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婦產科學產科手術學(原書第4版)

產科手術學(原書第4版)

產科手術學(原書第4版)

定 價:¥398.00

作 者: [美] 約瑟夫.J.阿普齊奧 著,[美] 約瑟夫.J.阿普齊奧 編
出版社: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4682420 出版時間: 2019-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548 字數:  

內容簡介

  母胎醫(yī)學是一門致力于母嬰健康、減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新學科,其從醫(yī)學角度將母體與胎兒置于同等地位。近10年來,歐美的母胎醫(yī)學已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而在亞洲的發(fā)展還處在起步階段。 本書是引自美國CRC出版社的高質量母胎醫(yī)學著作,由來自全球40余家醫(yī)(學)院的80余位母胎醫(yī)學專家聯袂編寫。歷經20余年的不懈修訂,全新第4版對母胎醫(yī)學的發(fā)展現狀及治療趨勢進行了全面描述,并細致闡述了盆腹腔解剖、正常分娩、助產技術、剖宮產、多胎分娩、產科麻醉等專業(yè)內容,深入講解了子宮瘢痕妊娠、妊娠期婦科腫瘤、外科并發(fā)癥的處理技巧,詳細展示了介入性產前診斷操作技術、宮內微創(chuàng)胎兒治療、開放性胎兒手術等母胎醫(yī)學領域的新進展。

