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每個歷史時期都有杰出的創(chuàng)造。她們所串聯(lián)成的中華文明史以及各類歷史遺存,都見證了中華民族偉大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歷代先賢的聰明才智。這些今天陳列在博物館中的文明瑰寶,承載著歷史,傳播著文明。她們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的物證,也是現(xiàn)代文明中博物館學和考古學發(fā)展成就的見證。眾所周知,由于歷史的原因,自19世紀中期以來,由于外國列強的掠奪和戰(zhàn)爭,加上文物走私等諸多因素,中國古代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其中不乏精品和孤品。據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tǒng)計,在全世界47個國家200多家博物館的藏品中,中國文物有164萬余件。這些流失在海外的中國古代文物有相當一部分至今尚未正式向世人刊布,而有的雖已發(fā)表,卻資料零散,信息不全。因此,要想了解中國流失海外文物的整體情況,或只是了解某個博物館中國藏品的概況,在目前都是很困難的。中國國家博物館作為中華文化的祠堂和祖廟,我們不僅痛感這些凝聚中華文明的國之瑰寶的流失,而且深感有責任肩負調查、研究這些流失海外中國古代文物的重任,這是我們的文化自覺,也是我們的文化自信。顯然,就目前的情況對流失海外的中國古代文物進行全面調查、整理、研究是有相當困難的,但是,基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多年來與世界一些著名博物館和收藏機構合作的成果,擇其主要,選其代表,有規(guī)劃、有系統(tǒng)地進行與各博物館之間的合作,編纂一套《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叢書,讓人們了解流失海外的中國古代文物的狀況,并以此推動對于流失海外中國古代文物的整理和研究,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逗M獠刂袊糯奈锞狻穮矔责^立卷,每卷收錄180至200件(套)文物,由我們館及海外博物館的專家共同研究,合作撰寫說明文字。其中還附有相關文物的其他圖片,以期通過對比而加深對于某一具體文物的認識,以及通過與相關文物之間的聯(lián)系來深化對于某一類文物的研究。該叢書的出版在全面了解各館所藏中國古代文物總量的基礎上,摸清流失海外文物流傳的路徑,深入認識并研究其中的精品,為海內外文物研究專家和愛好者提供參考資料,為中外文化交流及博物館館際合作提供平臺,為國家制定針對海外文物的政策提供借鑒。《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叢書自2005年底立項,至今歷時八年始見成書,足見其工作之艱巨,編務之繁重,研究之不易。這套叢書的陸續(xù)面世,是我們館與各國博物館之間通力合作的成果。為此,我們要感謝海外博物館同仁的鼎力相助,也要感謝我們館專家學者的辛勤工作.是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得這套叢書得以出版。我們相信隨著叢書的推出,必將促進海外流失文物的整理和研究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