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書上的歷史或許并不特別注意這些文化傳承人的名字,但是他們留給人類的智慧、才具以及這些智慧和才具所成就的物化的成果,像曾侯乙編鐘,像民族史詩,像莫高窟的壁畫,像古琴以及古琴彈奏出來的《高山流水》《廣陵散》等,像無數杰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物化成果,都是我們的前輩留給我們的財富,都是我們民族文化史的記錄。而在偉大文化成果的背后都是前輩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智慧、才藝和精神的展現。在珍視、贊美這些文化瑰寶的同時,難道不應該同時想起那些創(chuàng)造和傳承它們的生活在各個歷史時期的民族文化傳承人嗎?難道不應該衷心感佩和高聲歌頌這些無名的文化巨匠的豐功偉績嗎?《留住傳承人2/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叢書》收錄了傳統(tǒng)音樂;傳統(tǒng)戲??;曲藝;傳統(tǒng)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tǒng)美術;傳統(tǒng)技藝;民俗等幾方面的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