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歷史知識讀物歷史的底牌(深度挖掘史學(xué)資料,清掃歷史死角)

歷史的底牌(深度挖掘史學(xué)資料,清掃歷史死角)

歷史的底牌(深度挖掘史學(xué)資料,清掃歷史死角)

定 價:¥48.00

作 者: 何憶 著
出版社: 臺海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6818251 出版時間: 2018-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0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從秦始皇身世的由來,到傳國玉璽的下落之謎;從宋太宗弒兄懸案,到雍正帝暴卒之謎……本書匯集了大量歷史上懸而未決的懸疑謎案,作者在綜合歷史研究成果的基礎(chǔ)上,還對諸多民間的秘聞傳說進行了整理,試圖將歷史研究的科學(xué)性、知識性、探索性同民間傳說的趣味性融為一體,充分匯集關(guān)于歷史懸疑的各種說法,給出獨到見解,讓你在前人眾說紛紜的觀點中撥開歷史的迷霧,探究歷史的真相。

作者簡介

  何憶,山東人,碩士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xué)歷史系。現(xiàn)在北京某大學(xué)任教,多年來在《國家人文歷史》、清史所等國家ji期刊發(fā)表通俗性歷史普及文章,受眾廣泛。

圖書目錄

《孫子兵法》
兩大未解之謎 1
  首先,《孫子兵法》的作者是誰,就是一個令史學(xué)家疑惑不解的問題;其次,《孫子兵法》究竟是八十二篇還是十三篇,這也是史學(xué)家和軍事學(xué)家苦苦探索的問題……
和氏璧
下落之謎5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一件非常著名的無價之寶,在它流傳的幾百年期間,多少人的命運、多少國家的命運都和它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而它神秘的失蹤,又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大懸案。
西施
失蹤謎案9
  自古紅顏多薄命,西施本是農(nóng)家女子,只是因為天生麗質(zhì),做了越王政治斗爭中的工具,事成之后,“兔死狗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至于西施到底是隨范蠡歸隱五湖還是被沉江底,只能由后人自己評說了。
秦始皇
“生父”懸案13
  轉(zhuǎn)眼間,兩千多年過去了,有關(guān)秦始皇身世的爭論仍未取得一致看法。但不論趙姬是否是有娠而嫁,還是嬴政真為皇室血脈,這些芻議均無法掩映他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秦始皇
是怎么死的16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被稱為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東巡途中?;蛟S秦始皇注定是一名歷史上的爭議頗多的人物,他的死如他的身世以及雄才大略,同樣引起了后人的爭議。目前史學(xué)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說死于疾病,一說死于非命。
秦始皇
“坑儒”之謎19
  焚書坑儒(即使所坑是方士)屬于一種極端殘忍的野蠻行為,秦始皇也因“坑儒”之舉背上千古罵名。然而,直到今天,秦始皇究竟有沒有“坑儒”以及數(shù)量等謎團還是沒有解開。
韓非
為何被殺23
  對于韓非之死,歷來爭議頗大?;蛟S,真實的歷史總是被隱藏在各種各樣被裁減過的文字里,也許我們永遠都無法知道真相。韓非之死,也就成為千古懸案。
徐福
東渡之謎27
  徐福東渡把秦代文明傳入日本,促進了日本社會質(zhì)的飛躍。徐福因此在日本被尊為農(nóng)耕神、蠶桑神和醫(yī)藥神,日本紀念徐福的祭祀活動歷千年而不衰。但是,自從司馬遷在《史記》中第一次記載徐福東渡活動以來,也把與徐福有關(guān)的疑謎留給了后人。
孟姜女
哭倒長城傳說31
  當然,根據(jù)常識來判斷,孟姜女哭倒長城是不可能的。那么,孟姜女的故事是怎樣產(chǎn)生、流傳與演變的呢?
