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看上去既像鴨子又像兔子的形象,引起了激烈爭論。一個確定那是鴨子,一個肯定那是兔子。在不斷變換的場景中,他們都有充分的理由。到底誰對誰錯?就在爭論看似已經平息的時候,突然又出現了一個既像食蟻獸又像恐龍的形象。是否又會有一場新的爭論? 作者艾米?克勞斯認為《鴨子?兔子?》是她目前創(chuàng)作的zui有趣的兒童圖書,她說:“它不僅是為了讓孩子們開心,同時也有公民教育的意義,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意見分歧是很常見的,讓孩子們越早知道便越早受益?!?在成人為孩子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很難不傾注大人們對孩子的教育。但是枯燥的理論或是板著面孔的說教,孩子們并不會喜歡。所以兒童讀物更難得的,是像《鴨子?兔子?》這樣,把道理講得這么活潑、有趣,不僅讓孩子們明白爭論的產生往往是因為雙方所處的立場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同時也是在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學習平息爭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