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老北大講義:中國金石學概論

老北大講義:中國金石學概論

老北大講義:中國金石學概論

定 價:¥45.00

作 者: 傅斯年 著
出版社: 時代文藝出版社
叢編項: 老北大講義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38757392 出版時間: 2019-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由我國近代考古學先驅(qū)馬衡先生所著,是其任教北大時的講義。本書不僅探討了金石學的定義、范圍與歷史,同時也指出了金石學研究的方法與材料的搜集、保存、流傳等處置方法,堪稱全面的學科導論性文獻,具有統(tǒng)領學科的巨大價值,對于后續(xù)的金石學研究起到了引導作用,被譽為近代金石學的開山之作。

作者簡介

  馬衡(1881—1955),浙江鄞縣人,字叔平,我國著名的金石考古學家、書法篆刻家,對中國考古學由金石考證向田野發(fā)掘過渡有促進之功。

圖書目錄

卷一?中國金石學概要(上) 1
緒論 3
?第一章?金石學之定義及其范圍 3
?第二章?金石學與史學之關系(缺) 5
分論 6
?第三章?歷代銅器 6
一?禮樂器 7
二?度量衡 22
三?錢幣 27
四?符璽 33
五?服御器 42
六?古兵 51

卷二?中國金石學概要(下) 59
?第四章?歷代石刻 61
一?刻石與碑之別 62
二?造像與畫像之別 65
三?經(jīng)典諸刻與紀事諸刻之別 69
四?一切建筑品附刻之文 88
?第五章?金石以外諸品 94
一?甲骨 94
二?竹木 98
三?玉 101
四?匋附明器瓦專 105
?第六章?前人著錄金石之書籍及其考證之得失(缺) 106
結(jié)?論 107
?第七章?今后研究之方法(缺) 107
?第八章?材料處置之方法(缺) 108

卷三?銅器 109
?中國之銅器時代 111
?戈戟之研究 116
?漢延壽宮銅鐙跋 121
?北魏虎符跋 122

卷四?度量衡制度 125
?歷代度量衡之制 127
一?研究歷史應先知歷代度量衡之差異率 127
二?度量衡之產(chǎn)生 128
三?度量衡之所以差異 128
四?序歷代度制 130
五?序歷代量制 132
六?序歷代衡制 133
七?總序度量衡增進率之比例 134
?《隋書·律歷志》十五等尺 135
?新嘉量考釋 143
附?新嘉量表 150
?濕倉平斛跋 152

卷五?石刻 155
?石鼓為秦刻石考 157
?明安國藏拓獵石碣跋 165
?漢三老趙寬碑跋 167
?漢司徒袁安碑跋 170
?漢司空袁敞碑跋 171
?晉荀岳墓志跋 174
?北魏墓志跋六種 177
一?北魏恒農(nóng)太守寇臻墓志跋 177
二?北魏盧奴令姚纂墓志跋 179
三?魏故持節(jié)督豳豫二州諸軍事冠軍將軍
???豫州刺史樂陵王元君墓志銘跋 180
四?魏張滿墓志跋 181
五?東魏華山王元鷙墓志銘跋 182
六?魏徐州刺史吳郡王蕭正表墓銘跋 182
?保定蓮花池六幢考跋 184

卷六?石經(jīng) 187
?從實驗上窺見漢石經(jīng)之一斑 189
一?字體 190
二?經(jīng)數(shù) 191
三?經(jīng)本 192
四?行款 195
五?石數(shù) 196
六?人名 197
?石經(jīng)詞解 199
一?起源 199
二?后世之繼起 200
三?歷代立石之概況 201
四?原石之存佚 203
五?覆刻本及傳拓本之流傳 204
六?石經(jīng)與教育之關系 206
?魏石經(jīng)概述 208
?漢石經(jīng)集存原序 212
?漢石經(jīng)易用梁丘本證 214
?漢熹平石經(jīng)周易殘字跋 218
附?錢玄同讀漢石經(jīng)周易殘字而論及今文易的篇數(shù)問題 221
?漢石經(jīng)《魯詩》校文 230
?漢熹平石經(jīng)《論語·堯曰》篇殘字跋 233
?魏正始石經(jīng)《尚書·多士》及《春秋》文公殘石跋 236
?宋范祖禹書《古文孝經(jīng)》石刻校釋 237
?晁公武刻《古文尚書》殘石跋 245

卷七?書籍制度 247
?中國書籍制度變遷之研究 249
一?材質(zhì)及其興廢之時期 249
二?形式及其裝置之法 252
?記漢居延筆 263
?漢永光二年文書考釋 268
?漢兵物簿記略 270

卷八?序跋雜文 275
?談刻印 277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