作者簡介

  劉俊濤,男,臨床醫(yī)學博士,北京協和醫(yī)院婦產科學系副主任、產科中心主任,主任醫(y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產前診斷技術專家組成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產前診斷與母胎醫(yī)學,對產科手術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兼任中華醫(yī)學會圍產醫(yī)學分會常委,中國優(yōu)生科學協會副會長,北京醫(yī)學會圍產醫(yī)學分會副主委,中國醫(yī)師協會遺傳醫(yī)師分會產前診斷專委會主任委員等職務。1999—2000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去往澳大利亞 Royal Women's Hospital工作。承擔及參與、省部級課題共10余項,科研成果獲國家醫(yī)學科技獎二等獎。周希亞,女,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系醫(yī)學博士,北京協和醫(yī)院產科中心副主任醫(yī)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母胎醫(yī)學。兼任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分會出生缺陷防治委員會委員,中國醫(yī)師協會遺傳分會產前診斷委員會委員,北京醫(yī)學會圍產醫(yī)學分會委員,北京醫(yī)學會早產與早產兒分會委員等。2011年于英國King's College Hospital胎兒醫(yī)學研究中心學習。參與國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關及科技支撐課題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 1 章 前腹壁、子宮及盆腔器官的解剖
一、前腹壁 1
二、子宮 7
三、輸卵管 14
四、卵巢 14
五、子宮的韌帶 15
六、子宮的血管、淋巴和神經 15
七、輸尿管的盆腔部分 17
八、膀胱和尿道 18
九、乙狀結腸、直腸和肛管 19
十、妊娠期肥胖 19
第 2 章 _x005f 會陰、外陰、陰道的局部解剖
一、外陰 22
二、會陰 24
三、陰道 26
第 3 章 臨床骨盆測量
一、骨盆解剖 28
二、產科骨盆 29
三、骨盆形狀 30
四、臨床骨盆測量 31
第 4 章 孕早期胚胎胎兒鏡
一、概述 34
二、歷史 34
三、技術 35
四、應用 36
五、倫理問題 40
六、總結 40
第 5 章 絨毛膜取樣
一、概述 43
二、取樣過程 44
三、CVS 的實驗室部分 47
四、CVS 的安全性 47
五、CVS 的準確性 51
六、開展 CVS 項目 52
七、CVS 的接受度 53
第 6 章 羊膜腔穿刺
一、概述 57
二、羊膜腔穿刺在遺傳學檢查中的應用 57
三、胎肺成熟度檢測 59
四、同種免疫 59
五、羊膜腔穿刺技術 59
六、多胎妊娠的羊膜腔穿刺 61
七、羊膜腔穿刺的并發(fā)癥 62
八、總結 62
第 7 章 胎兒宮內輸血
一、胎兒貧血的病因 65
二、總結 83
第 8 章 減胎及選擇性減胎
一、概述 87
二、總結 98
第 9 章 自然流產和人工流產
一、流產的定義及臨床表現 101
二、發(fā)生率 103
三、病因 103
四、病理 105
五、診斷 106
六、治療 107
七、孕早期的手術治療 108
八、擴宮和刮宮法進行清宮 110
九、負壓吸宮術(擴宮和清宮) 111
十、藥物流產 112
十一、稽留流產的處理 113
十二、自然流產的預防 116
十三、中期引產 117
十四、關于妊娠結局的臨床決策 120
十五、多胎妊娠的選擇性減胎 121
十六、胚胎病理和胎兒病理 122
十七、流產后咨詢 123
第 10 章 經皮宮內胎兒分流
一、胎兒下尿路梗阻 127
二、胎兒膀胱出口梗阻的病理生理 128
三、胎兒膀胱出口梗阻的篩查和診斷評估 130
四、下尿路梗阻的干預技術 130
五、下尿路梗阻分流治療的小結 133
六、胸腔疾病進行宮內分流的簡介 133
七、先天性肺氣道畸形 136
八、對先天性肺氣道畸形胎兒進行分流
治療的選擇標準 137
九、胸腔穿刺和胸腔羊膜腔分流技術 137
十、總結 139
十一、結論 139
第 11 章 臍血管穿刺術
一、概述 141
二、方法 141
三、臍血管穿刺術的主要并發(fā)癥和風險
因素 143
四、臍血管穿刺術的適應證和應用 145
第 12 章 微創(chuàng)胎兒手術——Colorado 途徑
一、概述 154
二、結構畸形的胎兒鏡治療 154
三、單絨毛膜雙胎并發(fā)癥的胎兒鏡治療 161
四、雙胎輸血綜合征 162
五、胎兒內鏡手術的并發(fā)癥 164
六、總結 165
第 13 章 胎兒手術——Texas 兒童胎兒中心方法