楚漢
爭霸決戰(zhàn)何處35
  楚漢戰(zhàn)爭至關(guān)重要的地點垓下的詳細地點到底在何處,歷來爭議很大。目前史學(xué)界對垓下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著名史學(xué)家范文瀾認為垓下為今天的鹿邑,史學(xué)泰斗郭沫若認為垓下應(yīng)該是靈璧。
韓信
是該殺還是冤殺39
  韓信有無謀反之心?是否參與陳豨叛亂?目前史學(xué)界尚未論定。韓信被殺真相,如處迷霧,難以認清。
董仲舒
是否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 43
  漢武帝從未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建議,更未真的有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實際行動,他只是“絀抑黃老,崇尚儒學(xué)”……
《左傳》
的作者是誰 47
  自唐朝以來,就有不少人對左丘明作《左傳》質(zhì)疑,并且也能出示論據(jù)。但是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定論,目前流行的這三種主要觀點也沒有確鑿之證據(jù)表明《左傳》確為某人所作,所以《左傳》作者究竟何者我們也沒有辦法證明。
造紙術(shù)
是蔡倫發(fā)明的嗎51
  總之,對于“造紙術(shù)發(fā)明人是否蔡倫”的爭論,四十多年來,學(xué)術(shù)界也一直未能達成統(tǒng)一意見。堅持“蔡倫造紙”的學(xué)者認為,中國的重大歷史問題不應(yīng)輕易否定;而否定者則認為:在考古實踐與文獻記載發(fā)生矛盾時,應(yīng)該以考古事實修正文獻記載。
傳國玉璽
失蹤之謎55
歷經(jīng)兩千余年風(fēng)風(fēng)雨雨,“傳國玉璽”數(shù)隱數(shù)現(xiàn)。自從五代時期傳國玉璽失蹤,這塊國寶真假難辨。那么,真正的傳國玉璽到底在哪里?沒有人能做出正面回答。
諸葛亮
是否造出木牛流馬59
  一種意見認為,木牛、流馬都是經(jīng)諸葛亮改進的普通獨輪推車。還一種意見認為,木牛、流馬是新款的自動機械……諸葛亮如果九泉之下有知,一定會后悔當初沒有留下詳細的制作圖解。
曹操
殺華佗之謎63
  華佗沒有留下專門著作。這是我國醫(yī)學(xué)的一個重大損失。但是,華佗之死責(zé)任果真全在曹操嗎?華佗真的沒有任何過失嗎?
曹操
七十二疑冢之謎67
  為了防止死后陵墓被盜,曹操在力主和實踐“薄葬”的同時,還采取了“疑?!钡拇胧?。傳說,在安葬他的那一天,七十二具棺木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從各個城門抬出。那么這種傳說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假如是真的,這七十二座陵墓在什么地方呢?
劉禪
并非是“扶不起的阿斗” 71
  劉禪在人們的心目中便成了庸主的典型,“扶不起的阿斗”成了對庸人的戲稱。事實果真如此嗎?同樣是投降后宣布退位的皇帝,劉禪得以做了八年的安樂公后壽終正寢,東吳的孫皓則被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賜毒酒殺害。
《洛神賦》
中的神秘女子74
  那么曹植所描寫的“洛神”和顧愷之畫中的“洛神”到底是誰呢?一種觀點認為,曹植《洛神賦》中的“洛神”指的就是自己的嫂嫂甄氏;另一種觀點卻認為,所謂的“洛神”并不是甄氏,甚至曹植和甄氏也沒有發(fā)生過戀情。
北魏
開國之君有神經(jīng)病78
  這位橫掃天下的英雄怎么突然之間會變成一個不可理喻的怪人呢?后人對拓跋珪這種反常行為,曾有過多種解釋,其實這位蓋世英雄并非故意倒行逆施,而是患上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癥。
隋煬帝
殺父懸疑82
  正因為有諸多史載,自隋文帝死至今,民間一直盛傳煬帝弒父之說,各小說、筆記均載此事,史學(xué)界也大多持此觀點。但也有一些史學(xué)家對隋文帝楊堅是否死于楊廣之手存在質(zhì)疑……
李世民
是不是少數(shù)民族86
  有考古學(xué)家根據(jù)《步輦圖》留下來唐太宗李世民的最早畫像推測,一代英明的君主李世民,是鮮卑人的后裔。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人們的議論,李世民是鮮卑人么?
