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輔教師用書大夏書系 中國經(jīng)典給教師的教育智慧

大夏書系 中國經(jīng)典給教師的教育智慧

大夏書系 中國經(jīng)典給教師的教育智慧

定 價:¥36.00

作 者: 劉建瓊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教師用書 中小學教輔

ISBN: 9787567558533 出版時間: 2016-11-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作為世界文明古國,我國古代經(jīng)典文獻量大質(zhì)優(yōu),堪稱哲理智慧的寶庫。本書著者獨具慧眼,瞄上“插上一根車轅都會長成一棵大樹”的沃土,理性追尋,培育出一個教育智慧的豐腴之秋——教育觀,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職業(yè)觀,全書從這五個方面呈現(xiàn)歷代經(jīng)典中的教育智慧。

作者簡介

  劉建瓊 特級教師,教授,研究生導師。湖南省教科院教育史志研究所所長、省教育廳史志辦常務副主任。兼任全國地方志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地方志學會副會長、湖南省學校史志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等學術(shù)職務。撰有《走在教書的路上——特級教師的修養(yǎng)與境界》《語文的境界與追求》《語文方法論》等專著11部,主編《教師應當知道的教育史常識》《走進新課程》《中高等職業(yè)院校語文教材(中央教科所組編)》等17部。在《中國教育報》《湖南社會科學》《中學語文教學》等幾十種報刊上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和隨筆170余篇。主持或參與國家、省級課題9項,其中6項獲部省級一、二、三等獎。 羅慧 研究員,湖南省教科院教育史志研究所副所長。撰有專著4部,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3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學前教育、科研管理、教育歷史。 譚小京 副研究員,湖南省教科院教育史志研究所綜合室主任。撰有專著2部,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1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歷史、科研管理、期刊編輯。

