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政策、國際關系和外交有區(qū)別也有聯系。作為不同學科,它們的研究對象不同,有自身的學科特點。其中,對外政策研究有不同的維度,相互之間邏輯關系清晰,但分析性研究是核心?! 秾ν庹叻治觥钒凑諏哟畏治龇椒?,選擇不同層次有代表性的概念模式,探討不同變量影響對外政策結果的機制:與傳統把對外政策決策看作單一行為體理性選擇的過程有所不同,個人層次的分析挑戰(zhàn)決策者是理性的假設,借助心理學的方法,分析決策者的性格特點和認知方式對決策結果的影響;政府層次的分析挑戰(zhàn)決策者是單一行為體的假設,借用組織過程、官僚政治和小集團思維等模式,探討政府運作方式對政策結果的影響;國內政治層次的分析,把政府合法性作為國內政治的核心,探討國內政治因素影響對外政策的路徑和結果,以及內政與對外政策互動的邏輯;國家層次的分析關注國家的物質、精神和政治特性以及它們所塑造的國家角色概念和國家身份認同對政策結果的影響?!ν庹叻治鲈诔赜蚝蛯W科局限性,試圖架起溝通國際關系理論、地區(qū)和歷史研究以及對外政策實踐者的橋梁。這種趨勢與中國對外政策研究的發(fā)展相向而行,為對中國對外政策進行分析性研究提供了工具,也為建立對外政策分析的普遍理論貢獻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提供了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