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研究讀本
目錄
導論
第一部分歷史考證
第一章寫作背景
一“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形態(tài)》寫作的時代背景
二“清算從前的哲學信仰”:《形態(tài)》寫作的思想背景
三“萊比錫宗教會議”:《形態(tài)》寫作的直接動因
第二章寫作與傳播
一《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寫作與早期傳播
二《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在國外的傳播
三《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在中國的主要版本與傳播
第二部分研究狀況
第三章國外研究情況
一關于《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總體把握
二關于《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斷裂”問題研究
三關于《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文獻學研究
第四章國內研究情況
一新中國成立前國內研究狀況
二新中國成立后國內研究狀況
三新時期以來國內研究狀況
第三部分當代解讀
第五章《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結構與基本內容
一歷史唯物主義的系統(tǒng)闡釋與費爾巴哈批判
二馬克思恩格斯對鮑威爾的批判
三馬克思恩格斯對施蒂納的批判
四馬克思恩格斯對“真正的社會主義”的批判
第六章《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理論觀點
一“從人間升到天國”:《形態(tài)》的哲學批判路徑
二“始終站在現(xiàn)實歷史的基礎上”:《形態(tài)》的歷史把握
方式
三“我們的出發(fā)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形態(tài)》的人學
理論
四“生產力和交往形式之間的矛盾”:《形態(tài)》的歷史規(guī)律
理論
五“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形態(tài)》的世界歷史理論
六“全部歷史的真正發(fā)源地和舞臺”:《形態(tài)》的市民社會
理論
七 “不再保留獨立性的外觀”:《形態(tài)》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
八“真正的共同體”:《形態(tài)》的共同體理論
九“解放是一種歷史活動”:《形態(tài)》的共產主義理論
第四部分經典著作選編
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節(jié)選)
第五部分附錄
附錄Ⅰ研究文獻精選
一〔蘇〕大衛(wèi)·鮑里索維奇·梁贊諾夫:《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
編者導言
二趙常林:新世界觀的創(chuàng)立
三〔日〕廣松涉:《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在文獻學上的諸
問題
四〔蘇〕巴加圖利亞:《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第一章手稿的
結構與內容
五〔德〕英格·陶伯特:《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手稿和
刊印稿的問題和結果
附錄Ⅱ延伸閱讀書目
一關于《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原始文獻
二關于《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文獻學研究
三關于青年黑格爾派和“真正社會主義”的著述與研究
四關于《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在中國傳播歷程的研究
五關于馬哲史視域中的《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研究
六關于《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重要思想觀點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