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生活時尚家居家居裝潢從人體空間到建筑空間:空間共性探索與設計

從人體空間到建筑空間:空間共性探索與設計

從人體空間到建筑空間:空間共性探索與設計

定 價:¥69.00

作 者: 朱金艷,徐伯初,劉可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建筑 室內設計/裝潢裝修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2273505 出版時間: 2016-08-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5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打破空間之間的“壁障”,基于簡化空間對于認識裝飾設計帶來的便利,認識空間共性打破不同空間之間制約的理念,從空間共性的角度系統(tǒng)闡述空間。書中從人體空間出發(fā)找到了車內空間與建筑空間,發(fā)現(xiàn)了人體空間與建筑空間之間不同功能的共性,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本書涉及中醫(yī)、哲學、數(shù)學、建筑、藝術設計等多學科,希望通過這些研究,能夠為從事建筑設計和裝飾設計的相關人員帶來新的思維方式、設計靈感。

作者簡介

  朱金艷,2005年畢業(yè)于西南交通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2010~2013年就讀西南交通大學,獲藝術碩士學位,師從徐伯初教授。讀研期間,在軌道交通重點實驗室——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設計研究所,參與工業(yè)設計和高鐵列車室內裝飾設計和相關科研工作。 2013至今,任教于成都藝術職業(yè)學院,主要教授居住空間設計、餐飲空間設計、酒店設計、展示空間設計、辦公空間設計等室內設計相關課程。 主要作品:2003年,裝飾作品《無題》榮獲西安交通大學學生文化周系列之“后入為主“藝術展中獲得三等獎;2005年,設計作品《夢幻》榮獲四川省首屆大學生旅游藝術設計大獎賽室內裝飾品設計銅獎;2006年,設計作品作品《夢幻》入編《風墻集》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師生作品集;2006~2009年期間從事室內設計師的工作,設計過多個空間設計實際項目;2010年,室內設計作品《八爪魚的窩》在廬山西海國際藝術室內設計比賽中獲得二等獎;2013年,作品《印記》獲得第七屆“創(chuàng)意中國”設計大獎,具備加入中國設計師協(xié)會(CDA)的資格,作品已經入編《中國創(chuàng)意設計年鑒 2013》;2014年,獨立設計華僑城別墅,已投入使用;2015年,設計內江高鐵配電房,已投入使用。

圖書目錄

第1章緒論5
1.1空間共性的提出6
1.1.1遇到的問題6
1.1.2對問題的思考7
1.1.3空間的共性9
1.1.4認識人體空間的規(guī)律對認識建筑空間具有啟發(fā)作用10
1.2研究空間共性的意義12
1.2.1對認識裝飾設計帶來便利12
1.2.2利于借鑒不同空間設計經驗12
1.2.3傳承中華文化精髓12
1.2.4以科學發(fā)展觀來指導裝飾設計13
1.3空間共性的研究方法13
1.3.1剖析癥結13
1.3.2交叉應用14
1.3.3借鑒法14
1.3.4察同法14
1.3.5實踐驗證法15
第2章三維空間的拓撲結構17
2.1三維空間18
2.1.1三維空間的定義18
2.1.2幾何學的發(fā)展對人類的貢獻19
2.1.3環(huán)境空間22
2.1.4建筑空間23
2.1.5生物體內空間23
2.2拓撲學25
2.2.1拓撲學的概念25
2.2.2拓撲學的應用25
2.3拓撲學對三維空間的分類26
2.3.1球面27
2.3.2環(huán)面27
2.3.3由有限多個環(huán)面組成的連通和27
2.4三維空間曲面分類定理的正確性28
第3章人體空間的拓撲結構30
3.1人體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巨大系統(tǒng)31
3.1.1人體概述31
3.1.2人體外形結構32
3.1.3人體內部結構35
3.2簡化人體結構便于自我認識38
3.2.1拓撲學是簡化人體結構的有力工具38
3.2.2從人體胚胎的發(fā)育認識人體結構39
第4章建筑空間的拓撲結構43
4.1建筑空間44
4.1.1建筑空間的概念45
4.1.2建筑空間的發(fā)展歷程46
4.1.3空間的構成要素和類型50
4.1.4空間的組合方式52
4.2建筑拓撲學55
4.3建筑空間的拓撲結構60
4.3.1與球面同胚的建筑空間60
4.3.2與環(huán)面同胚的建筑空間61
4.3.3與有限多個環(huán)面的連通和同胚的建筑空間62
4.4建筑空間的功能64
4.4.1住宅64
4.4.2設施65
第5章中醫(yī)理論對人體空間的認識68
5.1中醫(yī)理論69
5.1.1理論基礎71
5.1.2中醫(yī)體系73
5.2中醫(yī)理論的核心——陰陽五行77
5.2.1陰陽77
5.2.2五行82
5.3人體空間中的陰陽84
5.4人體空間中的五行85
第6章從人體空間到建筑空間87
6.1人體空間90
6.1.1人體空間的層次90
6.1.2人體空間的關系94
6.1.3人體空間的連接97
6.1.4人體空間的功能和特點99
6.2建筑空間104
6.2.1功能與空間106
6.2.2建筑空間構成與組合109
6.3人體空間與建筑空間的共性110
6.3.1空間與實體的結合110
6.3.2功能與結構的統(tǒng)一110
6.3.3內部功能空間之間有關聯(lián)111
6.4從人體空間到建筑空間111
6.4.1建筑空間的陰陽五行關系111
6.4.2經絡與建筑空間113
6.4.3人體空間和建筑空間的陰陽五行的對應關系114
6.4.4五行相生相克圖與氣泡圖116
第7章案例解析118
7.1室內空間119
7.2園林景觀129
7.2.1紐約中央公園134
7.2.2中國四合院135
7.2.3中國園林136
7.2.4日本住宅設計與中國園林138
后記149
附錄150
附錄一相關數(shù)學或物理學概念150
附錄二相關中醫(yī)學概念151
參考文獻152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