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世界各國文化融通中外的絲路審美文化

融通中外的絲路審美文化

融通中外的絲路審美文化

定 價:¥80.00

作 者: 張進 等 著
出版社: 知識產權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3063234 出版時間: 2019-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16 字數:  

內容簡介

  絲綢之路沿線審美文化資源積淀深厚、形態(tài)多樣,多民族審美文化資源相互借鑒、匯聚融合,多種形式的審美文化資源彼此授受、互證共成,源遠流長,得天獨厚,蘊藏著寶貴的交往智慧和豐富多彩的互聯(lián)互通成果,它在本質上也是一種生產力。本書旨在推動“絲綢之路研究”(或“絲路學”)與“審美文化學”的匯流與會通,擘畫“絲路審美文化研究”這個形成中的學術論域,“深描”絲路審美文化的生成機制和意義結構,彰顯其中所蘊含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潛能,以“絲路審美共同體”的建構來輔翼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工程。

作者簡介

  張進,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云山學者”,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從事文藝美學和比較文化研究,兼任外國文論與比較詩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理事、《蘭州大學學報》編委和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Studies主編,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各類課題10余項,出版《文學理論通論》《新歷史主義與歷史詩學》《中國20世紀翻譯文論史綱》《活態(tài)文化與物性的詩學》《歷史詩學通論》等專著7部,譯著多部,發(fā)表論文百余篇,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美學原理》編寫組成員、“國家精品課程”《文學概論》(網絡教育類)主持人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絲路審美文化中外互通問題研究”首席專家。

圖書目錄

論絲路風尚審美文化中外互通的多元系統(tǒng)
初唐偽墓志文《唐故臥龍寺黃葉和尚墓志銘》發(fā)微
中亞東干文學中鄉(xiāng)村敘事的流變與俄羅斯文學資源
蘭州牛肉面:絲路審美文化的互通與味覺共同體的建立
絲綢之路通俗審美文化交流
玉門關在唐詩中的歌唱及其文學意義
絲綢之路文化資源再利用與創(chuàng)意審美文化范式的出場
超越他者形象的“西域”:空間生產、文化間性與審美融通
由物性至符號:論蒲陶和天馬的絲路文化旅行
敦煌文化的再活態(tài)化與文化誤讀
絲路互通下的敦煌佛教藝術——莫高窟十六國北朝石窟美學芻議
趣味與時尚:絲路審美領域和表意性的物質性
時尚的再生產性、代碼性與后符號化——物質文化研究視域中的時尚理論
印度電影“貧民窟”之“賦比興”演繹——以《嗝嗝老師》為例
宗教性裝飾睡蓮紋樣形成之探源
絲綢之路話語的影像政治學——以中、日、美等國的絲路紀錄片為例
《絲路花雨》:絲路審美文化的中外互通和多元疊合
審美交流?審美變形?審美需要:飛天圖像再生產的文化機制
《又見敦煌》:文化創(chuàng)意時代敦煌形象的多重表征
淺論西域作物的傳入對唐朝文化生活的影響——以《全唐詩》中的“葡萄”意象為例
絲路獅文化的呈獻、表征與特征
絲綢之路民間文化傳播及路徑初探——以灰姑娘型故事傳播為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