圖書目錄

第一章中國經(jīng)典之教育觀./.1 《論語·衛(wèi)靈公》——有教無類 / 3 《大學》——修身齊家 / 5 《荀子·儒效》 ——學至于行 / 7 《松滋縣學記》——教化所本 / 9 《漢書·董仲舒?zhèn)鳌?nbsp;——教化大務 / 11 《荀子·大略》 ——貴師重傅 / 13 《三字經(jīng)》——教育之道 / 15 《朱子語類》——古之圣王 / 17 《孟子·滕文公上》 ——教以人倫 / 19 《論語·季氏》 ——孔鯉過庭 / 21 《列女傳·母儀》 ——孟母三遷 / 23 《禮記·中庸》 ——博學篤行 / 25 《禮記·學記》 ——大學之道 / 27 《贈國子學正侯嘉璠弟》——胸無適主 / 29 《讀書之要》——循序漸進 / 31 《禮記·學記》 ——大學始教 / 33 《種樹郭橐駝傳》——順木之天 / 35 《莊子·內(nèi)篇 ·人間世》 ——道不欲雜 / 37 《孟子·盡心上》 ——善教民愛 / 39 《呂氏春秋·誣徒》 ——達師之教 / 41 《象山語錄·下》 ——凡欲為學 / 43 《白鹿洞書院揭示》——明理修身 / 45 《臨川先生文集·原教》 ——失本求文 / 47 《禮記·學記》 ——教學為先 / 49 《荀子·大略》 ——學非為仕 / 51 《尚書引義·說命中》 ——行先知后 / 53 《四存篇》——政事之本 / 55 《禮記·學記》 ——凡學之道 / 57 《中論·治學》 ——黃鐘之聲 / 59 《道德經(jīng)》——合抱之木 / 61 第二章中國經(jīng)典之教學觀 / 67 《論語·述而》 ——不憤不啟 / 69 《孟子·告子下》 ——不屑之教 / 71 《論語·先進》 ——因材施教 / 73 《孟子·盡心上》 ——所教者五 / 75 《禮記·學記》 ——大學之教 / 77 《論語·陽貨》 ——死書活教 / 79 《禮記·學記》 ——教學相長 / 81 《禮記·學記》 ——大學之法 / 83 《莊子·知北游》 ——不言之教 / 85 《禮記·學記》 ——今之教者 / 87 《禮記·學記》 ——善教繼志 / 89 《說苑·貴德》 ——春風風人 / 91 《荀子·勸學》 ——蓬生麻中 / 93 《禮記·學記》 ——進學之道 / 95 《莊子·內(nèi)篇 ·人世間》 ——心莫若和 / 97 《韓非子·喻老》 ——千里之堤 / 99 《呂氏春秋·用眾》 ——假長補短 / 101 《論語·學而》 ——德在文先 / 103 《禮記·學記》 ——君子善喻 / 105 《送陳秀才彤序》——讀書為學 / 107 《王陽明全集》——童子之情 / 109 《四書訓義》——以道相交 / 111 《論語·述而》 ——道德仁藝 / 113 《禮記·學記》 ——相觀而善 / 115 《孟子·盡心上》 ——登山小魯 / 117 《孟子·離婁上》 ——離婁之明 / 119 《禮記·學記》 ——學者四失 / 121 《白虎通義·情性》 ——見微知著 / 123 《詩經(jīng)·小雅 ·采芑》 ——陳師鞠旅 / 125 第三章中國經(jīng)典之教師觀 / 131 《師說》——傳道授業(yè) / 133 《文心雕龍·宗經(jīng)》 ——韋編三絕 / 135 《莊子·秋水》 ——大方之家 / 137 《尚書·泰誓》 ——天降下民 / 139 《禮記·學記》 ——古之學者 / 141 《禮記·學記》 ——大德不官 / 143 《馬說》——世有伯樂 / 145 《禮記·學記》 ——擇師之道 / 147 《春秋繁露·玉杯》 ——善為師者 / 149 《荀子·致士》 ——師術(shù)有四 / 151 《答嚴厚輿秀才論為師道書》——交以為師 / 153 《禮記·學記》 ——記問之學 / 155 《論衡·超奇》 ——博聞強識 / 157 《論語·子路》 ——身正令行 / 159 《呂氏春秋·誣徒》 ——善教章明 / 161 《姜齋文集》——恒于教事 / 163 《陋室銘》——山不在高 / 165 《處世懸鏡》——勝人勝己 / 167 《禮記·中庸》 ——果能此道 / 169 《四書訓義》——窮理格物 / 171 《世說新語·賢媛》 ——剪發(fā)待賓 / 173 《師說》——非師不約 / 175 《李覯集·廣潛書》 ——教本在師 / 177 《默觚下·治篇》 ——成長去短 / 179 《樵談》——庸匠誤器 / 181 第四章中國經(jīng)典之學生觀 / 187 《論語·季氏》 ——學而知之 / 189 《朱子語類》——熟讀精思 / 191 《論語·雍也》 ——學習境界 / 193 《論語·述而》 ——必有我?guī)?nbsp;/ 195 《顏氏家訓·勉學》 ——無過讀書 / 197 《論語·學而》 ——吾日三省 / 198 《明儒學案》——疑而后問 / 200 《論衡·程材》 ——熟能生巧 / 202 《荀子·勸學》 ——鍥而不舍 / 204 《禮記·學記》 ——善學師逸 / 206 《宋史·歐陽修傳》 ——畫地學書 / 208 《荀子·勸學》 ——學不可已 / 210 《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秀才三勿 / 212 《魏書·崔鑒傳》 ——學行修明 / 214 《論語·述而》 ——不思則罔 / 216 《管子·弟子職》 ——先生施教 / 218 《論語·里仁》 ——見賢思齊 / 220 《呂氏春秋·誣徒》 ——不能學者 / 222 第五章中國經(jīng)典之職業(yè)觀 / 227 《吳越春秋·吳太伯傳》 ——聘棄為師 / 229 《病起書懷》——未忘憂國 / 231 《論語·述而》 ——默而識之 / 233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抗顏為師 / 235 《荀子·禮論》 ——禮之三本 / 237 《論語·為政》 ——知之為知 / 239 《王陽明全集》——師嚴道尊 / 241 《史記·報任安書》 ——發(fā)憤所為 / 243 《論語·述而》 ——吾無隱乎 / 245 《離騷》——上下求索 / 247 《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了解自己 / 249 《史記·李將軍列傳》 ——桃李不言 / 251 《周易·乾》 ——厚德載物 / 253 《岳陽樓記》——天下憂樂 / 255 《顏氏家訓·勉學》 ——春華秋實 / 257 《孟子·盡心上》 ——君子三樂 / 259 《孟子·盡心上》 ——求則得之 / 261 《孟子·離婁上》 ——自暴自棄 / 263 《隨園詩話》——文星皆曲 / 265 《東周列國志》——仁者智者 / 267 《史記·高祖本紀》 ——運籌帷幄 / 269 《申鑒·俗嫌》 ——不受虛言 / 271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