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礦業(yè)工程礦井地質手冊:地球物理卷

礦井地質手冊:地球物理卷

礦井地質手冊:地球物理卷

定 價:¥260.00

作 者: 王懷洪 編
出版社: 煤炭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2055936 出版時間: 2017-06-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本卷共六部分。開篇為礦井地球物理勘探總論,對當前主要礦井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及其發(fā)展應用加以概述,并簡要介紹了綜合物探方法的搭配原則和技術要求。第一篇煤田高分辨地震勘探,簡述地面地震勘探方法及主要概念,按照數據采集、資料處理及解釋分階段進行敘述,并簡要介紹與常規(guī)地震勘探相關的折射波法、微動監(jiān)測、VSP、多波及多分量勘探等方法。第二篇礦井地震勘探,介紹井下普遍采用的槽波、瑞利波、礦井CT、超前探,以及從地面延伸到井下的地震方法等。第三篇電法勘探,介紹地面直流電法、礦井直流電法、大地電磁測深法、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法、瞬變電磁法、工作面無線電波透視、礦井地質雷達等勘探方法。第四篇重力、磁法、放射性勘探及遙感地質,介紹重力勘探、磁法勘探、放射性勘探、遙感地質等方法。第五篇地球物理測井,從地球物理測井概述、數據的采集、資料的處理解釋與應用,以及測井質量控制等方面介紹了煤礦地球物理測井方法。

