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是英國教育家、哲學家和數(shù)學家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的教育代表作,集中體現(xiàn)了他在教育哲理上的系列思考?!烟睾T跁幸云鋰烂艿倪壿嫼蜕羁痰恼軐W剖析了關(guān)涉教育目的的一些基本問題,其主要觀點都來自實踐經(jīng)驗、教育反思和理論批判。他旗幟鮮明地指出,對于生氣勃勃的學生來說,教育的目的就是激發(fā)和引導(dǎo)他們自我發(fā)展。這一中心思想貫穿全書的各個章節(jié),懷特海從多個角度對其進行了論證。該書的最終訴求是要在教育中拒斥僵死的知識和呆滯的思維。雖然懷特海的論述主要針對的是英美兩國的教育問題,但是他揭示出的教育原理,也基本上是適用于中國教育的。讀之思之,對于我國廣大教師、家長和教育研究者來說,都頗有啟發(fā)意義和指導(dǎo)價值?!”緯晌覈逃龑W者靳玉樂及其弟子劉富利聯(lián)袂翻譯。為追求較高的翻譯質(zhì)量,翻譯工作歷時一年有余,譯者數(shù)易其稿。漢英雙語版的出版形式和譯者撰寫的大量譯者注釋,能滿足更多讀者的閱讀需求。
作者簡介
阿爾弗雷德?諾斯?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 1861—1947)是英國教育家、哲學家和數(shù)學家,“過程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 1861年2月15日出生于英國肯特郡薩尼特島上的拉姆斯蓋特(Ramsgate,Isle of Thanet,Kent,England)。 1880年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Cambridge)學習數(shù)學專業(yè),1884年畢業(yè)。 1885年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獲得獎學金,并成為三一學院的教師,從事數(shù)學專業(yè)和物理專業(yè)的教學和研究工作。1903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1911年于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 1914年于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教授應(yīng)用數(shù)學。 1922年當選為亞里士多德學會會長(President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1924年于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教授哲學。 1931年當選為英國人文和社會科學院院士(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 1937年于哈佛大學退休。 1947年10月30日逝世于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坎布里奇(Cambridge,Massachusetts, USA)。
圖書目錄
譯者導(dǎo)讀
第一章 教育的目的
第二章 教育的節(jié)奏
第三章 自由與規(guī)訓的節(jié)奏
第四章 技術(shù)教育及其與科學和文學的關(guān)系
第五章 教育中的古典文化
第六章 數(shù)學課程
第七章 大學及其功用
譯者后記
懷特海生平簡介
懷特海主要著述目錄
Chapter 1 The Aims of Education
Chapter 2 The Rhythm of Education
Chapter 3 The Rhythmic Claims of Freedom and Discipline
Chapter 4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Science
and Literature
Chapter 5 The Place of Classics in Education
Chapter 6 The Mathematical Curriculum
Chapter 7 Universities and Their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