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土力學、地基基礎工程結構力學

結構力學

結構力學

定 價:¥35.00

作 者: 張連英,戴麗 編
出版社: 中南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力學 自然科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48726517 出版時間: 2016-12-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張連英、戴麗編*的《結構力學》在編寫過程中 ,根據(jù)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特點和應用型院校對結構力 學的教學要求,遵循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特點, 從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對結構力學的內(nèi)容進行 了精簡,使教材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和適合應用型教 育的特色。本書強調(diào)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 ,重視宏觀分析,降低計算難度,突出工程應用。本 書插圖力求清晰、規(guī)范、美觀。所有插圖均使用 AutoCAD精心繪制,然后轉成1200線的TIF圖插入正文 中。敘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并配有相應的習題及 答案,便于教師授課和學生自學。

作者簡介

暫缺《結構力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結構力學的研究對象和內(nèi)容 1.1.1 結構的概念及其分類 1.1.2 結構力學的研究對象 1.1.3 結構力學的研究內(nèi)容 1.2 結構的計算簡圖 1.2.1 體系的簡化 1.2.2 桿件的簡化 1.2.3 結點的簡化 1.2.4 支座的簡化 1.2.5 荷載的簡化 1.2.6 結構計算簡圖簡化實例 1.3 桿件結構的分類 1.4 荷載的分類 1.4.1 按荷載作用的范圍分類 1.4.2 按荷載作用的時間分類 1.4.3 按荷載作用的性質分類第2章 平面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 2.1 幾何不變體系和幾何可變體系 2.2 幾何組成分析的相關概念 2.2.1 剛片 2.2.2 自由度 2.2.3 約束 2.3 幾何不變體系的基本組成規(guī)則及應用 2.3.1 幾何不變體系的基本組成規(guī)則 2.3.2 瞬變體系 2.3.3 基本組成規(guī)則的應用 2.4 平面體系的計算自由度 2.4.1 體系自由度 2.4.2 平面體系的計算自由度 2.5 靜定結構和超靜定結構 2.5.1 靜定結構和超靜定結構的概念 2.5.2 幾何組成和靜定性的關系第3章 靜定梁和靜定剛架的內(nèi)力計算 3.1 靜定梁 3.1.1 單跨靜定梁的內(nèi)力 3.1.2 內(nèi)力方程和內(nèi)力圖 3.1.3 用疊加法作剪力圖和彎矩圖 3.1.4 斜梁的內(nèi)力 3.1.5 多跨靜定梁的內(nèi)力 3.2 靜定平面剛架 3.2.1 靜定平面剛架的概念及分類 3.2.2 靜定平面剛架的支座反力計算 3.2.3 靜定平面剛架的內(nèi)力及內(nèi)力圖第4章 三鉸拱的內(nèi)力計算 4.1 拱的概念及分類 4.2 三鉸拱的支座反力計算 4.3 三鉸拱的內(nèi)力計算及內(nèi)力圖 4.4 三鉸拱的合理軸線第5章 桁架和組合結構的內(nèi)力計算 5.1 桁架的組成和特點 5.2 桁架的內(nèi)力計算 5.2.1 結點法 5.2.2 截面法 5.2.3 結點法與截面法的聯(lián)合應用 5.2.4 常用梁式桁架的比較 5.3 組合結構的計算 5.4 靜定結構的基本特性第6章 靜定結構的影響線 6.1 影響線的概念 6.2 靜力法作梁的影響線 6.2.1 簡支梁的影響線 6.2.2 伸臂梁的影響線 6.2.3 靜力法作多跨靜定梁的影響線 6.2.4 內(nèi)力影響線與內(nèi)力圖的比較 6.3 間接荷載作用下梁的影響線 6.4 靜力法作桁架的影響線 6.4.1 力矩法 6.4.2 投影法 6.4.3 結點法 6.5 機動法作梁的影響線 6.5.1 機動法作影響線的原理和步驟 6.5.2 機動法作簡支梁的影響線 6.5.3 機動法作靜定多跨梁的影響線 6.6 影響線的應用 6.6.1 計算影響量值 6.6.2 最不利荷載位置 6.7 鐵路和公路的標準荷載制及換算荷載 6.7.1 鐵路和公路的標準荷載制 6.7.2 換算荷載 6.8 簡支梁的內(nèi)力包絡圖和絕對最大彎矩 6.8.1 簡支梁的包絡圖 6.8.2 簡支梁的絕對最大彎矩第7章 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 7.1 概述 7.2 虛功和虛功原理 7.2.1 實功與虛功 7.2.2 廣義力與廣義位移 7.2.3 變形體的虛功原理 7.3 位移計算的一般公式和單位荷載法 7.3.1 位移計算的一般公式 7.3.2 單位荷載法 7.3.3 積分法求位移 7.3.4 荷載作用下位移計算舉例 7.4 圖乘法 7.4.1 圖乘法的位移計算公式 7.4.2 用圖乘法計算靜定梁和靜定剛架的位移 7.5 溫度改變和支座移動時的位移計算 7.5.1 溫度改變時的位移計算 7.5.2 支座移動時的位移計算 7.6 線彈性體的互等定理 7.6.1 功的互等定理 7.6.2 位移互等定理 7.6.3 反力互等定理第8章 力 法 8.1 超靜定結構的組成和超靜定次數(shù) 8.1.1 超靜定結構的組成 8.1.2 結構超靜定次數(shù)的確定 8.2 力法的基本含義和典型方程 8.2.1 力法的基本含義 8.2.2 力法的典型方程 8.3 用力法計算超靜定結構 8.3.1 用力法求解超靜定梁 8.3.2 用力法求解超靜定剛架和排架的彎矩圖 8.3.3 超靜定桁架和組合結構的計算 8.4 結構對稱性的利用 8.4.1 選取對稱的基本體系 8.4.2 未知力分組及荷載分組 8.5 溫度改變和支座移動時超靜定結構的計算 8.5.1 溫度改變 8.5.2 支座移動 8.6 超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第9章 位移法 9.1 位移法概述 9.1.1 力法和位移法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9.1.2 位移法的基本思路 9.2 等截面單跨超靜定梁的桿端內(nèi)力 9.2.1 桿端力與桿端位移的正負規(guī)定 9.2.2 荷載作用下等截面單跨超靜定梁的桿端力 9.2.3 桿端單位位移引起的單跨超靜定梁的桿端內(nèi)力 9.3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9.4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結構 9.4.1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 9.4.2 位移法的基本結構 9.5 位移法典型方程及計算步驟 9.5.1 位移法典型方程 9.5.2 位移法計算步驟 9.6 用位移法計算超靜定結構 9.6.1 無側移剛架的計算 9.6.2 有側移剛架的計算 9.6.3 對稱結構的計算 9.7 支座移動和溫度變化時的位移法計算 9.7.1 支座移動時的計算 9.7.2 溫度變化時的計算 9.8 超靜定結構的特性第10章 漸近法 10.1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10.1.1 轉動剛度、傳遞系數(shù)和分配系數(shù)的概念 10.1.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10.2 用力矩分配法計算連續(xù)梁和無側移剛架 10.2.1 用力矩分配法計算連續(xù)梁 10.2.2 用力矩分配法計算無側移剛架 10.3 無剪力分配法 10.3.1 概述 10.3.2 無剪力分配法簡述 10.4 超靜定結構的特性及計算的基本方法 10.4.1 超靜定結構的特性 10.4.2 計算超靜定結構的基本方法 10.4.3 超靜定結構中計算方法的合理選擇 10.4.4 超靜定結構的變形曲線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