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家庭與辦公軟件MongoDB大數據處理權威指南(第3版)

MongoDB大數據處理權威指南(第3版)

MongoDB大數據處理權威指南(第3版)

定 價:¥49.80

作 者: [美] David Hows,Peter Membrey,Eelco Plugge,Tim Hawkins 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大數據應用與技術叢書
標 簽: 計算機/網絡 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 數據庫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2463870 出版時間: 2017-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04 字數:  

內容簡介

  《MongoDB大數據處理*指南(第3版)》針對MongoDB 3做了精細更新,呈現MongoDB的所有*新特性,涵蓋2.2版引入的聚集框架、2.4版引入的哈希索引以及3.2版本的WiredTiger,還新納入Node.js和Python。MongoDB是*流行的“大數據”NoSQL數據庫技術,目前仍在蓬勃發(fā)展。來自10gen的David Hows以及經驗豐富的Peter Membrey和Eelco Plugge等MongoDB專家聯(lián)袂撰寫本書,在書中分享他們的寶貴專業(yè)知識和經驗,向讀者呈現成長為一名MongoDB專家需要了解的所有知識。主要內容● 在所有主流服務器平臺上搭建MongoDB,包括Windows、Linux、OS X和云平臺(如Rackspace、Azure和* EC2)● 使用GirdFS和新的聚集框架● 使用非SQL命令處理數據● 使用Node.js和Python編寫應用● 優(yōu)化MongoDB● 精通掌握MongoDB管理方面的知識,包括復制、復制標簽和標簽分片

作者簡介

  Peter Membrey,是一位特許IT研究員,他擁有15年使用Linux和開源解決方案解決現實問題的經驗。從17歲起他就是一位紅帽認證工程師,也有幸在Red Hat工作過,并撰寫了幾本與開源解決方案相關的書籍。他擁有利物浦大學的信息安全碩士學位,目前是香港理工大學的博士生,他的研究方向包括時間同步、云計算、大數據和安全。他與自己賢惠的妻子Sara和兒子Kaydyn一起居住在香港。Eelco Plugge,是一個工作和生活在荷蘭的技術人員。目前是移動設備管理行業(yè)的工程師,他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分析日志、配置和錯誤上,他之前是McAfee的一位數據加密專家,完成一些IT/系統(tǒng)工程工作。Eelco撰寫了不少有關MongoDB和負載平衡的書,這位技術攻關人員對與IT安全相關的主題很有興趣,與IT安全中的MSc相互補充。Eelco是兩個孩子的父親,閑暇時會離開電腦屏幕,偶爾看書。他感興趣的事情有科學和自然方面的奇聞趣事、外匯交易(外匯)、編程、安全性和壽司。Tim Hawkins,曾在1993年創(chuàng)建了世界上*個在線分類廣告門戶網站loot.com,之后負責管理雅虎歐盟的許多非媒體屬性產品,例如搜索、本地搜索、郵件、消息和社交網絡。他目前正在管理美國主要電子零售商的一個大型離岸團隊,負責開發(fā)和部署下一代電子商務應用。他喜歡禮帽,討厭復雜性。

