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又稱“湯頭”,運用方劑治療疾病,是中醫(yī)的特色。而組成方劑的藥物常是多味,且古今方劑數量巨大,記憶大量方劑成為初學中醫(yī)者的沉重負擔。為解決此問題,清代著名醫(yī)家汪昂精選名方二百多首,編成《湯頭歌訣》,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減輕了記憶負擔。汪先生編的《湯頭歌訣》選取的方劑詳略得當,主次分明,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基本覆蓋了常見病,分門別類地掌握了這些方劑,即可應對一般的疾病,大大減少了初學方劑的數量,并且避免了初學方劑的盲目性。該歌訣為七言韻語,言簡意賅,讀之朗朗上口,利于記憶。故此書深受初學中醫(yī)者的歡迎,成為中醫(yī)四小經典之一,久行不衰,時有增補。但由于年代久遠,文體所限,現代初學中醫(yī)者理解尚有困難,故將其以現代白話解說,說明組方之意、功能、主治、服用方法、注意事項等,以有助于理解記憶書中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