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史上,很少有自傳文學,胡適注意到了這一點,寫下了這本《四十自述》,來鼓勵身邊的好友寫自傳。全書包括序幕在內,一共七章,記錄了胡適自1891 年出生至 1916 年在美留學的經歷,未能將其四十年的經歷詳述,可以說是一部尚未完成的作品。雖然如此,但《四十自述》仍不失為一部文學佳作,同時也是研究近現代的重要歷史文獻。這本書以他的視角帶我們進入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了解當時的文化習俗、時局背景,也讓我們看到了當時的中國是一番什么景象。胡適認為,“日記屬于傳記文學,zui重在能描寫作者的性情人格,故日記愈詳細瑣屑,愈有史料的價值”。而他也一直保持著寫日記的習慣,其日記的內容涵蓋了他自1906 年至 1962 年的生活經歷,這就為我們進一步了解胡適留下了許多資料。因此,除了《四十自述》以外,本書還選錄了胡適所寫日記的部分內容,希望能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胡適和他的《四十自述》。本次出版的《四十自述》,以上海三聯書店的《民國滬上初版書·復制版》為底本,參考了安徽教育出版社的《胡適全集》,并從《胡適全集》中篩選出一些能反映其性情的日記篇目,供大家閱讀。為保留當時的語言特色,只對一些現在改變了用法的詞匯進行了修改,保持其詞意不變,具體更改如下:“腳色”改為“角色”,給人難看的“難看”改為“難堪”,“叫做”改為“叫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