《蘭亭序》
下落之謎90
  總之,圍繞《蘭亭序》真跡的下落問題,成為長期以來眾說紛紜、爭論不休的一個歷史文化之謎。究竟如何,看來只有到以后昭陵、乾陵正式發(fā)掘之時,才能見個分曉。
武則天
無字碑之謎94
  武則天的“無字碑”,碑頭刻有8條互相纏繞的螭龍,碑東、西兩側(cè)各刻有冉冉騰飛的“升龍圖”一幅,陽面是一幅獅馬圖線刻畫。整座碑高大雄渾,雕刻精細,不失為歷代石碑中的巨制。令人奇怪的是,當初立這塊碑時碑上竟未刻一字。
楊貴妃
是否去了日本98
  應(yīng)該說,楊貴妃縊殺于馬嵬驛,史料是比較翔實的,且已得到公認。但是,楊貴妃出逃當女道士和亡命日本的說法,也言之成理,證之有據(jù),不能輕易地否定。
李白
死因謎案102
  李白是屈原之后我國最為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韓愈也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然而,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著名詩人在死因上卻存在著爭議。
宋太宗
弒兄懸案106
  趙匡胤之死和趙光義上臺,二者之間太多的巧合和離奇,史學(xué)家只能根據(jù)已有記載進行推理,但是尚無確鑿史料推翻以前觀點。人們之間即使親如兄弟,亦多可共患難、不易共富貴,一遇權(quán)位、金錢之爭往往演出一幕幕宮廷政變或殘酷的競爭。
“金匱之盟”
是否是騙局110
  “金匱之盟”指的是宋太祖、太宗的母親杜太后臨終時要求兒子太祖趙匡胤傳位給趙匡胤之弟趙光義的一份遺囑。然而,后人推測是太宗和趙普杜撰出來以掩人耳目的。那么,到底太祖是否有傳位光義之意呢?
貍貓
換太子的真相113
  從《宋史》中的記載來看,歷史上不存在“貍貓換太子”一事,李宸妃也沒有流落到民間。小說本來就是移花接木的,我們不能把它當做真正發(fā)生過的歷史事實。
楊家將
故事的可信度117
  楊業(yè)、楊延昭、楊文廣祖孫三代都是北宋抗遼的名將,《楊家將演義》將他們驍勇善戰(zhàn)的事跡演繹成為“楊家將”的故事,廣為流傳,幾乎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然而這本小說為了增加趣味,虛構(gòu)了許多楊家將沒有的人物和事件……
宋徽宗
幽會李師師之謎121
  皇帝與妓女,貴賤懸殊,其情事也必涉及國事,有關(guān)她的傳聞,不免有許多臆測和訛傳的成分,因而她的歸宿究竟如何,恐怕永遠是難解之謎了。
歷史上
有沒有水滸英雄125
  施耐庵寫《水滸傳》,以梁山泊英雄好漢為主線,才使梁山泊與宋江的故事深入民間,影響越來越大,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小說雖與歷史有某些聯(lián)系,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誰是殺害
岳飛的元兇129
  岳飛被害,表面上看起來也確實是這樣,不過究竟秦檜有沒有最后下令殺死岳飛的權(quán)力?最后的詔命是高宗自己下的,還是秦檜矯詔呢?究竟誰是殺害抗金英雄岳飛的真正罪魁禍首呢?這些疑點成為史學(xué)界長期有爭議的話題。
岳飛創(chuàng)作
《滿江紅》存疑133
  《滿江紅》詞的格調(diào),與已證實的岳飛另一詞《小重山》風(fēng)格迥異,前者洋洋灑灑,慷慨激昂是豪放派風(fēng)格;后者格調(diào)低沉,是婉約派風(fēng)格。前后風(fēng)格大不一樣,所以《滿江紅》并非岳飛作品,而是后人假借岳飛的名字流傳于世的作品。
