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史傳統(tǒng)革新

傳統(tǒng)革新

傳統(tǒng)革新

定 價:¥119.00

作 者: 巫鴻 著,鄭巖 編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208156258 出版時間: 2019-06-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8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巫鴻美術史文集計劃收錄作者1979年至今關于中國古代美術史的八十余篇論文和講稿,按照年代編排,展現(xiàn)作者三十余年的研究軌跡,打破西方研究中國古代美術的傳統(tǒng)范式,通過探索新的觀念和方法,使這個學科的內(nèi)涵更為豐富和復雜。對中國古代禮儀藝術的內(nèi)涵、定義及沿革做了界定,把歷史研究的重點還原到古代美術作品的原始功能、意義和環(huán)境上去;同時引進多種現(xiàn)代美術史中的分析觀念,從“空間性”、“時間性”、“物質(zhì)性”等多個角度討論中國古代墓葬、建筑、繪畫和器物的基本特質(zhì)。本書為文集的第一卷,收錄作者1979年至1987年關于中國古代美術史的十二篇論文和講稿,按照年代編排,涉及玉器、青銅器、度量衡器等研究,顯示作者出對古代器物和考古材料進行整體解讀的技術性研究手段,及以這些手段為中介拓展出藝術作品歷史性和思想性的深度。

作者簡介

  巫鴻(Wu Hung),著名美術史家、批評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學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習。1972—1978年任職于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于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系任教,于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教學,執(zhí)“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該校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2008年被遴選為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并獲美國大學藝術學會美術史教學特殊貢獻獎,2016年獲選為英國牛津大學斯雷特講座教授,2018年獲選為美國大學藝術學會杰出學者,2019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美術館梅隆講座學者,成為大陸赴美學者獲得這些榮譽的第*人。 其著作包括對中國古代、現(xiàn)代藝術以及美術史理論和方法的多項研究,古代美術史方面的代表作有《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1989)、《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筑中的“紀念碑性”》(1995)、《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xiàn)》(1996)、《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2010)、《廢墟的故事:中國美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2012)、《“空間”的美術史》(2018)、《中國繪畫中的“女性空間”》(2019)等。

圖書目錄

總序 閱讀巫鴻 鄭 巖 001
1 一組早期的玉石雕刻 011
2 談幾件中山國器物的造型與裝飾 025
3 秦權(quán)研究 035
4 三盤山出土車飾與西漢美術中的“ 祥瑞”圖像 067
5 東夷藝術中的鳥圖像 093
6 早期中國藝術中的佛教因素(2—3 世紀) 115
7 中國繪畫中的“ 空間”問題 179
—西方對中國早期繪畫藝術的思考
8 傳統(tǒng)與革新 189
—高福履藏中國古代玉器
9 從地形變化和地理分布觀察山東地區(qū)古文化的發(fā)展 205
10 四川石棺畫像的象征結(jié)構(gòu) 223
11 漢代藝術中的“ 白猿傳”畫像 243
—兼談敘事繪畫與敘事文學之關系
12 漢代藝術中的西王母 267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