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與方法
家的傳承與民族認同:方洞瑤族追蹤調查與再研究——《家屋與家先——粵北過山瑤的家觀念與實踐》序
史祿國與中國學術界關系考實——以“云南調查事件”為中心
作為方法論的文化生態(tài)學
☆邊疆研究
景頗族女性眼中的毒品問題
腹地變遷:近代云南三關貿易地位形成的空間過程(1889—1937)
民國邊疆危機與阿爾泰城市發(fā)展初探
制度創(chuàng)設與新中國成立初期新疆區(qū)域治理及城市發(fā)展
跨國茶葉貿易與親屬關系實踐——對老撾豐沙里“搭老表”現象的人類學解讀
☆民族史研究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民族相關問題淺論
民國時期涼山彝區(qū)“四十八甲”研究
清代云南回族人口規(guī)模變動研究
☆傳媒與文化研究
作為民俗文化文本的新疆少數民族題材電影
人物、報媒與時代:《申報》甘地報道趨勢研究(1922—1949)
☆語言人類學研究
“母尊女貴”:永寧摩梭人女性社會性別的語言實踐與建構
民族語言學視角下的希伯來語復興原因探析
☆宗教人類學研究
巫術起源的“焦慮說”辨析
荒謬中的邏輯:人類學儀式與宗教研究
☆法律人類學
轉型期邊疆民族群體性事件的生成機制:解釋路徑與理論框架
社會變遷中回族婚姻習慣法與國家法的互動——以巍山永建鎮(zhèn)西樹龍為例
☆文化與社會研究
論少數民族社會中的敬老倫理觀
藏族木碗及其文化內涵初探——以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奔子欄、上橋頭兩村為例
文化人類學視野中的女性身體審美
文化展示中的“花街節(jié)”與花腰傣集體記憶
西雙版納傣泐的命名制分析
☆研究述評
藏族生態(tài)移民研究回顧與展望
云南大學民族研究院《生態(tài)人類學叢書》書評
女性主義人類學理論與實踐——《女性主義與人類學》評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