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陟彼景山:十一位中外學者訪談錄

陟彼景山:十一位中外學者訪談錄

陟彼景山:十一位中外學者訪談錄

定 價:¥36.00

作 者: 戴燕 主編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1121711 出版時間: 2017-01-01 包裝:
開本: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一代有一代之學術、一代有一代之思想。通過戴燕教授對何兆武、李學勤、章培恒、王水照、裘錫圭等十一位從抗戰(zhàn)到當下的老一輩中外學人的訪談,使我們了解了那個即將過去的時代中發(fā)生過的歷史,以及那一代歷史中的學人的思考與抉擇——他們的政治關懷和學術理想是什么?在巨大的社會變動中,他們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各自的專業(yè)領域,他們又是如何思考歷史與未來,如何承上啟下的?一個個學者,體現了一代的學術、思想的風氣。這些學者,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精神的脊梁,是學術文化的靈魂。鑒往知來,當今學人只有充分了解上一輩學人的學術及思想,才能承上啟下,繼往開來。在這個意義上說,本書也是前輩學者的學人心史。

作者簡介

  戴燕,1982年北京大學畢業(yè),198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先后任職于中華書局、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現為復旦大學教授。何兆武,1921年生于北京。1943年畢業(yè)于西南聯大歷史系,1946年西南聯大外文系研究生畢業(yè)。1956-1986年任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1986年起任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國思想發(fā)展史》、An lntellectual History of China,主要譯著有盧梭《社會契約論》、康德《歷史理性批判論集》、羅素《西方哲學史》、柯林伍德《歷史的觀念》等。李學勤,1933年生于北京。1951年就讀于清華大學哲學系,1952年到中國科學院考古所參加《殷墟文字綴合》的編纂工作,1954年轉入社科院歷史所,1991-1998年任歷史所所長,其間出任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2003年起任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現在領導清華簡的整理和出版。主要著作有《殷代地理簡論》《古文字學初階》《走出疑古時代》《中國青銅器概說》《重寫學術史》《三代文明研究》等,其中《東周與秦代文明》的英文本由哈佛大學教授張光直翻譯、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主編有《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等。章培恒,1934年生于浙江紹興。1954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中文系,留校任教,歷任中文系主任、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杰出教授,2011年去世。主要著作為《洪昇年譜》《獻疑集》《災棗集》《不京不海集》等,主編有《中國禁書大觀》《中國文學史》《玉臺新詠新論》等。王水照,1934年生于浙江余姚。196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隨即任職于社科院文學所,1978年起到復旦大學中文系任教,現為資深教授。主要著作有《唐宋文學論集》《宋代文學通論》《王水照蘇軾研究四種》《半肖居筆記》《王水照自選集》等,主編有《新宋學》《歷代文話》等。裘錫圭,1935年生于上海。1956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歷史系,1960年研究生結業(yè)后任教于北京大學中文系,2000年獲芝加哥大學授予人文學科名譽博士學位,2005年起任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中心資深教授。主要著作有《文字學概要》《古文字論集》《裘錫圭學術文集》六卷等,主編有《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等。朱維錚,1936年生于江蘇無錫。1960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歷史系,留校任教。2006年被德國漢堡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2012年去世。主要著作有《走出中世紀》《走出中世紀二集》《音調未定的傳統》《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微信舊夢錄》(合著)及《中國經學十講》等,主編有《中國近代學術名著叢書》等。陸谷孫,1940年生于浙江余姚。1962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外文系,1965年研究生畢業(yè)后,留校任教,復旦大學杰出教授,2016年去世。主要著作有《余墨集》《余墨集·二集》《莎士比亞研究十講》等,翻譯的主要作品有歐文·肖《幼獅》、阿瑟·黑利《錢商》、愛德華·李爾《胡謅詩集》、諾曼·麥克林恩《一江流過水悠悠》、王世襄《明式家具》等,主編有《英漢大詞典》《中華漢英大詞典(上)》等。張信剛,1940年生于遼寧沈陽。1962年畢業(yè)于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系,1964年獲美國斯坦福大學結構工程學碩士,1969年獲西北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學博士。先后任教于紐約州立大學、麥吉爾大學、南加州大學、匹茲堡大學,1990年任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創(chuàng)院院長,1996-2007年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主要著作有《從活字版到萬維網》《大中東行紀》《尼羅河畔隨想》等。興膳宏,1936年生于日本福岡縣福岡市。1961年畢業(yè)于京都大學,1966年博士課程修了,先后任教于愛知教育大學、名古屋大學、京都大學,曾為京都大學文學院長、京都國立博物館館長、財團法人東洋學會理事長,獲頒“日本學士院賞”,現為京都大學名譽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國的文學理論》、《文心雕龍譯注》、《隋書經籍志詳考》(合著)、《異域之眼:中國文化散策》、《杜甫:超越憂愁的詩人》等。川合康三,1948年生于日本靜岡縣浜松市。1971年畢業(yè)于京都大學,1976年博士課程中退,先后任教于東北大學、京都大學,現為國學院大學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國的自傳文學》、《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論集》、《隋書經籍志詳考》(合著)、《韓愈詩譯注》(合著)等。金文京,1952年生于日本東京。1974年畢業(yè)于慶應義塾大學,1979年京都大學博士課程修了,先后任職于慶應義塾大學、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曾為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所長,現為鶴見大學教授。主要著作有《花關索傳的研究》、《三國演義的世界》(合著)、《“至正條格”校注本》、《漢文和東亞:訓讀的文化圈》(獲“角川財團學藝賞”)等。

圖書目錄

序(戴燕)
何兆武  《上學記》之后
李學勤 “這輩子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
章培恒 述學兼憶師友
王水照 文學史談往
裘錫圭 古典學的重建
朱維錚 “國學”答問
陸谷孫 你這一生離不開它
張信剛 復興中華相期在明天
興膳宏、川合康三、金文京 歷史與現狀——漫談日本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