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化學工業(yè)水醇溶性共軛聚合物光電材料及應用

水醇溶性共軛聚合物光電材料及應用

水醇溶性共軛聚合物光電材料及應用

定 價:¥118.00

作 者: 黃飛,段春暉,曹鏞 等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光電子科學與技術前沿叢書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030613585 出版時間: 2019-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6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水醇溶性共軛聚合物光電材料及應用》總結了近幾十年來水醇溶共軛聚合物這一類新型半導體材料的相關研究成果。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研究涉及化學、材料、物理等多個學科,水醇溶共軛聚合物光電材料在多個研究領域(特別是有機光電器件與生物/化學傳感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水醇溶性共軛聚合物光電材料及應用》對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材料結構與合成、基本特性與應用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闡述,詳細介紹該領域的基礎知識及研究前沿問題。《水醇溶性共軛聚合物光電材料及應用》可供有機半導體材料、有機光電器件、有機傳感等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參考,也可作為相關領域本科生、研究生的入門教程。

作者簡介

  黃飛,華南理工大學發(fā)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0年于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獲理學學士學位,2005年于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獲工學博士學位,同年赴美國華盛頓大學材料系進行博士后研究,2009年回到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工作。長期從事新型有機高分子光電功能材料領域的研究,具體包括高分子發(fā)光材料及器件、太陽電池材料及器件等,特別是在新型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界面材料、高效聚合物太陽電池材料等方面做了系列創(chuàng)新性工作。發(fā)表SCI學術論文300余篇,SCI他引13000余次,獲授權靠前外30余項,多次入選ESI材料科學領域優(yōu)選高被引科學家。2011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支持,2013年在科技部“973計劃”項目“高效有機/聚合物太陽電池材料與器件研究”中擔任首席科學家, 2016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獲2011年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2014年美國化學會Arthur K. Doolittle獎、2015年教育部首屆青年科學獎,參與獲得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五)以及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三)等。

