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潛心撰寫22年的《新倫理學》之精粹。它的軸心是至今西方公認未能破解的“休謨難題”(“應該”能否從“事實”推導出來)之答案:行為應該如何的優(yōu)良道德,只能通過道德最終目的——增進每個人利益——而從行為事實如何的客觀本性中推導出來。作者將這個答案歸結為一個道德價值公式,認為從這個破解休謨難題的道德價值推導公式,能夠推導出倫理學的全部內容,因而可以稱之為倫理學公理。本書就是從這個公理推演倫理學體系的力作。全書分三卷,上卷《元倫理學》就是確證這一倫理學公理的科學。中卷《規(guī)范倫理學》則是具體推演構成這一公理的四個命題的科學:首先,推演前提2,亦即道德概念、道德最終目的和道德zhong極標準;其次,推演前提1,亦即行為事實如何之16種和4規(guī)律;最后,推演結論,亦即運用道德zhong極標準衡量行為事實如何之善惡,從而推導出行為應該如何的道德總原則“善”和善待他人的道德原則——主要是國家治理和國家制度好壞的價值標準——“公正”、“平等”、“人道”、“自由”、“異化”以及善待自我的道德原則“幸?!?,并從這七大道德原則推導出“誠實”、“貴生”、“自尊”、“謙虛”、“節(jié)制”、“勇敢”、“智慧”、“中庸”八大道德規(guī)則。下卷《美德倫理學》則是研究如何實現這些優(yōu)良道德規(guī)范的科學,因而研究“良心”、“名譽”和“品德”:良心與名譽是優(yōu)良道德實現途徑;美德則是優(yōu)良道德之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