一、胎兒手術簡史 168
二、開放性胎兒手術及其并發(fā)癥 169
三、開放性胎兒手術治療的疾病 171
四、胎兒鏡手術 :Texas 方法及并發(fā)癥 174
五、胎兒鏡治療的疾病 175
六、超聲引導下的胎兒干預措施 :技術和
并發(fā)癥 178
七、超聲引導下的胎兒干預措施治療的
疾病 179
八、子宮外產時治療 182
九、胎兒手術的未來 182
第 14 章 宮頸功能不全
一、宮頸功能不全定義 186
二、發(fā)病率 186
三、人類宮頸的解剖和生理 187
四、可能病因與相關因素 187
五、診斷方法 187
六、處理 190
七、結論 200
第 15 章 晚期異位妊娠
一、腹腔妊娠 205
二、輸卵管妊娠 205
三、宮頸妊娠 205
四、卵巢妊娠 206
五、韌帶內妊娠 206
六、殘角子宮妊娠 207
七、診斷性評估 207
八、治療 210
九、結論 212
第 16 章 胎兒畸形情況下剖宮產的使用
一、概述 215
二、致死性畸形 215
三、非致死性畸形 217
四、其他考慮 221
五、總結 221
第 17 章 死胎的評估和管理
一、死胎的診斷 223
二、死胎的評估 224
三、死胎的處理 227
四、胎死宮內的情感問題 229
五、總結 230
第 18 章 產前出血
一、胎盤早剝 232
二、前置胎盤 236
三、胎盤粘連、植入和穿透 237
四、前置血管與臍帶帆狀附著 239
五、絨毛膜外胎盤 239
第 19 章 產時胎心監(jiān)護
一、概述 243
二、病理生理 244
三、間斷的胎心率監(jiān)護 244
四、連續(xù)的電子胎心率監(jiān)護 244
五、電子胎心率監(jiān)護指南的解讀 245
六、胎心率模式的不同組成部分的重要性 245
七、胎心率模式的分類和它們的解讀與
管理 249
八、Ⅱ類胎心率模式的管理 249
九、胎心率模式在產程中的變化 250
十、胎兒感染和胎心率模式 251
十一、胎兒頭皮血取樣 253
十二、胎兒頭皮刺激 253
十三、特殊情況 253
十四、新技術 :胎兒心電圖 ST 段的分析 255
十五、臍帶血酸堿狀態(tài) 256
十六、持續(xù)胎心率監(jiān)護對分娩結局的影響 256
第 20 章 正常陰道分娩
一、胎頭分娩 261
二、胎體娩出 262
三、斷臍 262
四、胎盤娩出 263
五、縮宮素的應用 264
六、胎盤滯留的處理 265
七、第四產程的處理 265
八、會陰切開術的應用 266
九、會陰切開技術 266
十、會陰切開的并發(fā)癥 266
十一、會陰切開的縫合 266
十二、胎頭先露異常的分娩 268
十三、胎頭旋轉不良 268
十四、早產兒的陰道分娩 269
第 21 章 肩難產
一、定義 271
二、發(fā)病率 271
三、發(fā)病因素 272
四、預測與預防 272
五、處理 273
六、主要手法 274
七、怎樣實施主要手法 276
八、培訓 :模擬和演練 276
九、并發(fā)癥 276
十、記錄和報告 277
十一、總結 277
第 22 章 產后出血
一、定義與分類 280
二、危險因素與預防 281
三、診斷 281
四、處理的一般原則 282
五、第三產程的處理 283
六、子宮收縮乏力 284
七、胎盤殘留 285
八、手取胎盤 285
九、胎盤粘連、胎盤植入與胎盤穿透性
植入 286
十、其他病因 287
十一、血管造影栓塞術 287
十二、主動脈壓迫 288
十三、抗休克褲 288
十四、手術治療 289
十五、子宮動脈結扎 289
十六、髂內動脈結扎 290
十七、卵巢動脈結扎 292
十八、B-Lynch 縫合 292
十九、圍生期子宮切除術 293
二十、子宮破裂 294
二十一、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 294
二十二、藥物治療 294
二十三、失血及血液補充 295
二十四、遲發(fā)性產后出血 296
第 23 章 產鉗助產
一、產鉗助產的簡要發(fā)展史 304
二、產鉗的分類 305
三、產鉗助產的傳統分類 306
四、產鉗助產的現代分類 307
五、產鉗助產的適應證 308
六、產鉗助產需要的輔助條件 308
七、產鉗助產的操作過程 308
八、產鉗助產的現狀和觀點 317
第 24 章 胎頭吸引器陰道助產
一、歷史 321
二、胎頭吸引器的組成部分 322
三、胎頭吸引器的使用 324
四、胎頭吸引器的使用指征,適應證和
禁忌證 324
五、技術和手法 325
六、后置杯頭的吸引器使用標準流程 329
七、牽引力和牽引時長 330
八、特殊情況 330
九、超聲和器械助產 331
十、硬膜外鎮(zhèn)痛和器械助產 331
十一、產婦損傷和發(fā)病率 333
十二、新生兒損傷和發(fā)病率 334
十三、培訓 335
十四、胎頭吸引助產須謹記的十條規(guī)則 336
第 25 章 胎先露異常
一、臀先露 340
二、處理原則 341
三、臀位分娩 342
四、胎頭嵌頓 346
五、完全臀牽引術 346
六、內倒轉術 346
