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土力學、地基基礎工程巖石斷裂力學

巖石斷裂力學

巖石斷裂力學

定 價:¥198.00

作 者: 李世愚,和泰名,尹祥礎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教材 理學 研究生/本科/專科教材

ISBN: 9787030443991 出版時間: 2015-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5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巖石斷裂力學》主要論述斷裂力學的基礎理論及其在巖土工程與地球科學中的應用,涉及巖土工程安全、震源物理、礦山地震等跨尺度的巖體破裂問題.基礎理論部分包括線彈性斷裂力學、非線性斷裂力學,斷裂力學參數(shù)和破裂物理判據(jù),側(cè)重于壓力之下巖石內(nèi)部的微裂紋的萌生、演化、集結(jié)(成核),破裂周圍的應力場和位移場,破裂擴展途徑,斷層的剪切破壞,三維脆性破裂問題以及地震破裂在地表的出露等.延拓與應用部分主要包括巖石斷裂的物理要素、物理效應及其地面物理測度.物理要素首先是應力條件,其次是流體的參與,再次是破裂面的滑動弱化或速率強化.這些要素不僅決定破裂的起始,還決定著破裂的停止.破裂的物理效應主要探討聲學現(xiàn)象,包括聲發(fā)射(地震活動性)、波速變化、波速各向異性、低頻輻射等.地面物理測度主要討論上述物理效應在地面的可測問題,以聲學現(xiàn)象為主.《巖石斷裂力學》引進了模擬實驗的相似性理論,以論證巖石破裂實驗怎樣設計才能滿足向大尺度外推的條件,對數(shù)值模擬也作了一定的介紹.