契丹民族
“集體失蹤”之謎137
  契丹這個剽悍勇猛、好戰(zhàn)威武的民族,在二百多年的時間里曾經(jīng)揮斥長城內(nèi)外,飲馬黃河。但令人驚異的是,這樣一個不可一世的民族,自明代以來就集體失蹤了,人們再也聽不到關(guān)于他們的消息。
成吉思汗
葬在何處141
  成吉思汗的墓在什么地方,外人并不知道,也就成為千古之謎,歷來說法不一。各國考古專家針對關(guān)于成吉思汗墓地確切位置的圈定,比較認同有四個地點。
馬可·波羅
來過中國嗎145
  馬可·波羅是否到過中國的最大質(zhì)疑就是馬可·波羅在他的游記中記載他曾長期在揚州做官,但是在整個蒙元時期的歷史典籍中,至今沒有發(fā)現(xiàn)有關(guān)他的記載。
建文帝
下落之謎149
  廢墟中的那具焦尸到底是否就是建文帝,建文帝到底死沒死,沒死的話他又逃到了哪里?對于這一系列的問題,朱棣本人也持有懷疑,后世史家和民間傳說更是眾說紛紜,離奇萬分。
明武宗
生母疑案153
  對于武宗的生母究竟是誰,是張皇后還是鄭金蓮?后人曾經(jīng)根據(jù)一些蛛絲馬跡進行過細致的推測,但誰也沒有提出什么足以令人信服的證據(jù)。
戚繼光
斬子之謎157
  戚繼光斬子的故事幾百年來一直在閩、浙一帶廣為流傳。戚繼光斬子的故事到底是不是歷史事實,到底發(fā)生在哪個地方一直眾說紛紜,沒有定論。
“梃擊案”
始末161
  宮廷之中無父無子,無兄無弟,著實是一個充滿血腥的角斗場。歷代皇宮之中,因為皇位的爭奪,不知衍生出了多少或明或暗的血腥爭斗。明朝也是這樣,在明朝神宗末年,因為皇位的爭奪,先后發(fā)生了好幾件至今仍充滿疑點的深宮大案。
“紅丸案”
始末165
  “紅丸”一案由于各派的爭斗總算草草了緒,但其中的疑點并沒有弄清楚。后人為此曾進行過一系列的考證和爭論,但最后也都沒有結(jié)果。光宗的死是否與紅丸有關(guān)依然是一個千古之謎。
移宮案
真相169
  紅丸案余波尚未蕩平,宮中接著又發(fā)生了另一樁離奇的大案——移宮案。要弄明白移宮案的前前后后,還要從光宗的寵妃李選侍說起……
《西游記》
作者之謎173
  《西游記》的作者到底是誰,也許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要真正解開《西游記》作者的歷史之謎,還需要進一步發(fā)掘更多的第一手資料。
天啟
大爆炸之謎177
  明朝天啟年間,在北京的王恭廠一帶大約750米,面積達到2.25平方公里的地區(qū)發(fā)生了一次奇怪的大爆炸。關(guān)于這次大爆炸的情況,明末史學(xué)家計六奇在《明季北略》中有這樣的描述……
李自成
出家了嗎181
  有人認為李自成兵敗后,沒有出家做和尚,也沒有在九宮山遇難,而是輾轉(zhuǎn)來到粵北樂昌的金城山。在這里繼續(xù)從事抗清斗爭,后來因叛徒出賣而受傷,死于馬背之上。
袁崇煥
被殺謎案185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幾位大將死得特別的冤。如西漢的韓信,再如南宋的岳飛,但是,死得最冤的還要數(shù)明末大將袁崇煥。
吳三桂
降清謎案189
  吳三桂留下了一個為了女人而降清做漢奸的千古罵名。但歷史的事實是否如此,吳三桂為什么投降本為死敵的清兵,難道真的是因為一個紅顏知己嗎?要弄清這個歷史的疑案,還要從兩個人的歷史談起。
崇禎長平公主
生死之謎193
  長平公主短暫的一生,歷經(jīng)了三個特殊的王朝:明、大順、滿清。也許她真出了家,選擇了青燈古佛,緇衣黃卷相伴終生。也許她一生都沒有踏出過北京城一步,郁郁而終。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纏了一雙小腳的長平公主絕對不可能成為一個武俠高手。