圖書目錄

叢書序
前言
章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設計與合成
1.1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發(fā)展歷史
1.2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基本特征
1.3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結構設計
1.3.1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側(cè)鏈調(diào)控
1.3.2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主鏈調(diào)控
1.4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4.1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主鏈的構建
1.4.2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側(cè)鏈親水性基團的引入
1.4.3 不同對離子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合成
1.5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化學反應
1.5.1 交聯(lián)反應
1.5.2 熱脫除反應
1.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2章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溶液性質(zhì)
2.1 引言
2.2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聚集體結構
2.3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聚集性質(zhì)的研究方法
2.3.1 散射技術
2.3.2 顯微鏡技術
2.3.3 光譜學方法
2.3.4 電導率測量
2.3.5 核磁共振技術
2.4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聚集行為的影響因素
2.4.1 化學結構的影響
2.4.2 外部因素的影響
2.5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聚集行為的調(diào)控
2.5.1 表面活性劑調(diào)控
2.5.2 外加聚合物調(diào)控
2.5.3 金屬離子誘導聚集
2.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質(zhì)
3.1 發(fā)光基本原理簡介
3.1.1 激發(fā)態(tài)的形成與衰變
3.1.2 有機分子的吸收光譜和發(fā)射光譜
3.1.3 熒光量子效率和熒光壽命
3.1.4 分子內(nèi)和分子間能量轉(zhuǎn)移
3.1.5 激發(fā)態(tài)的電子轉(zhuǎn)移:Marcus理論
3.1.6 傳統(tǒng)共軛聚合物的發(fā)光特性
3.2 共軛聚合物的熒光猝滅
3.2.1 動態(tài)猝滅和靜態(tài)猝滅
3.2.2 熒光猝滅的機制
3.3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發(fā)光行為調(diào)控
3.3.1 主鏈結構
3.3.2 對離子
3.3.3 溶劑
3.3.4 表面活性劑
3.3.5 溶液pH值
3.3.6 溶液溫度
3.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半導體特性與界面特性
4.1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半導體特性
4.1.1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本征特性
4.1.2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摻雜特性
4.2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界面特性
4.3 有機光電器件中的水醇溶共軛聚合物
4.3.1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在有機發(fā)光二極管中的工作機理
4.3.2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在有機太陽電池中的工作機理
4.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發(fā)光器件中的水醇溶共軛聚合物
5.1 引言
5.2 有機發(fā)光二極管簡介
5.2.1 有機發(fā)光二極管的發(fā)光原理
5.2.2 有機發(fā)光二極管的器件結構
5.2.3 有機發(fā)光二極管的主要性能參數(shù)
5.3 基于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發(fā)光材料
5.4 基于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電子注入材料
5.4.1 氨基水醇溶共軛聚合物及其季銨化衍生物
5.4.2 不同對離子的水醇溶共軛聚合物
5.4.3 無可移動對離子的水醇溶共軛聚合物
5.4.4 可交聯(lián)水醇溶共軛聚合物
5.5 基于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空穴注入材料
5.6 基于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全印刷有機發(fā)光二極管
5.7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新型太陽電池與光電探測器中的水醇溶共軛聚合物
6.1 引言
6.2 有機太陽電池簡介
6.2.1 有機太陽電池的發(fā)展歷程
6.2.2 有機太陽電池的器件結構及工作原理
6.2.3 基于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活性層材料
6.2.4 基于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空穴傳輸材料
6.2.5 基于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電子傳輸材料
6.3 鈣鈦礦太陽電池
6.3.1 鈣鈦礦太陽電池簡介
6.3.2 基于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界面修飾材料
6.4 染料敏化太陽電池
6.4.1 染料敏化太陽電池簡介
6.4.2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作為染料敏化劑
6.5 有機光電探測器
6.5.1 有機光電探測器簡介
6.5.2 基于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界面修飾材料
6.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有機場效應晶體管中的水醇溶共軛聚合物
7.1 引言
7.2 有機場效應晶體管簡介
7.2.1 有機場效應晶體管的結構
7.2.2 有機場效應晶體管的工作原理
7.2.3 接觸電阻
7.3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在有機場效應晶體管中的應用
7.3.1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修飾源漏電極
7.3.2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修飾或替代介電層
7.4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在發(fā)光場效應晶體管中的應用
7.4.1 發(fā)光場效應晶體管簡介
7.4.2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修飾源漏電極
7.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有機傳感與成像中的水醇溶共軛聚合物
8.1 引言
8.1.1 熒光共振能量轉(zhuǎn)移原理
8.1.2 熒光猝滅原理
8.1.3 構象變化原理
8.2 化學傳感
8.2.1 離子檢測
8.2.2 分子和氣體檢測
8.2.3 爆炸物檢測
8.3 生物傳感
8.3.1 DNA
8.3.2 蛋白質(zhì)和酶
8.3.3 生物活性小分子
8.4 熱傳感
8.5 生物成像、疾病檢測與診斷
8.5.1 生物成像
8.5.2 疾病檢測和診斷
8.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其他應用
9.1 熱電材料
9.1.1 熱電材料簡介
9.1.2 無機熱電材料和共軛聚合物熱電材料
9.1.3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熱電材料
9.2 生物電子
9.2.1 生物電子簡介
9.2.2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在生物電子中的應用
9.3 導電水凝膠
9.3.1 導電水凝膠簡介
9.3.2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在導電水凝膠中的應用
9.4 有機共軛聚合物復合材料
9.4.1 有機共軛聚合物復合材料簡介
9.4.2 基于水醇溶共軛聚合物的復合材料
9.5 抗菌聚合物
9.5.1 抗菌聚合物簡介
9.5.2 抗菌聚合物工作原理
9.5.3 水醇溶共軛聚合物在抗菌方面的應用
9.6 其他方面應用
9.6.1 電致變色器件
9.6.2 超級電容器
9.6.3 光催化制氫
9.7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