作者簡介

暫缺《巖石斷裂力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前言主要符號表外國人名譯名對照表第1章緒論11.1巖石斷裂力學的內(nèi)容和意義11.2巖石結(jié)構(gòu)的不均勻性和力學特征31.3巖石的全應力應變曲線51.4巖石破壞的類型71.4.1縱向破裂71.4.2剪切破壞81.4.3拉伸破裂81.5地殼中的斷層8第2章線彈性斷裂力學112.1格里菲斯理論和斷裂力學的發(fā)展112.2克羅索夫穆斯海里什維里應力函數(shù)142.2.1裂紋的三種基本類型142.2.2克羅索夫穆斯海里什維里函數(shù)142.2.3Ⅰ型裂紋的KM應力函數(shù)152.2.4Ⅱ型裂紋的KM應力函數(shù)162.3威斯特嘎德應力函數(shù)———Ⅰ型裂紋172.3.1威斯特嘎德應力函數(shù)172.3.2含Ⅰ型裂紋無限大板的應力分布172.3.3Ⅰ型裂紋的威斯特嘎德函數(shù)與KM應力函數(shù)的換算關系182.3.4含Ⅰ型裂紋無限大板的位移場192.3.5Ⅰ型裂紋周圍應力和位移的輻角式192.3.6Ⅰ型裂紋面上的位移202.3.7Ⅰ型裂紋周圍應力分布的全場圖212.3.8Ⅰ型裂紋端部的應力與位移232.4威斯特嘎德應力函數(shù)———Ⅱ型裂紋252.4.1無限大板含中心Ⅱ型裂紋的威斯特嘎德應力函數(shù)252.4.2Ⅱ型裂紋的威斯特嘎德函數(shù)與KM應力函數(shù)的關系262.4.3Ⅱ型裂紋周圍應力和位移的輻角式262.4.4Ⅱ型裂紋面上的位移262.4.5Ⅱ型裂紋周圍的應力全場分布圖形272.4.6Ⅱ型裂紋端部的應力與位移292.5威斯特嘎德應力函數(shù)———Ⅲ型裂紋302.5.1無限大板含中心Ⅲ型裂紋的威斯特嘎德應力函數(shù)302.5.2Ⅲ型裂紋周圍全場應力和位移的輻角式322.5.3Ⅲ型裂紋面上的位移322.5.4受遠場剪切力Ⅲ型裂紋周圍全場應力分布圖形322.5.5Ⅲ型裂紋端部附近的應力和位移342.6破裂周圍應力的近場式與全場式的關系35第3章應力強度因子、斷裂韌性和能量釋放率413.1應力強度因子與斷裂韌性413.1.1應力強度因子的基本概念413.1.2斷裂韌性423.1.3應力強度因子的計算423.2無限大裂紋體中集中力及集中力偶作用時的應力強度因子463.2.1集中力463.2.2集中力及集中力偶作用時的應力強度因子473.3其他一些情況下求應力強度因子493.3.1集中力作用于裂紋上表面493.3.2相等的集中力作用于裂紋上下表面的對應點上503.3.3裂紋面上作用一對集中力的威斯特嘎德函數(shù)513.3.4裂紋面上作用對稱于x、y軸的集中力523.3.5裂紋面上作用對稱于x、y軸的分布載荷533.3.6裂紋面上受對稱于x軸的任意分布載荷的作用543.3.7裂紋面上的載荷對于x對稱,但對于y反軸對稱分布543.3.8有限寬板中心裂紋受無限遠分布載荷的作用553.3.9有限寬板中邊緣裂紋受無限遠分布載荷的作用553.3.10有限寬板中心裂紋受有限遠對稱于x軸點載荷的作用553.3.11應用疊加原理求K的例子563.3.12無限大彈性體中有一圓盤形裂紋,無限遠處在垂直于裂紋面的方向上作用均勻拉應力573.4能量釋放率及其與應力強度因子間的關系573.4.1基本概念573.4.2常位移的情形593.4.3常載荷的情況603.4.4更一般的情形613.4.5貝克納爾公式613.4.6G與K之間的關系643.4.7裂紋應變能653.4.8兩種判據(jù)的等效條件66第4章脆性斷裂的判據(jù)與相似性定理674.1基本概念674.1.1破裂判據(jù)674.1.2受壓裂紋問題的特殊性674.2**環(huán)向應力理論684.2.1**環(huán)向張應力準則684.2.2應力只保留奇異項的分析694.2.3裂紋開始擴展的應力條件714.2.4單軸拉伸條件下含斜裂紋材料的抗拉脆斷能力724.2.5應力保留到零階項修正744.3應變能密度因子理論774.3.1應變能密度因子的概念774.3.2應用784.4**能量釋放率理論814.5**張應力理論824.5.1**張應力判據(jù)824.5.2歐拉角極值搜索法834.6庫侖莫爾準則834.6.1庫侖莫爾準則834.6.2拜爾利定律874.7巖石失穩(wěn)破壞的條件904.7.1加載系統(tǒng)的剛度904.7.2失穩(wěn)條件914.8相似理論和巖石斷裂力學實驗設計基礎934.8.1量綱分析的基本概念944.8.2相似**定理954.8.3用方程式分析結(jié)構(gòu)相似964.8.4相似第二定理———π定理994.8.5彈性力學靜力學的相似關系1034.8.6需要說明的問題1054.8.7相似第三定理1064.8.8彈性結(jié)構(gòu)中的相似性1064.8.9量綱分析與相似定理在巖石斷裂力學中的應用110第5章非線性斷裂力學1115.1引言1115.2巖石微裂紋的演化與成核1115.2.1熱缺陷與熱激活1115.2.2缺陷的塞積與微裂紋的成核1125.2.3微裂紋的演化導致成核的實驗觀測1145.2.4過程區(qū)1155.2.5微破裂成核理論1155.2.6巖石破裂成核的分形1175