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電腦的基本組成
1.1 電腦的硬件系統 /2
1.1.1 電腦主機部件 /2
1.1.2 其他外部設備 /4
1.2 電腦的軟件系統 /6
1.2.1 操作系統 /6
1.2.2 應用軟件 /7
1.3 電腦組裝的基礎知識 /8
1.3.1 認識電腦“DIY” /8
1.3.2 組裝電腦的步驟 /8
1.3.3 該花多少錢購買電腦 /9
1.3.4 購買電腦的注意事項 /10
1.4 課堂練習 /10
1.5 課后答疑 /11
第2章 選購電腦硬件
2.1 選購CPU /14
2.1.1 CPU的主要性能指標 /14
2.1.2 了解CPU的品牌 /15
2.1.3 CPU的選購原則 /17
2.1.4 區(qū)分散裝和盒裝CPU /17
2.2 選購主板 /18
2.2.1 選擇合適的主板芯片組 /18
2.2.2 主板的用料和做工 /19
2.2.3 考慮主板的擴展能力 /20
2.2.4 了解主板的品牌 /21
2.3 選購內存 /21
2.3.1 了解內存的分類 /21
2.3.2 主流內存的容量 /22
2.3.3 認識內存的數據帶寬 /23
2.3.4 檢查內存的質量 /23
2.3.5 了解內存的品牌 /24
2.4 選購硬盤 /24
2.4.1 主流硬盤的容量 /24
2.4.2 硬盤的數據緩存 /25
2.4.3 硬盤的轉速 /25
2.4.4 硬盤的接口類型 /25
2.4.5 了解硬盤的品牌 /26
2.4.6 固態(tài)硬盤 /27
2.5 選購顯卡 /28
2.5.1 了解顯卡的分類 /28
2.5.2 選擇合適的顯示芯片 /29
2.5.3 認識顯存 /30
2.5.4 認識顯卡的數據輸出
接口 /30
2.5.5 顯卡的用料和做工 /31
2.5.6 了解顯卡的品牌 /32
2.5.7 顯卡的選購原則 /33
2.6 選購顯示器 /33
2.6.1 顯示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33
2.6.2 顯示器的選購要點 /34
2.7 其他設備的選購技巧 /35
2.7.1 光驅的選購技巧 /35
2.7.2 聲卡的選購技巧 /37
2.7.3 音箱的選購技巧 /37
2.7.4 機箱的選購技巧 /40
2.7.5 電源的選購技巧 /42
2.7.6 鍵盤的選購技巧 /44
2.7.7 鼠標的選購技巧 /46
2.8 課堂練習 /47
2.9 課后答疑 /47
第3章 電腦組裝實戰(zhàn)
3.1 組裝前的準備 /50
3.1.1 準備組裝工具 /50
3.1.2 準備輔助物品 /51
3.1.3 裝機注意事項 /52
3.1.4 了解電腦的組裝流程 /52
3.2 安裝主機硬件 /53
3.2.1 安裝電源 /53
3.2.2 安裝CPU及散熱器 /54
3.2.3 安裝內存 /58
3.2.4 安裝主板 /58
3.2.5 安裝顯卡等板卡 /60
3.2.6 安裝光驅 /61
3.2.7 安裝硬盤 /62
3.2.8 連接機箱信號線 /64
3.2.9 完成組裝 /65
3.3 連接外部設備 /66
3.3.1 連接顯示器 /66
3.3.2 連接鍵盤與鼠標 /67
3.3.3 連接音箱 /67
3.4 開機測試 /68
3.5 課堂練習 /69
3.6 課后答疑 /70
第4章 安裝操作系統
4.1 對新硬盤進行分區(qū) /72
4.2.1 認識主分區(qū)、擴展分區(qū)、邏輯分區(qū) /72
4.2.2 常見的磁盤分區(qū)格式 /73
4.2.3 關于硬盤分區(qū)的幾點建議 /73
4.2.4 使用Partition Magic進行硬盤分區(qū) /75
4.2 安裝操作系統 /79
4.2.1 安裝Windows 7操作系統 /79
4.2.2 安裝Windows 10操作
系統 /83
4.2.3 使用U盤安裝操作系統 /86
4.2.4 制作Windows PE啟動U盤 /88
4.3 課堂練習 /89
4.4 課后答疑 /89
第5章 建立網絡連接
5.1 單機網絡連接 /92
5.2.1 開通ADSL上網服務 /92
5.2.2 自己動手連接ADSL Modem /92
5.2 無線網絡連接 /94
5.2.1 連接無線路由器 /94
5.2.2 配置無線路由器 /95
5.2.3 查看連接狀態(tài) /96
5.2.4 連接無線設備 /97
5.3 局域網資源共享 /98
5.3.1 開啟網絡發(fā)現功能 /98
5.3.2 開啟相關共享功能 /99
5.3.3 使用任意文件夾共享 /100
5.3.4 使用公用文件夾共享 /101
5.3.5 訪問局域網中的共享資源 /101
5.3.6 為共享資源設置訪問密碼 /102
5.4 課堂練習 /102
5.5 課后答疑 /103
第6章 驅動程序安裝與系統個性化設置
6.1 安裝驅動程序 /106
6.1.1 什么時候需要安裝驅動程序 /106
6.1.2 了解驅動程序的安裝順序 /106
6.1.3 查看未被識別的硬件設備 /107
6.1.4 如何獲取硬件驅動程序 /107
6.1.5 手動安裝驅動程序 /108
6.1.6 使用第三方軟件自動安裝驅動程序 /110
6.2 系統個性化設置 /111
6.2.1 更改屏幕分辨率 /111
6.2.2 為桌面更換背景圖片 /112
6.2.3 更改系統主題色 /113
6.2.4 設置屏幕保護程序 /113
6.2.5 更改系統主題 /114
6.2.6 設置系統時間和日期 /114
6.2.7 更改系統字體大小 /115
