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恒言》是中國明末清初作家馮夢龍的白話小說集,初版于明天啟七年(1627),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并稱“三言”。馮夢龍(1574-1646),字猶龍,又字子猶,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茂苑野史等。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少年時就很有才情,但屢次科考不中,落魄奔走,直到五十七歲時才補為貢生。清兵南下時,他以七十高齡四處奔走,呼號反清,刊行《中興偉略》諸書。清順治三年(1646)春憂憤而死,一說被清兵所殺。馮夢龍除了寫詩文,主要精力在于寫歷史小說和言情小說。他的詩集《七樂齋稿》已散佚,但值得慶幸的是由他編撰的三十多種著作得以傳世。其中除世人皆知的“三言”外,還有《新列國志》、《增補三遂平妖傳》、《古今烈女演義》、《智囊》、《古今談概》、《太平廣記鈔》、《情史》、《墨憨齋定本傳奇》以及許多解經、紀史、采風、修志的著作,而以編著“三言”的影響大、廣?!缎咽篮阊浴返木幾肽甏碛凇队魇烂餮浴泛汀毒劳ㄑ浴?,所收錄的多是明代作品,書中可能有馮夢龍自己的作品。書中作品多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以及民間傳說,內容涉及官員昏庸、城市手工業(yè)者生活、婚姻、愛情等,其中的《十五貫戲言成巧禍》、《賣油郎獨占花魁》、《灌園叟晚逢仙女》等都是佳作。今存版本有葉敬池刻本《醒世恒言》,封面題《繪像古今小說醒世恒言》。別有葉敬溪刻本,圖、序及行款均同葉敬池刻本。通行的衍慶堂翻刻本有兩種,一為40篇足本;一為39篇本,即刪去《金海陵縱欲亡身》,而析《張廷秀逃生救父》為上下兩篇,湊成40篇之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