作者簡介

暫缺《礦井地質手冊:地球物理卷》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0 礦井地球物理勘探總論
0.1 術語定義
0.2 礦井地球物理勘探概述
0.2.1 礦井物探
0.2.2 礦井物探主要類型及應用
0.3 綜合物探
0.3.1 綜合物探
0.3.2 綜合物探的搭配原則
0.3.3 綜合物探的設計和技術要求
0.3.4 資料的綜合分析
第一篇 煤田高分辨地震勘探
1 地震勘探概述
1.1 術語定義
1.2 地震勘探簡介
1.2.1 地震勘探方法
1.2.2 地震勘探中的主要矛盾
1.2.3 地震勘探的發(fā)展
1.2.4 國內地震勘探概況
1.2.5 地震勘探的前提及相關的波
1.2.6 地震勘探的工作階段
1.3 地震勘探方法分類
1.3.1 按激發(fā)、接收方式分類
1.3.2 按波的類型分類
1.4 幾何地震學與波動地震學
1.4.1 地震波的運動學與幾何地震學
1.4.2 物理地震學與波動地震學
1.4.3 幾何地震學與波動地震學的關系
1.5 地震波的頻譜
1.5.1 頻譜分析
1.5.2 地震波的頻譜特征
1.5.3 采樣定理
1.5.4 數字濾波
1.6 分辨率與信噪比
1.6.1 地震波的分辨率
1.6.2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特點與現(xiàn)狀
1.6.3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能解決的礦井地質問題
1.6.4 干擾波及其對勘探效果的影響
2 煤田高分辨地震勘探的數據采集
2.1 術語定義
2.2 試驗工作
2.2.1 試驗工作的基本原則
2.2.2 干擾波調查
2.2.3 激發(fā)方式試驗
2.2.4 接收方式試驗
2.2.5 儀器因素
2.3 測線布置
2.3.1 測線布置的原則
2.3.2 勘探階段與測網
2.4 觀測系統(tǒng)
2.4.1 觀測系統(tǒng)分類
2.4.2 觀測系統(tǒng)選擇步驟
2.4.3 觀測系統(tǒng)參數的選擇
2.4.4 三維束狀觀測系統(tǒng)的演變
2.4.5 特殊觀測系統(tǒng)
2.5 地震波的接收
2.5.1 接收設備
2.5.2 接收參數的選擇
2.5.3 組合
2.5.4 檢波器的埋置
2.6 地震波的激發(fā)
2.6.1 震源類型
2.6.2 井深、藥量
2.6.3 激發(fā)方向
2.7 地震波速度的測定
2.7.1 地震測井(積分測井或聲測井)
2.7.2 微分地層測井(連續(xù)速度測井或聲測井)
2.7.3 微地震測井
2.7.4 折射波法(小折射)
2.8 野外資料的驗收
2.8.1 資料整理
2.8.2 資料驗收
2.8.3 原始質量要求
2.8.4 原始資料的評價
3 煤田高分辨地震勘探數據處理
3.1 術語定義
3.2 基本要求與主要措施
3.3 關鍵模塊
3.3.1 空間屬性
3.3.2 靜校正
3.3.3 濾波
3.3.4 反褶積
3.3.5 疊加
3.3.6 偏移
3.4 基礎處理參考流程
3.4.1 參考流程
3.4.2 幾點說明
3.4.3 處理成果的評價
4 煤田高分辨地震勘探資料解釋
4.1 術語定義
4.2 地震剖面的對比解釋
4.2.1 地震反射波與地層
4.2.2 地震資料與地質體
4.2.3 地震波的對比原則及方法
4.2.4 疊加剖面上特殊波的標志
4.2.5 測線方向與地層傾角
4.3 地震資料的構造解釋
4.3.1 斷層的解釋
4.3.2 褶曲的解釋
4.3.3 陷落柱的解釋
4.4 時深轉換
4.4.1 時深轉換速度參數
4.4.2 速度分析
4.4.3 時深轉換
4.5 薄層反射與煤層解釋
4.5.1 薄層反射模型
4.5.2 單一煤層的反射
4.5.3 薄層反射振幅利用
4.5.4 煤層解釋
4.6 地震資料解釋的誤區(qū)
4.7 圖件制作
4.7.1 t0圖件的制作
4.7.2 構造圖件的制作
4.7.3 地震地質剖面的制作
4.8 目標處理技術
4.8.1 相干/方差體技術
4.8.2 正演
4.8.3 約束反演
4.8.4 零炮檢距剖面多項式擬合
4.8.5 小波變換
4.8.6 AVO
5 其他方法
5.1 術語定義
5.2 折射波法
5.3 微動監(jiān)測
5.4 VSP地震觀測
5.5 多波及多分量地震勘探
第二篇 礦井地震勘探
6 槽波勘探
6.1 術語定義
6.2 槽波勘探的基本概念
6.2.1 基本原理
6.2.2 槽波地震勘探儀器
6.2.3 槽波地震勘探方法分類
6.3 槽波地震勘探工作方法
6.3.1 巷道中槽波地震法觀測系統(tǒng)
6.3.2 施工方法
6.4 槽波地震勘探資料的數據處理與解釋
6.4.1 數據處理
6.4.2 資料解釋
7 瑞利波探測
7.1 術語定義
7.2 瑞利波探查的基本概念
7.2.1 基本原理
7.2.2 儀器設備
7.3 工作方法
7.3.1 現(xiàn)場數據采集
7.3.2 數據處理
7.4 資料解釋及應用
7.4.1 地層界面的異常特征
7.4.2 洞穴界面的異常特征
7.4.3 斷層界面的異常特征
8 井下地震勘探
8.1 術語定義
8.2 概述
8.2.1 方法原理
8.2.2 應用條件及特點
8.2.3 探測內容
8.3 井下地震數據采集系統(tǒng)
8.3.1 地震儀器設備
8.3.2 井下震源
8.3.3 井下檢波器
8.4 工作方法
8.4.1 測線布置
8.4.2 井下探測激發(fā)接收系統(tǒng)的特殊性及要求
8.4.3 資料處理與解釋
8.5 探測應用與效果
8.5.1 斷層構造探測
8.5.2 礦井水文地質條件評測
8.5.3 煤層厚度探測
8.5.4 煤巖體注漿質量評價
9 其他地震勘探方法
9.1 術語定義
9.2 采面震波CT技術
9.2.1 概述
9.2.2 CT方法原理
9.2.3 井下工作方法
9.2.4 礦井探測應用
9.3 巷道地震反射波超前探測技術
9.3.1 反射波時距曲線特征分析
9.3.2 反射波提取技術
9.3.3 繞射掃描疊加偏移技術
9.3.4 應用案例
9.3.5 礦井地震超前探測儀器設備簡介及極化偏移新方法第三篇電法勘探
10 直流電法勘探
10.1 術語定義
10.2 電阻率法基礎
10.2.1 巖、礦石的電阻率
10.2.2 電阻率的測定
10.2.3 直流電法勘探的種類
10.3 電阻率剖面法
10.3.1 基本裝置形式
10.3.2 電剖面法的應用條件
10.3.3 不宜開展電剖面法工作的地區(qū)
10.3.4 電極距的選擇
10.3.5 電剖面法的主要成果圖
10.3.6 各種電剖面法的比較
10.4 電阻率測深法
10.4.1 基本裝置形式
10.4.2 電測深法的應用條件
10.4.3 不宜開展電測深法工作的情況
10.4.4 裝置與電極距
10.4.5 水平層狀地電斷面電測深曲線類型
10.4.6 電測深資料解釋
10.5 高密度電阻率法
10.5.1 高密度電阻率勘探系統(tǒng)
10.5.2 三電位電極系
10.5.3 技術要求
10.5.4 數據處理方法
10.5.5 資料解釋
10.6 自然電位法
10.6.1 基本原理
10.6.2 觀測方法
10.6.3 技術要求
10.6.4 成果表達形式
10.6.5 資料解釋原則
10.7 充電法
10.7.1 基本原理
10.7.2 觀測方法
10.7.3 技術要求
10.7.4 成果表達形式
10.7.5 資料解釋原則
10.8 激發(fā)極化法
10.8.1 基本原理
10.8.2 觀測方法
10.8.3 激電常用參數
10.8.4 技術要求
10.8.5 資料解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