圖書目錄

第1章 MongoDB簡介 1
1.1 了解MongoDB哲學 1
1.1.1 使用正確的工具處理正確的工作 1
1.1.2 天然缺少對事務的支持 3
1.1.3 JSON和MongoDB 3
1.1.4 采用非關系方式 5
1.1.5 選擇性能還是特性 6
1.1.6 在任何地方均可運行數據庫 6
1.2 將所有組合在一起 7
1.2.1 生成或創(chuàng)建鍵 7
1.2.2 使用鍵和值 8
1.2.3 實現集合 8
1.2.4 了解數據庫 9
1.3 了解特性列表 9
1.3.1 WiredTiger 9
1.3.2 使用面向文檔存儲(BSON) 9
1.3.3 支持動態(tài)查詢 10
1.3.4 為文檔創(chuàng)建索引 11
1.3.5 使用地理空間索引 11
1.3.6 分析查詢 11
1.3.7 就地更新信息(僅用于內存映射
的數據庫) 12
1.3.8 存儲二進制數據 12
1.3.9 復制數據 12
1.3.10 實施分片 13
1.3.11 使用map和reduce函數 13
1.3.12 聚集框架 14
1.4 獲取幫助 14
1.4.1 訪問網站 14
1.4.2 剪切和粘貼MongoDB代碼 14
1.4.3 在Google小組中尋找解決方案 14
1.4.4 在Stack Overflow中尋找解
決方案 14
1.4.5 利用JIRA跟蹤系統(tǒng) 15
1.4.6 與MongoDB開發(fā)者溝通 15
1.5 小結 15
第2章 安裝MongoDB 17
2.1 選擇版本 17
2.2 在系統(tǒng)中安裝MongoDB 18
2.2.1 在Linux中安裝MongoDB 18
2.2.2 在Windows中安裝MongoDB 19
2.3 運行MongoDB 20
2.3.1 先決條件 20
2.3.2 研究安裝目錄布局 20
2.3.3 使用MongoDB shell 21
2.4 添加額外的驅動 22
2.4.1 安裝PHP驅動 22
2.4.2 確認PHP安裝正確 25
2.4.3 安裝Python驅動 27
2.4.4 確認PyMongo安裝正確 28
2.5 小結 29
第3章 數據模型 31
3.1 設計數據庫 31
3.1.1 集合的更多細節(jié) 32
3.1.2 使用文檔 33
3.1.3 在文檔中內嵌或引用信息 34
3.1.4 創(chuàng)建_id字段 35
3.2 構建索引 36
3.3 使用地理空間索引 36
3.4 可插拔的存儲引擎 41
3.5 在真實世界中使用MongoDB 42
3.6 小結 42
第4章 使用數據 43
4.1 瀏覽數據庫 43
4.2 在集合中插入數據 44
4.3 查詢數據 45
4.3.1 使用點號 47
4.3.2 使用函數sort、limit和skip 48
4.3.3 使用固定集合、自然順
序和$natural 48
4.3.4 獲取單個文檔 50
4.3.5 使用聚集命令 50
4.3.6 使用條件操作符 52
4.3.7 使用正則表達式 59
4.4 更新數據 60
4.4.1 使用update()更新 60
4.4.2 使用save()命令實現upsert 60
4.4.3 自動更新信息 61
4.4.4 從數組中刪除元素 64
4.4.5 指定匹配數組的位置 65
4.4.6 原子操作 65
4.4.7 以原子方式修改和返回文檔 67
4.5 批處理數據 67
4.5.1 執(zhí)行批處理 68
4.5.2 評估輸出 69
4.6 重命名集合 70
4.7 刪除數據 70
4.8 引用數據庫 71
4.8.1 手動引用數據 71
4.8.2 使用DBRef引用數據 72
4.9 使用與索引相關的函數 74
4.10 小結 77
第5章 GridFS 79
5.1 背景 79
5.2 使用GridFS 80
5.3 開始使用命令行工具 80
5.3.1 使用_id鍵 81
5.3.2 使用文件名 81
5.3.3 文件的長度 82
5.3.4 使用塊大小 82
5.3.5 跟蹤上傳日期 82
5.3.6 生成文件的哈希值 83
5.4 查看MongoDB中的數據 83
5.4.1 使用搜索命令 84
5.4.2 刪除 84
5.4.3 從MongoDB中獲取文件 85
5.4.4 mongofiles命令小結 85
5.5 使用Python 85
5.5.1 連接數據庫 86
5.5.2 訪問單詞 87
5.6 在MongoDB中添加文件 87
5.7 從GridFS中讀取文件 87
5.8 刪除文件 88
5.9 小結 88
第6章 PHP和MongoDB 89
