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一章 新時期教育環(huán)境下的青年教師
一、青年教師概述
1.青年教師的思想行為特征
2.職業(yè)道德: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的師德評估
二、青年教師職業(yè)特征分析
1.職業(yè)生涯: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一般過程
2.職業(yè)處境:青年教師的工作面對
3.職業(yè)信念:民族地區(qū)青年教師的真實面對
4.問題發(fā)現:民族地區(qū)青年教師在教學業(yè)務上的非適應性
5.職前教育追因
三、職業(yè)適應:青年教師職業(yè)倦怠現象分析
1.教師職業(yè)倦怠現象
2.教師職業(yè)倦怠的不良影響
3.教師職業(yè)倦怠的PPB型表現
4.教師職業(yè)倦怠的成因分析
5.緩解教師職業(yè)倦怠的策略
四、職業(yè)觀念: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基本內容
1.學生觀,居于核心地位
2.教師觀,居于主要地位
3.教學觀,居于重要地位
第二章 青年教師的素質結構
一、認知結構:青年教師素質結構的側重點
1.基于專業(yè)結構的教師層級
2.青年教師的知識素養(yǎng)
3.青年教師完善知識結構的策略
二、職業(yè)道德:青年教師素質結構的基礎
1.青年教師職業(yè)精神概述
2.講師德
3.論師愛
4.談師表
5.鑄師魂
三、專業(yè)能力:青年教師結構性素質的錘煉
1.青年教師的一般能力
2.基于“技術一人格側面”能力的分析
3.教育科學研究能力
第三章 備課技能:青年教師應知應會
一、備課概述
1.備課中存在的問題
2.備課概況:來自青年教師的調研
二、青年教師的有效備課
1.有效備課的基本內涵
2.有效備課的五個“點”
3.對備課管理制度的理解與適應
三、青年教師的備課技能
1.單元模塊式備課
2.交互提問式備課
3.案例討論式備課
4.三階段發(fā)生式備課
5.同伴合作式備課
6.預案生成式備課
7.優(yōu)秀教師引領式備課
8.不同備課技能的組合運用
四、備課中教學信息資源的選取
1.怎樣認識教材信息
2.怎樣組織教學背景材料
3.備課中選取教學信息資源的著眼點
第四章 上課技能:課前導學范式的把握要點
一、課前導學概述
1.什么是課前導學
2.課堂操作特征比較簡表
二、課前導學范式的理解要點
1.三個教學意識
2.三步課堂操作
3.三條評價標準
三、青年教師對課前導學范式的基本把握
1.教育思想的追尋
2.課堂實踐特征
四、前置性作業(yè)的實施要點
1.教學屬性的理解
2.要把握的原則
3.對前置性作業(yè)的效度評價
第五章 上課技能:問題教學范式的學習實踐
一、問題教學概述
1.什么是問題教學
2.要把握的教學原則
3.“三環(huán)六步”:問題教學的基本范式
二、青耳教師把握教學范式的幾個問題
1.怎樣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2.如何培養(yǎng)問題意識
3.如何把發(fā)散思維與“布白”藝術整合起來
4.啟發(fā)誘思從哪里入手
三、青年教師掌握問題教學的應答性技巧
1.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靈魂
2.當課堂遭遇“意外”——面對問題生成的簡約機智
3.讓“認知沖突”不斷形成
四、誘導提問——青年教師的技能側重點
1.提問的幾個困惑
2.提問的價值分析
3.誘導提問的策略
第六章 課堂管理:青年教師應知應會
一、課堂管理概述
1.課堂管理的發(fā)展性內涵
2.基本功能
3.要遵循的原則
4.影響因素的調控
二、青年教師對課堂氣氛的管理
1.課堂氣氛概述
2.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的途徑
三、青年教師對課堂紀律的管理
1.課堂紀律管理概說
2.管理原則
3.管理措施
4.如何提高課堂紀律管理的有效性
第七章 生本教育研究:青年教師的能力取向
一、生本教育概述
1.概念解讀
2.生本教育的基本觀念
二、任務驅動型生本教育
1.任務驅動
2.問題解決
3.合作延伸
4.設置恰當的任務
5.任務驅動教學的誤區(qū)分析
6.對固有教學模式的變革
7.任務驅動型生本教育的績效觀
三、以學定教型生本教育
1.以學定教型生本教育概述
2.課堂教學模型
3.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四、基于生本教育的“271”課堂教學
1.關于“271”課堂教學的含義
2.“271”課堂教學的七條要求
第八章 說課技能:青年教師知會能力研究
一、說課概述
1.說課的含義
2.教研訓一體化背景下的說課
二、說課要素分析
1.理清教學活動的內在關系
2.按照一般要求
三、說課的結構組成
1.說教材內容
2.說教學目標
3.說教學方法
4.說教學過程
四、青年教師說課
1.說課的表現力
2.說課風格
第九章 青年教師之路:從問題意識到個性化成長
一、問題意識:從缺失到回歸生成
1.源于問題意識缺失的假性成長
2.青年教師問題意識缺失的原因
3.青年教師問題意識的生成
二、個性化教學概述
1.個性化教學的主要特征
2.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
3.興奮閾值水平的個性因素
4.砥礪教學個性
三、青年教師N·3發(fā)展規(guī)劃
1.N·3發(fā)展規(guī)劃概述
2.TR1期目標
3.ES2期目標
4.IEI3期目標
5.民族地區(qū)青年教師發(fā)展目標的實踐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