崇禎太子
下落之謎196
  崇禎意識到局面已經(jīng)無可挽回,自己也恐怕逃不過被殺的命運,但愛子心切的崇禎帝朱由檢仍想著也許他的兒子能趁亂逃出城去,給大明多保留一些血脈。他臨死寫下遺書,要求各地的官員協(xié)力輔佐外逃的太子,重新振興大明朝。
孝莊太后
下嫁之謎199
  孝莊下嫁多爾袞之事依然是史學(xué)界的一大疑點,史學(xué)界至今仍然沒有一個完全肯定的答案。歷史科學(xué)中大都還對這一問題采取存疑的辦法,至于各種影視文學(xué)作品的解說,都是根據(jù)歷史演繹出來的戲說之辭,不能當作歷史事實一派觀點來看。
順治帝
出家謎案203
  令人驚訝的是,埋葬順治皇帝的孝陵,并沒有尸骨存在,而是一座衣冠冢。由此,關(guān)于順治皇帝的生死問題引發(fā)出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爭議,而且這個謎至今未解,依然是一個充滿著神秘和傳奇色彩的歷史謎案。
董鄂妃
是不是董小宛207
  歷史上確實有董鄂妃這個人,只不過不是董小宛。歷史上的董鄂妃出身于滿洲世族之家,是內(nèi)大臣鄂碩之女,只不過由于各種歷史的巧合才被后人演繹成另一個人罷了。
謎一樣的
陳圓圓211
  上天賦予陳圓圓太多歷史的巧合,使她歷經(jīng)了太多風(fēng)云的變幻。歷史交給這個女人的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普通人的生活,她的一切都已融為歷史機緣中的一個因子,似乎所有事件的前因后果都在她的生與死一瞬間。
雍正
即位疑案215
  關(guān)于雍正即位的說法大致有以下這幾種。一是“雍正改詔說”,再一種說法就是“隆科多改詔說”,第三種說法就是“雍正投毒篡位說”。
雍正帝
暴死之謎219
  對于雍正皇帝的死,在《滿清外史》、《清宮遺聞》、《清宮十三朝》等野史中也有記載,不過在這些野史著作中都認為雍正是被呂四娘刺殺而死的。要說明這種說法,還要先從雍正六年的文字獄呂留良案說起。
乾隆
身世之謎223
  金庸的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中,把乾隆皇帝描述成浙江海寧陳閣老的兒子。這么寫也非空穴來風(fēng)。因為,自清末以來,野史筆記和民間傳說中確實都認為乾隆皇帝是海寧陳家陳閣老的兒子。
福康安
竟是乾隆私生子227
  ??蛋苍谇≡谖粫r曾先后擔(dān)任侍衛(wèi)統(tǒng)領(lǐng)、戶部尚書、軍機大臣,后又被加封為貝子,官至武英殿大學(xué)士。死后又被乾隆賜謚文襄,追封為嘉勇郡王,配享太廟。此等隆恩際遇使得人們懷疑是不是乾隆帝與福康安之間有什么異乎尋常的特殊關(guān)系。
歷史上
是否有香妃其人231
  無論容妃同香妃是不是一個人,她或她們都是值得我們后人景仰和尊敬的,同漢代的王昭君,唐代的文成公主一樣,都是為我們中華民族大家庭做出了杰出貢獻的巾幗英雄。她是維吾爾族人民的驕傲,也是所有中國人民的一筆精神財富。
《紅樓夢》
作者質(zhì)疑235
  由于《紅樓夢》在我國文學(xué)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一百多年來關(guān)于《紅樓夢》作者的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止過。從《紅樓夢》問世后不久一直到今天,學(xué)者們先后提出各種不同的看法。
嘉慶
為何要殺掉和珅239
