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兒童與設計 1
為兒童設計的昨天 3
為兒童設計的今天 6
好消息與壞消息 8
第二章 玩樂與學習 10
該玩還是該學 13
為兒童做設計與為成年人做設計 14
兒童與成年人的共同點 19
數字化產品設計框架 22
本章思考問題 37
第三章 發(fā)展與認知 38
皮亞杰的世界 40
認知發(fā)展理論 46
感知運動階段:0~2歲 47
前運算階段:2~6歲 50
具體運算階段:7~11歲 54
形式運算階段:12歲至成年 55
本章思考問題 57
第四章 2~4歲兒童:小小人有大期許 58
他們是誰 60
創(chuàng)建清晰的視覺等級 61
克制使用明亮的色彩 66
讓屏幕元素匹配單一行為 71
明確區(qū)分前景與背景 74
使用具象圖形和圖標 76
使用明確的聲音提示 80
性別差異:支持,但不強迫 85
本章思考問題 89
研究案例分析:Noah,3歲 90
行業(yè)訪談:Emil Ovemar 92
第五章 4~6歲兒童:混亂的學齡前 96
他們是誰 99
社交化 99
在游戲中學習 103
反饋和強化信息 107
形式自由 110
挑戰(zhàn)性 112
本章思考問題 114
研究案例分析:Samantha,4歲半 115
第六章 6~8歲兒童:大小孩 118
他們是誰 120
外界影響 121
升級 121
說明 124
保存、存儲、分享和收集 127
遵守游戲規(guī)則 135
我們需要徽章獎勵 139
危險的陌生人 142
本章思考問題 148
研究案例分析:Andy,6歲 149
行業(yè)訪談:Linnette Attai 151
第七章 8~10歲兒童:酷因素 156
他們是誰 158
開始掙脫 159
失敗后的提示 160
增加復雜度 164
廣告并非內容 166
“大便頭”是可以接受的用戶名 169
信任問題 174
只要沒人受到傷害,撒謊也沒關系 177
本章思考問題 184
研究案例分析:Iris,9歲 185
第八章 10~12歲兒童:逐漸長大 188
他們是誰 191
刪除不確定的元素 192
讓孩子們講述自己的故事 196
移動端優(yōu)先 200
贊賞個性 201
專業(yè)化 206
本章思考問題 207
研究案例分析:Alexa,10歲 208
第九章 設計研究 210
通用指南 213
家長知情許可書 216
物色兒童參與者 218
如何研究最小的用戶 219
如何研究“控制狂” 223
如何研究“小專家” 227
本章思考問題 231
行業(yè)訪談:Catalina N. Bock 232
第十章 不同年齡,同一款App 236
2~4歲 240
4~6歲 242
6~8歲 246
8~10歲 254
10~12歲 264
本章思考問題 265
第十一章 總結匯總 266
搞明白幾個問題 268
特殊的設計事項 271
準備發(fā)布 274
不僅僅是為兒童設計 277
致謝 281
作者簡介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