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原為君主廣諮博采的主要工具,臣工凡有聞見,無論公私事件,俱應據實奏聞,以便君主集思廣益,督撫提鎮(zhèn)司道等員,彼此不能相商,各報各的,其內容較例行本章翔實可信,所有不便形諸本章的機密事項,或與朝廷體統(tǒng)攸關的事情,或有興革更張之請等,俱在折奏之列,而且奏折因有君主的朱批,更增加其價值。因此,就奏折的性質而言,其重要性,遠在題本之上。其次就宮中檔奏折原件,或辦理軍機處奏折錄副的史料來源而言,雖有不少廷臣的奏折,但其主要來源是來自直省外任官員,所以奏折對地方事件報導極詳,含有非常豐富以及價值頗高的地方史料,包括吏治、社會、經濟、文化及中外關系各方面,研究有清一代的的歷史,奏折提供了豐富的史料?!肚宄嗾壑贫?明清史學術文庫》原屬刊行于20世紀70年代的臺北故宮博物院甲種叢刊。作者莊吉發(fā),多年來致力于清朝奏折制度與沿革方面的研究,且能夠以滿語為手段,分析研究大量第一手檔案,取得了相當的成果,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