海上安全:美國新一屆政府的導航圖/3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北京對貿易發(fā)展的推動/6
了解歐洲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興趣/9
中國的全球實力投射面臨“戰(zhàn)略透支”/14
中國在軟實力上押下重注/19
來自中國共產黨的自由貿易宣傳?/21
亞洲互聯(lián)互通不是中國發(fā)明的/22
“一帶一路”倡議背后:一個中國與亞洲接軌的新愿景/24
超越三海:對中國“藍水海軍”的挑戰(zhàn)/27
中國的軟實力攻勢,“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北京軟實力的局限性/29
中國的軟實力攻勢,“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北京軟實力的局限性之第二部分/31
中國新的“絲綢之路”是以國家安全議程為基礎的/34
俄羅斯對中國的“絲綢之路”持保留意見/36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支持可持續(xù)基礎設施的4種方式/39
中國可以在不危及自身金融穩(wěn)定的情況下為“一帶一路”倡議融資嗎?/42
哈薩克斯坦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合適地位/47
歐洲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看法不一/51
在新總統(tǒng)米爾濟約耶夫的領導下,烏茲別克斯坦與中國的經濟關系繼續(xù)加強/54
25年的格魯吉亞:面臨著艱難的處境/56
中國雄心勃勃的“一帶一路”倡議背后的驅動力/58
現(xiàn)在是深化孟加拉灣周邊一體化的時候了/61
加拿大智庫觀點摘要/63
亞洲清潔技術轉型:平衡綠色發(fā)展與新的市場增長/63
背景情況介紹:“一帶一路”倡議/65
加拿大不能錯過搭上“一帶一路”之船/67
英國智庫觀點摘要/70
變革型領導者將在美中峰會上會晤/70
從大陸的視角來看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73
中國:了解北京的“一帶一路”倡議/74
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77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進展情況及后續(xù)步驟/79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新的名字,同樣的懷疑?/83
重開“絲綢之路”,轉變中國貿易/86
比利時智庫觀點摘要/92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預示著世界秩序的變化/92
新加坡智庫觀點摘要/94
中國推動經濟全球化:“一帶一路”倡議/94
“一帶一路”倡議:有吸引力和值得警惕的方面/96
“一帶一路”倡議——中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現(xiàn)在怎么樣了?/99
“一帶一路”倡議——中國的能源安全:埃塞俄比亞的現(xiàn)實障礙/102
中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全球視野,著眼區(qū)域/105
糧食安全和“一帶一路”——非洲和中東的饑荒:中國如何做得更多/107
德國智庫觀點摘要/109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是否走進一個死胡同?/109
瑞士智庫觀點摘要/112
我們如何才能抓住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會?/112
瑞典智庫觀點摘要/118
“絲綢之路經濟帶”:如何與歐亞安全動態(tài)互動?/118
中國與俄羅斯在北極地區(qū)能源合作的現(xiàn)狀/122
印度智庫觀點摘要/124
中巴經濟走廊:走廊中的“第三方”困境和裂縫/124
審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背后的戰(zhàn)略/126
湄公河流域: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131
中巴經濟走廊預示著中國在巴基斯坦及克什米爾尋求空間/133
世界主義是“過時的”的嗎?孟加拉國的觀點/135
緬甸:近期發(fā)展之中國因素/137
60多個國家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國主導世界了嗎?/139
跨大洋合作/141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正為其進入歐洲鋪平道路/143
印度應出于自身經濟利益與中國就“一帶一路”倡議展開合作/146
錯過“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大錯誤/149
巴控克什米爾和中巴經濟走廊案例:什么是“有意義的對話”?/153
在實施“一帶一路”倡議后,印度應該重新審視其睦鄰政策嗎?/157
穆迪對華裁決/160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印度必須立于其外/161
“一帶一路”倡議:獻禮新中國成立100周年/164
印度需要對科倫坡采取一個獨立的外交政策/167
巴基斯坦智庫觀點摘要/169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巴合作與印度的擔憂/169
研討會會后報告“優(yōu)化中巴經濟走廊連通性——區(qū)域內及以外”/173
中巴經濟走廊:巴基斯坦和該地區(qū)的宏觀和微觀經濟紅利/182
奧地利智庫觀點摘要/194
西巴爾干國家從“一帶一路”倡議中獲利/194
卡塔爾智庫觀點摘要/196
“一帶一路”倡議:中國與中東未來關系的愿景/196
第二部分 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
美國智庫觀點摘要/203
新亞太貿易協(xié)定缺乏對世界六分之一森林資源的保護/203
中國加強控制與推進影響/206
一個討論日本的政治挑戰(zhàn)與國際關系的論壇:與11國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共同邁進/208
排斥與接受:日本在東南亞加緊步伐/210
多極化亞洲的誕生?/212
新加坡智庫觀點摘要/214
特朗普時代與亞太地區(qū)貿易架構/214
做出正確的選擇:亞太貿易政策的下一步是什么?/217
日本智庫觀點摘要/218
利用日本對東盟的援助來形成生產網絡并進一步深化一體化/218
瑞士智庫觀點摘要/220
很明顯東盟在未來五十年中應該優(yōu)先考慮的是其人民/220
在追求自由貿易和一體化的同時,東盟也應重視技能和安全網/222
印度智庫觀點摘要/223
印度的困境:加入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或堅持以世界貿易組織為首的制度/223
印度尼西亞智庫觀點摘要/227
越南的汽車供應商產業(yè):在自由貿易與全球生產網絡條件下的發(fā)展前景/227
柬埔寨商務部關于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的討論/229
墨西哥智庫觀點摘要/231
東盟:以“人的面孔”面對經濟社會/231
第三部分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美國智庫觀點摘要/235
謹慎的歡迎:中俄關系對世界來說意味著什么/235
日本即將決定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237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五項創(chuàng)新之舉/240
加拿大智庫觀點摘要/243
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合作論壇強調與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形成協(xié)同效應/243
比利時智庫觀點摘要/245
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的歐盟:從內部遏制中國的影響力/245
澳大利亞智庫觀點摘要/252
經濟外交簡報:機器人時代的供應鏈,中國的對外投資等/252
歐洲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看法不一/254
日本智庫觀點摘要/256
從落后到超級大國:解讀中國高鐵“奇跡”/256
亞洲金融危機后的二十年:亞洲金融合作的演變/258
瑞士智庫觀點摘要/260
亞洲如何彌合窮人與富人之間的鴻溝?/260
解決東盟的連通性難題將需要運用公私合作伙伴關系/262
除了援助:其他國家可以借鑒中國什么/264
印度智庫觀點摘要/266
正視中國/266
“一帶一路”倡議能為中國之外的國家服務嗎?/268
中國的延伸/270
后 記/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