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文化里,茶禪“并不如許多人,包含茶界與佛門所以為的,是在恢復一其來有自、卓然而立的固有文化,它其實更是一種文化創(chuàng)建?!?林谷芳在其作《茶禪》中,首次就“茶禪”概念做了清晰辨正。他認為茶禪的初始關鍵,就在于于此有心的茶人能“以禪入茶,以茶契禪”。在《茶禪》一書中,林谷芳從茶道文化與禪宗精神的流變出發(fā),以“茶”“禪”“茶禪之立”“茶禪之成”四個章節(jié)步步深入辨析,目的在于為中國之茶禪立基,希望能有志于此的茶人,“立正知見,作深行履,驀直而去”,成就中國茶禪。 相對于日本茶道立基于禪,中國茶文化之精主要緣于文人之參與,用事極盡世間之美。近年來中國茶有復興之趨勢,于道也較前多有觀照,卻往往 “以禪為學、以禪為趣、以禪為美”,禪只作為生命裝點,囿于表象,以致朱紫不清。究其緣由,一是因為禪在宋代以后衰落,如今中國茶文化的面貌成型于明代,另一則因后世文字禪、口頭禪大興,明季文人美學且趨于幽細唯美,在茶,上固人文揮灑,怡情悅性,下則溺于所執(zhí),玩物喪志。于此,林谷芳在書中從“茶之事”“茶之行”“茶之思”三方面切入,指出“茶,可以是生活,可以是藝術,可以是修行,世間人盡可以在此擇一而為。而茶禪,核心自在于修行,但此修行既是禪,就須三者一事,打成一片。打成一片,在生活,茶禪正就是茶家的日常作務。于此,雖有聚焦之鍛煉,卻不能將生活與修行視為兩事,必于生活中修行,最終方能契于全然是道之境?!?/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