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一章 希臘藝術:古典文化的一種范本 1
引 言 2
難以言盡的美 3
沒有藝術家的美術史 14
競賽的原則 19
人性化趨向 27
無法戰(zhàn)勝的愛神 35
未來的遺產 39
第二章 埃爾金大理石:文化財產的歸屬問題 49
引 言 50
事件的來龍去脈 56
歸還的理由 60
不予歸還的理由 67
對藝術品的審美本身的損害 81
值得考量的問題及其前景 86
附錄:環(huán)球博物館 95
第三章 藝術品的偷盜:文化肌體上的傷疤 103
引 言 104
戰(zhàn)爭中的藝術品偷盜與歸屬 119
和平時期藝術品的偷盜與歸屬 125
藝術品的保護問題 129
結 語 133
第四章 搗毀藝術:視覺文化的一種逆境 135
引 言 136
藝術品破壞的顯現原因 157
藝術品破壞的內在動機探究 175
結 語 188
第五章 藝術品修復:一種獨特的文化焦點 189
引 言 190
修復的觀念與理論的話語 190
修復的價值及其限定 203
修復的闡釋學含義 209
修復作為文化事件 215
修復的前景 225
第六章 圖像的文化闡釋 227
引 言 228
性別含義 233
名畫之辯 242
理論與實證 258
走向前沿 262
結 語 269
附錄:建筑有性別嗎? 271
第七章 藝術博物館:文化表征的特殊空間 279
引 言 280
一個前提的認識 280
締造儀式的特殊圣地 287
原作的“飛地” 300
建樹和展示自性的形象 305
重寫藝術史的合法性? 311
潛隱的東方主義 316
在視覺文化語境中的藝術博物館 320
走向“新博物館學” 322
第八章 中國美術:視覺文化的特殊形態(tài) 333
全球化語境與中國古典美術 334
當代中國畫問題 342
當代中國畫與媒體文化 355
第九章 藝術教育:一種文化的塑造 361
藝術的位置 362
藝術與教育的方向 370
藝術與人的成長 377
圖錄 379
跋 388
再版后記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