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元末政治文化與文學思想的變遷
第一節(jié) 元末的政治文化態(tài)勢
一 “至正新政”的失敗
二 “延祐科舉”與理學升降
第二節(jié) 士人的“旁觀者心態(tài)”
一 “旁觀者心態(tài)”之內涵
二 “旁觀者心態(tài)”之表現
第三節(jié) 元末文壇風尚之走勢
一 元中期“雅正”之風的形成
二 元末文壇“主情論”之新變
三 以“氣”論文的演變
第二章 元末的吳中文人——以玉山文人為中心
第一節(jié) “玉山雅集”的形成
一 “玉山雅集”之興衰
二 雅集之風與“玉山雅集”之獨盛
三 “鐵崖體”與“玉山雅集”
四 “市隱”下的雅集特點:雅俗共賞
第二節(jié) 玉山文人的心態(tài)
一 “曠達”與“頹廢”——以于立為例
二 “縱欲”與“恐懼”——以顧瑛為例
三 “悲哀”與“憶舊”——以袁華為例
第三節(jié) 玉山文人的文學思想
一 詩歌功能:表達生命存在感的方式
二 唱和方式及體法之選擇
三 雅集詩歌的宗杜傾向
四 不同時空創(chuàng)作下的詩風差異
第三章 張士誠據吳時的吳中文人——以北郭詩人為中心
第一節(jié) 張士誠據吳與吳中文人之分化
一 “積極參與者”——以陳基為例
二 “依違其間者”——以饒介為例
三 “逃遁者”——以楊維楨為例
第二節(jié) 從“玉山雅集”到“北郭詩社”
一 雅集方式的新變:從“娛樂化”到“文藝化”
二 文人心態(tài)的新變
三 又一種“文藝化”——以《荊南倡和詩集》為例
第三節(jié) 北郭詩人的文學思想
一 詩歌功能:“自適”
二 寬泛、自由的內容選擇
三 審美情態(tài):“狂”、“真”、“趣”
四 北郭詩人的文章觀——以王行為例
第四章 明初的吳中文人——以“吳中四杰”為中心
第一節(jié) 明初的政治文化格局
一 “崇樸尚簡”
二 “大雅”文風的回歸——以宋濂為例
第二節(jié) 明初吳中文人生存困境與矛盾心態(tài)
一 “隱逸”與“被召”——以高啟為例
二 “希望”與“哀怨”——以楊基為例
三 “責任”與“鄉(xiāng)情”——以徐賁為例
四 “頌圣”與“畏禍”——以張羽為例
五 其他吳中文人的遭遇——以袁凱為例
第三節(jié) 明初吳中文人文學思想的轉變
一 詩歌功能的轉變
二 理論主張的轉變
三 審美情趣的轉變
四 “山林”與“臺閣”的雙重失落
余 論
參考文獻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