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傷辨惑論》,又名《內外傷辨》,金·李杲著。李杲,字明之,晚年號東垣老人,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地區(qū))人,生于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卒于元憲宗元年(公元1251年)。師從易水張元素,而名出其右。李杲所生活的年代,正值金元時期,戰(zhàn)亂頻仍,民不聊生,故飲食勞倦所致之內傷脾胃之病尤多,而醫(yī)者多不識,東垣遂著此書“以證世人用藥之誤”。《內外傷辨惑論》約成書于1232年,刊于1247年,凡三卷,二十六論。卷上十三論.詳細論述了內傷病與外感病的區(qū)別。卷中五論,23首方,提倡飲食勞倦脾胃內傷者,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溫其陽,并創(chuàng)立了代表方劑——補中益氣湯。卷下八論,方23首,論述內傷飲食之消導藥的用法?!秲韧鈧婊笳摚ǖ?版)/中醫(y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是“補土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李杲生前定稿并作自序的的惟一一部著作,對中醫(yī)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fā)展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對中醫(yī)今后的臨床研究與理論研究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