6.1 比較MongoDB和PHP中
的文檔 89
6.2 MongoDB類 90
6.2.1 連接和斷開連接 91
6.2.2 插入數據 92
6.3 查詢數據 94
6.3.1 返回單個文檔 94
6.3.2 列出所有文檔 95
6.4 使用查詢操作符 96
6.4.1 查詢特定信息 96
6.4.2 排序、限制和忽略數據項 97
6.4.3 統(tǒng)計匹配結果的數目 98
6.4.4 使用聚集框架對數組分組 98
6.4.5 使用hint()函數指定索引 99
6.4.6 使用條件操作符重新定義查詢 100
6.4.7 判斷某個字段是否有值 105
6.4.8 正則表達式 106
6.5 使用PHP修改數據 106
6.5.1 使用update()函數更新數據 107
6.5.2 節(jié)省更新操作的時間 108
6.5.3 使用save()函數更新數據 114
6.5.4 以原子方式修改文檔 115
6.6 批處理數據 116
6.6.1 執(zhí)行批處理 117
6.6.2 評估輸出 118
6.7 刪除數據 118
6.8 DBRef 120
6.9 GridFS和PHP驅動 122
6.9.1 存儲文件 122
6.9.2 在已存儲的文件中添加
元數據 123
6.9.3 獲取文件 123
6.9.4 刪除數據 124
6.10 小結 124
第7章 Python和MongoDB 125
7.1 在Python中使用文檔 125
7.2 使用PyMongo模塊 126
7.3 連接和斷開 126
7.4 插入數據 126
7.5 搜索數據 128
7.5.1 搜索單個文檔 128
7.5.2 搜索多個文檔 129
7.5.3 使用點操作符 129
7.5.4 返回字段 130
7.5.5 使用sort()、limit()和skip()簡化
查詢 130
7.5.6 聚集查詢 132
7.5.7 使用hint()指定索引 134
7.5.8 使用條件操作符重定義查詢 135
7.5.9 使用正則表達式執(zhí)行搜索 140
7.6 修改數據 140
7.6.1 更新數據 141
7.6.2 修改操作符 141
7.6.3 用replace_one()替代文檔 145
7.6.4 以原子方式修改文檔 146
7.6.5 使用參數 146
7.7 批處理數據 147
7.8 刪除數據 148
7.9 在兩個文檔之間創(chuàng)建鏈接 149
7.10 小結 152
第8章 高級查詢 153
8.1 文本搜索 153
8.1.1 文本搜索的代價和限制 154
8.1.2 使用文本搜索 154
8.1.3 其他語言中的文本索引 158
8.1.4 文本索引的復合索引 159
8.2 聚集框架 160
8.2.1 $group 161
8.2.2 $limit 163
8.2.3 $match 164
8.2.4 $sort 165
8.2.5 $unwind 166
8.2.6 $skip 168
8.2.7 $out 169
8.2.8 $lookup 170
8.3 MapReduce 171
8.3.1 MapReduce的工作方式 171
8.3.2 設置測試文檔 172
8.3.3 使用map函數 172
8.3.4 高級MapReduce 174
8.3.5 調試MapReduce 176
8.4 小結 177
第9章 數據庫管理 179
9.1 使用管理工具 179
9.1.1 mongo——MongoDB控制臺 179
9.1.2 使用第三方管理工具 180
9.2 備份MongoDB服務器 180
9.2.1 創(chuàng)建*個備份 180
9.2.2 備份單個數據庫 182
9.2.3 備份單個集合 182
9.3 深入學習備份 183
9.4 恢復單個數據庫或集合 183
9.4.1 恢復單個數據庫 184
9.4.2 恢復單個集合 184
9.5 自動備份 185
9.5.1 使用本地數據存儲 185
9.5.2 使用遠端數據存儲(基于云) 187
9.6 備份大數據庫 188
9.6.1 使用隱藏的輔助服務器
備份數據 188
9.6.2 使用日志文件系統(tǒng)創(chuàng)建快照 188
9.6.3 使用卷管理器時的磁盤布局 190
9.7 將數據導入MongoDB 191
9.8 從MongoDB導出數據 192
9.9 通過限制對MongoDB服務器
的訪問保護數據安全 193
9.10 使用身份驗證保護服務器 193
9.10.1 添加admin用戶 193
9.10.2 啟用身份驗證 194
9.10.3 在mongo控制臺中執(zhí)行
身份驗證 194
9.10.4 MongoDB用戶角色 196