七、外倒轉術 347
八、總體考慮 348
九、橫產式 349
第 26 章 雙胎和多胎分娩
一、對所有雙胎實施剖宮產 353
二、雙胎經陰道分娩 354
三、與多胎分娩相關的特殊情況358
四、結語 362
第 27 章 母體產傷
一、操作 366
二、會陰和外陰損傷 367
三、陰道裂傷 370
四、宮頸裂傷 371
五、子宮破裂 372
六、早期其他損傷 375
第 28 章 產后子宮內翻
一、分類 382
二、發(fā)生率 382
三、流行病學 383
四、病因 383
五、病理生理 383
六、死亡率 383
七、預防 383
八、診斷 385
九、治療 385
十、復發(fā) 389
第 29 章  傷口縫合與引流
一、正常傷口愈合 392
二、不愈合傷口 393
三、傷口愈合的類型 394
四、縫合材料 394
五、打結 397
六、縫針 397
七、引流 398
八、產科手術器械 398
第 30 章 剖宮產
一、剖宮產適應證 403
二、剖宮產后陰道試產的人選 406
三、剖宮產切口的類型 407
四、與剖宮產技術相關的并發(fā)癥 413
五、手術并發(fā)癥 418
六、術后過程和管理 420
七、術后并發(fā)癥 420
八、死后剖宮產 421
第 31 章 手術部位感染的預防
一、手術服 424
二、圍術期干預 426
三、手術室環(huán)境 430
四、標準預防措施 431
五、圍術期預防性抗生素 432
六、抗生素預防性用于其他產科操作 434
七、妊娠期肥胖 435
第 32 章 剖宮產瘢痕妊娠
一、概述 439
二、剖宮產瘢痕的背景和情況 439
三、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超聲診斷和
鑒別診斷 442
四、CSP 的結局和自然病程 444
五、治療方式的選擇 448
六、處理方案與患者決策 449
七、進一步治療 452
八、再次妊娠 452
九、雙胎 CSP 的難題 453
十、總結 453
第 33 章 產科麻醉
一、宮頸環(huán)扎術 456
二、普通外科手術 458
三、分娩鎮(zhèn)痛 459
四、剖宮產 462
五、剖宮產術后的疼痛管理 463
六、特別關注 464
七、總結 465
第 34 章 妊娠期心臟監(jiān)測
一、概述 467
二、孕期心血管系統的生理性改變467
三、孕期心臟的無創(chuàng)監(jiān)測 467
四、孕期心臟的有創(chuàng)監(jiān)測 469
五、特殊病情及血流動力學評估 472
六、心臟有創(chuàng)監(jiān)測的風險 476
七、新的監(jiān)測方法 477
八、多學科協作 477
第 35 章 孕期創(chuàng)傷
一、概述 480
二、流行病學 480
三、對急性創(chuàng)傷孕婦的評估與處理 481
四、院前階段 482
五、初步監(jiān)測 482
六、氣道和呼吸 482
七、循環(huán) 483
八、殘疾 483
九、暴露 483
十、進一步監(jiān)測 483
十一、評估胎母出血 485
十二、凝血和創(chuàng)傷 485
十三、孕期影像學檢查方法及特殊考慮 486
十四、孕期非產科手術 487
十五、心臟停搏 487
第 36 章 孕期手術
一、闌尾炎 490
二、膽道疾病 491
三、胰腺炎 491
四、腸梗阻 492
五、腹腔內出血 492
六、炎性腸病 492
七、深靜脈血栓 493
八、妊娠患者的影像學檢查 493
九、妊娠相關的腫瘤及相關內分泌問題 494
十、產后乳房腫物的診斷和治療 494
十一、診斷 495
十二、治療前分期 495
十三、治療 495
十四、乳腺癌幸存者的后續(xù)妊娠 496
十五、黑色素瘤 496
十六、淋巴瘤 497
十七、內分泌腫瘤 499
第 37 章 妊娠期泌尿系統并發(fā)癥
一、妊娠期生理變化 504
二、泌尿系統感染和腎盂腎炎 505
三、妊娠期腎結石 506
四、腎盂輸尿管積水和自發(fā)性腎破裂 508
五、既往膀胱擴大術或尿道改流術后 508
六、泌尿系統惡性腫瘤 508
七、尿路損傷 509
第 38 章  妊娠期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和癌前
 病變的管理
一、宮頸浸潤前病變 514
二、宮頸浸潤癌 516
三、附件腫瘤和卵巢癌 521
四、結論 523
第 39 章 妊娠滋養(yǎng)細胞疾病
一、流行病學 527
二、葡萄胎的發(fā)病機制與分類 528
三、臨床表現 529
四、診斷 530
五、妊娠滋養(yǎng)細胞疾病的并發(fā)癥 531
六、葡萄胎的治療與隨訪 532
七、妊娠滋養(yǎng)細胞腫瘤的治療 534
八、化療 535
第 40 章 患者安全
一、概述 539
二、醫(yī)療過失 540
三、關注患者安全的倡議 542
四、安全文化 544
五、報告和衡量安全 545
六、其他 54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