.3損傷理論介紹1175.3.1損傷變量1175.3.2細觀非均勻性的表征及其統(tǒng)計分布1195.3.3統(tǒng)計細觀損傷力學介紹1195.4內(nèi)聚力模型1205.4.1自相似內(nèi)聚帶———Ⅰ型裂紋1205.4.2非自相似內(nèi)聚帶模型———Ⅱ或Ⅲ型裂紋1215.5巖石的塑性1225.5.1塑性理論的基本概念1225.5.2Mises屈服條件1255.5.3Tresca屈服條件1265.6裂紋端部塑性區(qū)大小的估算1265.6.1塑性區(qū)尺寸的一級估算1265.6.2塑性區(qū)應力松弛的影響———塑性區(qū)尺寸的二級估算1285.6.3Irwin的等效裂紋修正1295.6.4帶狀屈服模型1305.7裂紋端部張開位移δ1315.7.1COD判據(jù)1315.7.2帕里斯位移公式1325.7.3無限遠處均勻應力σ產(chǎn)生的張開位移1345.7.4點力對引起的張開位移1355.7.5分布力引起的張開位移1355.7.6DGM模型的裂紋**張開位移1365.8裂紋擴展阻力R和亞臨界擴展1375.8.1微裂紋的亞臨界擴展1375.8.2在塑性條件下的斷裂準則1395.9J積分1415.9.1J積分的定義1415.9.2J積分的守恒性1425.9.3J積分與K及G的關系143第6章扁橢圓裂紋模式1476.1保角變換—曲線坐標中的復勢、應力和位移1476.2無限大平板中橢圓孔受均布作用力的問題1486.2.1橢圓坐標系1486.2.2無限大平板中橢圓孔受單向拉伸問題1496.2.3橢圓變成一條直裂紋的情形1516.2.4含橢圓孔的無限平板受雙向拉伸的問題1526.2.5含橢圓孔的無限平板受純剪應力的問題1526.2.6含橢圓孔的無限平板在橢圓孔內(nèi)部周邊上受均布壓力的問題1526.3受壓情況下的扁橢圓裂紋模型1536.3.1壓力下孔邊**張應力1536.3.2使孔邊**張應力為**的β值1566.3.3扁橢圓孔受壓閉合的條件1586.4扁橢圓裂紋模式的格里菲斯破壞準則1596.4.1二維扁橢圓裂紋模式的格里菲斯破壞準則1596.4.2裂紋表面間的摩擦效應與修正的格里菲斯破壞準則1606.4.3格里菲斯準則的默雷爾推廣1626.5用向圓保角變換方法解扁橢圓孔問題1646.5.1向圓保角變換方法的基本步驟1646.5.2平面上的克羅索夫公式及邊界條件的坐標變換1656.5.3孔口問題1676.5.4用向圓保角變換方法求解橢圓孔問題169第7章受壓裂紋周圍的應力場1747.1擾動應力、背景應力與**應力1747.1.1疊加原理的應用1747.1.2自由裂紋面的擾動應力函數(shù)1757.1.3非自由裂紋面的擾動應力1767.2含孔隙壓力的Ⅰ型裂紋1767.2.1含孔隙壓力的受壓Ⅰ型裂紋1767.2.2裂紋擾動應力場1777.2.3裂紋擾動位移場1797.2.4有孔隙壓力Ⅰ型裂紋的總應力1807.3受單軸壓的斜裂紋1817.3.1邊界條件1817.3.2受單軸壓(斜)Ⅱ型裂紋的擾動位移場1867.3.3受單軸壓Ⅱ型裂紋周圍的總(**)應力1877.4疊加單軸壓的Ⅲ型裂紋1897.4.1邊界條件1897.4.2Ⅲ型裂紋的擾動應力場1907.4.3受壓Ⅲ型裂紋的擾動位移場1917.4.4受壓Ⅲ型裂紋周圍的總應力場191第8章受壓裂紋擴展的實驗研究1938.1單軸壓力下裂紋擴展實驗原理1938.1.1實驗條件1938.1.2裂紋擴展的條件1958.2單軸壓力下裂紋或切口擴展實驗研究1968.2.1實驗的設計1968.2.2裂紋的預制1978.2.3受壓閉合裂紋的擴展特征1988.2.4受壓切口的擴展1998.2.5初始破裂的監(jiān)測1998.2.6破裂過程的穩(wěn)定性2008.2.7裂紋面相互作用的不均勻性2008.2.8摩擦系數(shù)f對抗脆斷能力的影響2018.2.9裂紋擴展起始的應力條件2028.2.10有機玻璃板中心裂紋在單軸壓力下的破裂2038.3用非自相似內(nèi)聚帶理論擬合翼狀破裂擴展途徑2048.3.1計算方法2048.3.2計算結(jié)果2068.4單軸壓力下的斷裂角實驗結(jié)果分析2078.5受單軸壓切口破裂實驗結(jié)果的分析2108.6高圍壓下的斷裂實驗2118.6.1實驗原理2118.6.2實驗技術與方法2138.6.3實驗結(jié)果2168.7差應力下巖石的體積膨脹2178.8含切口巖石的破裂過程可見光透視觀察2198.8.1大理石薄板可見光透視方法2198.8.2單一的中心穿透切口2208.9巖石破裂透視實驗結(jié)果的理論分析2228.10利用巴西圓盤試驗測定巖石的抗拉強度2238.10.1引言2238.10.2巴西圓盤內(nèi)各點應力解析解2248.10.3巴西圓盤內(nèi)部的應力狀態(tài)分布227第9章共線裂紋系的理論與實驗研究2299.1基本概念2299.2受拉共線斜裂紋問題的理論解2299.2.1基本解2299.2.2應力強度因子2329.2.3裂紋內(nèi)間距對裂紋之間相互關系的影響2339.3受壓共線斜裂紋問題的理論解2349.3.1基本解2349.3.2應力強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