和珅的死可以說是盛極而衰,在乾隆時期,和珅的權(quán)勢遮天。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他一旦得到了權(quán)勢,就不知道收斂,而是過分招搖,結(jié)果招致儲君的厭惡,最終惹來殺身之禍。
嘉慶帝
死因謎案242
  不管嘉慶皇帝是不是正常的死亡,由于他在避暑山莊西暖閣暴死。此后避暑山莊便開始閑置,道光皇帝從這之后一次也沒來過。直到1860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六日,嘉慶的孫子咸豐皇帝,跌跌撞撞地逃難至此,才又一次住進了煙波致爽殿。
石達開
生死謎案245
石達開的遭遇是一個歷史的大悲劇。有人說,石達開沒有死,當年前往清營與清軍談判的人不是石達開,而是與他相貌酷似的養(yǎng)子……
李秀成
是不是叛徒249
  既然作為唯一證據(jù)的《李秀成自述》一書的真?zhèn)味即嬖谝蓡?,那么,李秀成到底有沒有變節(jié)投降的問題就更難說清楚了。
慈禧
身世之謎253
  慈禧太后,這位統(tǒng)治中國達四十八年的女人。她的生活經(jīng)歷應(yīng)該是巨細都有記載,按理說不會引起什么疑案。但事實上并不是如此,由于清宮檔案、國朝正史等資料對于慈禧的童年生活都少有記載,由此,也引發(fā)了關(guān)于慈禧出身和出生地的一番爭論。
同治帝
死因謎案257
  正史的記載中,說同治皇帝是死于天花。但在民間的野史小說中卻說同治帝是因為逛妓院,染上了花柳病而死。兩種說法各執(zhí)一詞,爭論不休。
刺馬案
隱秘261
  關(guān)于張汶祥為什么要刺殺馬新貽,后人提出了十幾種說法。到底哪一種說法是真的,恐怕,即使馬新貽自己活著,也說不清楚。
慈安太后
暴死謎案265
  一向身體很好的慈安太后突然暴斃宮中,當時年僅四十五歲。由于慈安太后死得很急,死前沒有絲毫征兆。宮廷的正史上對于慈安太后的死因又少有記載。因此,慈安太后死后不久,世人便開始議論紛紛。傳出了有關(guān)慈安太后死因的多種說法。
方伯謙
被殺謎案269
  對于那些替方伯謙翻案的學(xué)者們提出的論點。持反對意見的歷史學(xué)者們也一一進行了反駁。總之,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方伯謙到底是不是被冤殺的,還不好下結(jié)論。
袁世凱
告密疑案273
  不過無論怎么說,袁世凱曾告過密是沒什么異議的。不論告密是在事前還是在事后,只要賣友求榮的人都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珍妃
究竟因何而死277
  珍妃最終為什么觸怒了慈禧太后,又是怎么投井而死,都沒有明確的歷史記載,導(dǎo)致后人在珍妃死因的問題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光緒
死因謎案281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傍晚,光緒在被囚禁的中南海瀛臺涵元殿駕崩。他死后的第二天下午,掌握了他一生一世的慈禧太后也在中南海儀鸞殿去世。兩位冤家似的人物死的時間竟然如此相近,是巧合,還是另有內(nèi)幕?
李蓮英
死因之謎285
  李蓮英的棺材里除一顆頭顱和一條長辮子外,沒有尸身,似乎真的是被人殺了個身首異處而死的。不過也有人說,那個時代的人都很迷信,以為自己的殘缺之身,是有辱祖宗容顏的事情。于是死后只藏自己的頭顱,而將身體舍棄。李蓮英死后是不是也是這種情況呢?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