9.10.5 修改用戶憑據 197
9.10.6 添加只讀用戶 198
9.10.7 刪除用戶 198
9.10.8 在PHP應用中進行連接
身份驗證 198
9.11 管理服務器 199
9.11.1 啟動服務器 199
9.11.2 獲得服務器版本 201
9.11.3 獲得服務器狀態(tài) 201
9.11.4 關閉服務器 203
9.12 使用MongoDB日志文件 204
9.13 驗證和修復數據 204
9.13.1 修復服務器 205
9.13.2 驗證單個集合 205
9.13.3 修復集合驗證錯誤 206
9.13.4 修復集合的數據文件 207
9.13.5 壓縮集合的數據文件 207
9.14 升級MongoDB 208
9.15 監(jiān)控MongoDB 208
9.16 使用MongoDB云管理器 209
9.17 小結 210
第10章 優(yōu)化 211
10.1 優(yōu)化服務器硬件以提高性能 211
10.2 理解MongoDB的存儲引擎 211
10.3 了解MMAPv1中MongoDB
使用內存的方式 212
10.4 理解WiredTiger下MongoDB
的內存使用方式 212
10.4.1 WiredTiger中的壓縮 213
10.4.2 選擇正確的數據庫服務
器硬件 213
10.5 評估查詢性能 214
10.5.1 MongoDB分析器 214
10.5.2 使用explain()分析特定的
查詢 217
10.5.3 使用分析器和explain()優(yōu)化
查詢 219
10.6 管理索引 224
10.6.1 顯示索引 224
10.6.2 創(chuàng)建簡單的索引 225
10.6.3 創(chuàng)建復合索引 226
10.7 Jesse Jiryu Davis的三步
混合索引 226
10.7.1 設置 227
10.7.2 范圍查詢 227
10.7.3 相等和范圍查詢 228
10.7.4 題外話:MongoDB選擇
索引的方式 230
10.7.5 相等、范圍查詢和排序 231
10.7.6 *后的方法 233
10.8 指定索引選項 234
10.8.1 使用{background: true}在
后臺創(chuàng)建索引 234
10.8.2 使用{unique: true}創(chuàng)建*
鍵索引 234
10.8.3 使用{sparse: true}創(chuàng)建
稀疏索引 235
10.8.4 創(chuàng)建部分索引 235
10.8.5 TTL索引 235
10.8.6 文本索引 236
10.8.7 刪除索引 236
10.8.8 重建集合索引 237
10.9 通過hint()強制使用特定
的索引 237
10.10 使用索引過濾器 238
10.11 優(yōu)化小對象的存儲 240
10.12 小結 241
第11章 復制 243
11.1 MongoDB復制的目標 243
11.1.1 改善可擴展性 243
11.1.2 改善持久性/可靠性 244
11.1.3 提供隔離性 244
11.2 復制基礎 244
11.2.1 主服務器的定義 245
11.2.2 輔助服務器的定義 245
11.2.3 仲裁服務器的定義 246
11.3 深入學習oplog 246
11.4 實現復制集 247
11.4.1 創(chuàng)建復制集 248
11.4.2 啟動復制集成員 249
11.4.3 向復制集中添加服務器 250
11.4.4 添加仲裁服務器 255
11.4.5 復制集鏈 256
11.4.6 管理復制集 256
11.4.7 為復制集成員配置選項 261
11.4.8 從應用連接到復制集 262
11.5 讀顧慮 266
11.6 小結 266
第12章 分片 267
12.1 了解分片的需求 267
12.2 對數據進行水平和垂直分區(qū) 268
12.2.1 對數據進行垂直分區(qū) 268
12.2.2 對數據進行水平分區(qū) 268
12.3 分析一個簡單的分片場景 269
12.4 使用MongoDB實現分片 270
12.4.1 創(chuàng)建分片設置 271
12.4.2 確定連接的方式 277
12.4.3 列出分片服務器的狀態(tài) 278
12.4.4 使用復制集實現分片 279
12.5 均衡器 279
12.6 哈希片鍵 281
12.7 標簽分片 282
12.8 添加更多配置服務器 284
12.9 小結 28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