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礦業(yè)工程富水新近系地層隧道圍巖特性與施工關鍵技術

富水新近系地層隧道圍巖特性與施工關鍵技術

富水新近系地層隧道圍巖特性與施工關鍵技術

定 價:¥118.00

作 者: 馬莎,張戰(zhàn)強,丹建軍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499110 出版時間: 2016-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1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富水新近系地層隧道圍巖特性與施工關鍵技術》針對富水新近系地層隧道的施工在圍巖特性研究基礎上提出降水試驗、滲流場反分析、滲流場正分析的技術方法及富水新近系地層隧道開挖支護新理念和新方法,研發(fā)出不良地質地段隧洞施工的新裝置、新技術和新設備,對解決不良地質地段的隧道施工有顯著的效果,為類似地層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依據,具有重要的工程實踐意義和推廣應用價值?!陡凰陆档貙铀淼绹鷰r特性與施工關鍵技術》可供從事軟巖一硬土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和研究人員參考,也可作為水利水電工程、巖土工程、地質工程及土木工程等專業(yè)本科生、研究生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暫缺《富水新近系地層隧道圍巖特性與施工關鍵技術》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2.1 新近系地層國內外研究進展
1.2.2 富水新近系地層圍巖特性研究
1.2.3 富水新近系地層施工理論與方法研究
1.2.4 富水新近系地層施工技術研究
1.2.5 降水輔助工法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書的研究框架、結構體系及技術路線
1.3.1 本書的研究框架
1.3.2 本書的結構體系
1.3.3 本書的技術路線
1.4 本書的創(chuàng)新之處
第2章 新近系未膠結砂的物理力學特性室內研究
2.1 常規(guī)試驗指標
2.2 飽和未膠結砂的CD試驗
2.2.1 試驗方案
2.2.2 控制標準
2.2.3 試驗結果及分析
2.3 未膠結砂的三軸不固結不排水剪切試驗
2.3.1 試驗方案
2.3.2 控制標準
2.3.3 試樣結果及分析
2.4 粉質黏土的三軸不固結不排水剪切試驗
2.4.1 試驗方案
2.4.2 試驗結果及分析
2.5 動強度試驗及分析
2.5.1 試驗方案
2.5.2 試樣破壞形式
2.5.3 動強度特性
2.5.4 動應變特性
2.5.5 孔隙水壓力增長特性
2.5.6 飽和砂的液化機理
2.6 動力變形特性試驗及分析
2.6.1 試驗方案
2.6.2 應力、應變時程曲線
2.6.3 應力路徑曲線
2.6.4 骨干曲線分析
2.6.5 動彈性模量分析
2.6.6 動剪模量比、阻尼比分析
第3章 弱膠結軟巖的物理力學特性研究
3.1 取樣及制樣
3.2 新近系弱膠結巖的水理特性研究
3.3 膨脹性試驗
3.3.1 累積自由膨脹試驗
3.3.2 側向約束膨脹率試驗
3.3.3 膨脹壓力試驗
3.3.4 巖樣膨脹性分析
3.3.5 試驗結果分析
3.4 新近系弱膠結砂巖的力學特性試驗研究
3.4.1 試驗方案
3.4.2 應力-應變曲線
3.5 新近系弱膠結黏土巖力學特性試驗研究
3.5.1 試樣描述及其破壞形式
3.5.2 力學參數(shù)
3.5.3 應力-應變曲線
3.5.4 黏土巖與砂巖的試樣結果對比分析
第4章 富水新近系地層隧道圍巖特性研究
4.1 巖土的分類性質研究
4.1.1 國內外軟巖、硬土界限分類標準
4.1.2 所研究試樣的巖土分類
4.2 新近系地層圍巖特性
4.2.1 未膠結或弱膠結特件
4.2.2 水穩(wěn)性特征
4.2.3 易擾動性
4.2.4 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工程力學特性
4.3 破壞機理及其對策分析
4.3.1 破壞機理分析
4.3.2 工程施工對策分析
第5章 富水新近系地層“先治水再施工”的隧洞施工新理念
5.1 研究背景與內容
5.1.1 問題的提出
5.1.2 研究內容
5.2 數(shù)值計算的基本理論
5.2.1 滲流場計算基本理論
5.2.2 顯式有限差分法的基本理論
5.3 基于降水試驗的隧洞區(qū)域滲流場反分析
5.3.1 降水試驗
5.3.2 圍巖滲流場反分析計算條件
5.3.3 計算結果及分析
5.4 洞外“深井群降水”措施下隧洞區(qū)域滲流場分析
5.4.1 洞外深井群降水方案擬訂
5.4.2 計算條件
5.4.3 計算結果及分析
5.5 不采取降水措施時隧洞開挖滲流場分析
5.5.1 計算條件
5.5.2 計算結果及分析
5.6 隧洞開挖圍巖穩(wěn)定分析
5.6.1 計算條件
5.6.2 考慮地下水作用計算結果分析
5.6.3 不考慮地下水作用計算結果分析
5.6.4 計算結果對比研究
第6章 沉筒加固裝置及施工加固方法
6.1 采用沉筒加固法的必要性
6.2 總體方案、技術原理及參數(shù)
6.2.1 總體方案
6.2.2 技術原理和技術參數(shù)
6.2.3 “豎井施工用沉筒加固裝置”的結構
6.2.4 施工加固方法
6.3 沉筒加固法的優(yōu)越性
6.3.1 沉筒加固結構的先進性
6.3.2 沉筒施工加固方法的特色及其先進性
6.4 沉筒結構三維有限元數(shù)值分析
6.4.1 沉筒加固裝置的鋼結構有限元計算原理
6.4.2 沉筒加固裝置的鋼結構有限元計算條件
6.4.3 沉筒加固裝置的結構有限元計算結果及分析
第7章 新型防滲堵漏便攜式灌漿裝置及施工技術
7.1 灌漿裝置
7.1.1 灌漿裝置的設計參數(shù)及結構
7.1.2 施工工藝
7.1.3 優(yōu)越性
7.2 工程實踐驗證
7.2.1 工程應用
7.2.2 工程適用性
第8章 富水新近系圍巖隧洞支護新技術
8.1 深埋斜井流砂層段透水鋼板樁施工技術
8.1.1 概述
8.1.2 透水鋼板樁施工技術
8.1.3 透水鋼板樁在流砂層段的實施
8.1.4 施工效果
8.2 流砂層滲流大變形的處理與加固技術
8.2.1 概況
8.2.2 應急處理措施
8.2.3 前進超前加固注漿法處理
8.2.4 導水洞超前降水
8.2.5 加固技術
8.2.6 施工效果
8.3 洞內降水技術
8.3.1 鋼板樁(鋼板槽)集水坑降水
8.3.2 鋼護筒集水井
8.3.3 頂部透水鋼管降水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