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研修指南: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教與學》在體例設計上充分運用教學系統(tǒng)設計的思想,以四個研討主題作為理論框架,前三個主題是面向提升教師應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能力,這三個主題內容按照教學開展的條件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學科教學資源支持下的課程教學”、“簡易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的學科教學”和“交互式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學科教學”,分別適用于因缺乏師資無法正常開設相應學科的農村學校、配備簡易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的學校和配備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的學校。第四個主題是面向提升教師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習方式的能力,主題內容為“網絡與移動教學環(huán)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適用于配備網絡與移動教學環(huán)境的學校。讀者可以根據自身教學的實際條件,選擇相應的主題內容學習。每個主題中涵蓋“學習目標、關鍵術語、內容導圖、情境導入、課程學習”這五個要素。其中,在“課程學習”要素里,以活動作為載體,強化任務驅動,將理論學習實踐化,更好地促進讀者進行知識遷移。在每個活動中包括“理論導學、案例片段分析、小組討論與師生互動、實踐活動、經典案例”這五個環(huán)節(jié)。課程學習中的理論導學與案例片段分析一一對應,將問題解決與案例分析相結合,使讀者在揣摩案例的過程中升華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通過小組討論、師生互動和實踐活動來鼓勵讀者通過合作和自主研究來學習,實現心得交流與實踐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