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水利工程壩體通風廊道換熱性能的解析及模擬研究

壩體通風廊道換熱性能的解析及模擬研究

壩體通風廊道換熱性能的解析及模擬研究

定 價:¥49.00

作 者: 溫建軍 著
出版社: 吉林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9231021 出版時間: 2018-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6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以云南景洪水電站為背景,建立了壩體通風廊道換熱的物理數(shù)學模型,分析了問題的復雜性和進行假設簡化的必要性。利用CFD技術對各種工況進行了模擬研究,利用解析方法推導了空氣流經壩體廊道時熱量傳熱的過程和主要物理量的解析式,并用MATLAB語言編制程序,求得了各種工況下空氣流經壩體廊道時主要物理量的解析解。分析研究了室外空氣溫度、空氣流速、隧道洞長、隧道橫斷面等因素對壩體通風廊道換熱效應的影響。通過模擬解、解析解、實測數(shù)據(jù)的分析比較,表明空氣經壩體通風廊道(或無壓尾水洞)有顯著的換熱降溫作用,得出空氣物性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闡述了熱值交換的機理。最后對景洪水電站壩體通風廊道進行了網絡節(jié)點效果分析。

作者簡介

  溫建軍,男,1976年生,工學博士,內蒙古科技大學能源與環(huán)境學院講師。一直從事暖通空調的智能化應用研究、強化傳熱技術的機理及其應用研究、復雜流動傳熱問題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以及新能源綜合利用等工作。 讀研期間,參與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基金項目一項,參與國防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一項;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qū))合作與交流項目一項;參與完成陜西省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一項;主持及參與完成內蒙古科技大學教改課題兩項;主持在研內蒙古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主持在研內蒙古科技大學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一項。近年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會議等發(fā)表學術文章近二十篇。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1章 水電能源的飛速發(fā)展
1.1世界化石能源面臨的危機和挑戰(zhàn)
1.2我國能源發(fā)展面臨的嚴峻形勢和挑戰(zhàn)
1.3發(fā)展可再生能源、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源政策
1.3.1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其特點
1.3.2國內外可再生能源總的利用情況
1.4我國水電能資源的飛速發(fā)展
第2章 景洪水電站壩體通風廊道的設計研究
2.1景洪水電站簡介
2.2壩體通風廊道的研究現(xiàn)狀
2.3景洪水電站壩體通風廊道的主要研究內容
2.4景洪水電站壩體通風廊道的研究方案
第3章 空氣流經壩體通風廊道的數(shù)學描述
3.1物理模型
3.2基本方程組
3.3初始及邊界條件
第4章 壩體通風廊道換熱性能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
4.1數(shù)值模擬簡介
4.2物理模型及網格劃分
4.3控制方程及單值性條件
4.4壩體通風廊道溫降的數(shù)值模擬結果
4.4.1相同溫度、不同流速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內
4.4.2相同流速、不同溫度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內
4.4.3下壩體通風廊道進出口
4.4.4不同洞長、不同流速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進出口空氣溫差變化的比較
4.4.5不同氣溫、相同流速工況下狕=1m處壁面溫度分布情況
4.4.6相同工況下橫斷面平均氣溫與狕=1m處壁面溫度的比較
4.5本章小結
第5章 壩體通風廊道換熱性能的解析研究
5.1物理模型的建立
5.2模型的假設簡化
5.3求解導熱問題的解析解
5.4壩體通風廊道溫降的解析解結果
5.4.1相同溫度、不同流速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內空氣溫度分布情況
5.4.2相同流速、不同溫度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內空氣溫度分布情況
5.4.3相同溫度、不同流速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進出口空氣溫差變化之比較
5.4.4相同流速、不同溫度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內氣溫趨于壁溫時洞長預測
5.4.5相同溫度、不同流速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內壁面溫度分布情況
5.4.6相同流速、不同溫度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內壁面溫度分布情況
5.4.7相同流速、不同斷面半徑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內空氣溫度分布情況
5.4.8相同溫度、不同斷面半徑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內空氣溫度分布情況
5.4.9某種工況下廊道壁體內部溫度分布情況
5.5本章小結
第6章 理論、CFD模擬與實測數(shù)據(jù)的比較
6.1相同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內空氣溫度理論解與CFD模擬結果的比較
6.1.1 0.1m/s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內空氣溫度理論與模擬結果比較
6.1.2 0.5m/s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內空氣溫度理論與模擬結果比較
6.1.3 1m/s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內空氣溫度理論與模擬結果比較
6.1.4 2m/s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內空氣溫度理論與模擬結果比較
6.1.5 3m/s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內空氣溫度理論與模擬結果比較
6.2相同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進出口空氣溫差理論解與CFD模擬結果的比較
6.2.1 0℃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進出口空氣溫差理論解與模擬結果比較
6.2.2 10℃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進出口空氣溫差理論解與模擬結果比較
6.2.3 15℃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進出口空氣溫差理論解與模擬結果比較
6.2.4 20℃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進出口空氣溫差理論解與模擬結果比較
6.2.5 25℃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進出口空氣溫差理論解與模擬結果比較
6.2.6 30℃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進出口空氣溫差理論解與模擬結果比較
6.2.7 35℃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進出口空氣溫差理論解與模擬結果比較
6.3相同工況下理論、CFD模擬與實測數(shù)據(jù)的比較
6.3.1研究對象及物理模型的建立
6.3.2相同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出口氣溫理論、CFD模擬與實測數(shù)據(jù)的比較
6.3.3相同工況下壩體通風廊道進出口溫差理論、CFD模擬與實測數(shù)據(jù)的比較
6.4本章小結
第7章 景洪水電站壩體通風廊道網絡節(jié)點法研究
7.1通風網絡模型簡介
7.2圖論的基本知識及理論
7.2.1基本概念
7.2.2基本理論
7.3體通風廊道網絡流程圖
7.4景洪水電站壩體通風廊道網絡節(jié)點圖
7.5網絡節(jié)點圖中分支阻抗的計算
7.5.1分支阻抗相關參數(shù)及公式簡介
7.5.2分支管路編號及分支阻抗計算
7.6通風網絡分析模型的求解
7.6.1求解方法思想簡介
7.6.2回路風量法的數(shù)值解法
7.7本章小結
第8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 錄
后 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