6.2.8 安裝新字體 /115
6.2.9 設置電源配置方案 /116
6.2.10 設置文件與文件夾 /117
6.3 軟件安裝與卸載 /119
6.3.1 如何安裝軟件 /119
6.3.2 安裝時的注意事項 /120
6.3.3 卸載應用軟件 /121
6.4 課堂練習 /122
6.5 課后答疑 /122
第7章 系統日常維護
7.1 系統資源監(jiān)視與管理 /125
7.1.1 用任務管理器管理進程 /125
7.1.2 提升程序的運行速度 /125
7.1.3 查看CPU和內存使用情況 /126
7.1.4 管理Windows啟動加載項 /127
7.1.5 管理系統日志 /127
7.2 電腦日常維護 /130
7.2.1 良好的使用習慣 /130
7.2.2 電腦硬件的日常維護 /131
7.2.3 清理系統中的垃圾文件 /132
7.2.4 對磁盤碎片進行整理 /133
7.2.5 檢查并修復磁盤錯誤 /134
7.2.6 格式化磁盤分區(qū) /135
7.3 課堂練習 /136
7.4 課后答疑 /137
第8章 數據備份與還原
8.1 操作系統備份與還原 /139
8.1.1 選擇備份系統的時機 /139
8.1.2 使用Ghost備份操作系統 /139
8.1.3 使用Ghost還原操作系統 /141
8.1.4 使用“一鍵Ghost”備份操作系統 /142
8.1.5 使用“一鍵Ghost”還原操作系統 /144
8.2 用戶數據備份與還原 /145
8.2.1 轉移用戶文件夾 /145
8.2.2 備份和移動IE收藏夾 /146
8.2.3 備份還原QQ聊天記錄 /147
8.3 找回丟失的文件 /149
8.3.1 數據恢復相關知識 /149
8.3.2 用EasyRecovery恢復被誤刪除的數據 /150
8.3.3 恢復被格式化的文件 /151
8.3.4 恢復損壞分區(qū)中的文件 /152
8.3.5 修復損壞的Office文檔 /153
8.4 課堂練習 /154
8.5 課后答疑 /155
第9章 電腦病毒與木馬查殺
9.1 查殺電腦病毒 /157
9.1.1 認識電腦病毒 /157
9.1.2 使用金山毒霸全盤殺毒 /158
9.1.3 使用金山毒霸自定義殺毒 /159
9.2 查殺電腦木馬 /160
9.2.1 查殺流行木馬 /160
9.2.2 清理惡意軟件 /161
9.2.3 修復安全漏洞 /162
9.3 其他安全小工具 /162
9.3.1 使用360急救箱刪除桌面“頑固”圖標 /163
9.3.2 使用金山衛(wèi)士查殺電腦中的木馬 /163
9.3.3 使用IE修復專家修復IE瀏覽器 /164
9.4 課堂練習 /165
9.5 課后答疑 /165
第10章 系統安全設置與優(yōu)化
10.1 系統安全設置 /168
10.1.1 禁用存在安全隱患的賬戶 /168
10.1.2 開啟Administrator賬戶 /169
10.1.3 為系統用戶設置密碼 /169
10.1.4 創(chuàng)建密碼重置盤 /170
10.1.5 關閉系統的默認共享 /172
10.1.6 禁止他人遠程修改注冊表 /174
10.1.7 禁用/啟用用戶賬戶控制(UAC) /175
10.2 數據安全保護 /176
10.2.1 使用加密軟件為文件夾加密 /176
10.2.2 加密WinRAR壓縮文件 /178
10.2.3 為Word文檔設置打開密碼 /179
10.2.4 為Excel文檔設置修改密碼 /179
10.2.5 為Foxmail郵件賬戶
加密 /180
10.2.6 刪除QQ記錄 /181
10.2.7 徹底刪除重要文件 /182
10.3 操作系統優(yōu)化 /184
10.3.1 更改虛擬內存,釋放系統盤空間 /184
10.3.2 關閉多余的視覺效果 /185
10.3.3 禁用不必要的系統服務 /186
10.3.4 清除Internet臨時文件/188
10.3.5 使用電腦管家優(yōu)化操作系統 /188
10.4 課堂練習 /190
10.5 課后答疑 /190
第11章 硬件性能測試
11.1 硬件性能測試工具 /193
11.1.1 使用CPU-Z查看CPU的性能 /193
11.1.2 使用Super π測試CPU的運算性能 /194
11.1.3 使用GPU-Z查看GPU的性能參數 /195
11.1.4 使用3DMark測試顯卡性能 /195
11.1.5 使用MemTest測試內存的可靠性 /196
11.1.6 利用HD Tach測試硬盤性能 /197
11.1.7 測試光驅的讀寫性能 /198
11.1.8 測試LCD顯示器的性能 /199
11.1.9 用Everest查看硬件信息 /201
11.2 使用魯大師管理電腦硬件 /203
11.2.1 使用魯大師辨別硬件真?zhèn)?/203
11.2.2 使用魯大師查看硬件溫度 /204
11.2.3 測試電腦綜合性能 /205
11.2.4 計算電腦功耗 /205
11.3 課堂練習 /206
11.4 課后答疑 /207
第12章 電腦故障的判斷與排除方法
12.1 認識電腦故障 /209
12.1.1 電腦故障的分類 /209
12.1.2 電腦故障產生的原因 /209
12.1.3 常用硬件故障產生的原因 /211
12.2 電腦故障的排除方法 /214
12.2.1 電腦故障的識別原則 /214
12.2.2 硬件故障的排除方法 /215
12.2.3 軟件故障的排除方法 /217
12.3 課后答疑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