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信息與知識傳播20世紀90年代馬來西亞華文報紙副刊與'新生代文學'

20世紀90年代馬來西亞華文報紙副刊與'新生代文學'

20世紀90年代馬來西亞華文報紙副刊與'新生代文學'

定 價:¥79.00

作 者: 王列耀,溫明明 等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臺港澳及海外華文文學與華文傳媒研究叢書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6170465 出版時間: 2015-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4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馬華新生代作家崛起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20世紀90年代馬來西亞華文報紙副刊與‘新生代文學’》充分抓住了馬華新生代文學在90年代興起的傳媒語境,一次從文學與副刊的角度,系統(tǒng)梳理了20世紀90年代馬華新生代文學所呈現(xiàn)的各種面貌?!?0世紀90年代馬來西亞華文報紙副刊與‘新生代文學’》立足于90年代《星洲日報》和《南洋商報》兩大馬華報紙副刊,在跨學科研究的學術語境下,深入分析了副刊語境中馬華新生代文學的美學面貌、藝術特質、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同時揭示了90年代馬華新生代文學與華文報紙副刊之間深層復雜的關系。

作者簡介

  王列耀,湖北武漢人,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F(xiàn)任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會長、廣東省人文社科霞點研究基地“海外華文文學與華語傳媒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暨南大學“中國文藝評論基地”副主任。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近年來存《文學評論》《中國比較文學》等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60余篇,出版《基督教文化與中國現(xiàn)代戲劇的悲劇意識))(《隔海之望:東南亞華文文學中的“望”與“鄉(xiāng)”》《困者之舞:日J度尼西亞華文文學四十年》《趨異與共生——東南亞華文文學新鏡像》《文學及其場域:澳門文學與中文報紙副刊(1999—2009)》等學術專*多種,豐編“臺港澳及海外華文文學與華文傳媒研究叢書”。近年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等多項課題。溫明明,江兩贛州人,文學博土,暨南大學中文系講師?,F(xiàn)為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會員、暨南大學“中國文藝評論基地”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近年在《暨南學報》《華南師范大學學報》《安徽大學學報》《華夏文化論壇》《中外論壇》(美國)等核心刊物發(fā)表論文多篇。參與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

圖書目錄

緒論 馬華文學研究對象、現(xiàn)狀與方法
第一節(jié) 作為文化鏡像的海外中文——馬華文學及其學術價值
第二節(jié) 相關概念、術語闡釋
一 字輩斷代法
二 馬華“新生代作家”
三 留臺與旅臺作家
第三節(jié) 相關研究回顧
一 馬來西亞華文報紙研究
二 馬華新生代文學研究
三 新生代文學與報紙副刊關系研究
第四節(jié) 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 邊緣的聲音:華文報紙的承擔
第一節(jié) 參與的政治:華文報紙與華人話語權
一 宰制與回應:華人政治與文化生態(tài)
二 “為承認而斗爭”:華人社會與華文報紙
三 時間帷幕:《星洲日報》、《南洋商報》
第二節(jié) 90年代:報紙副刊的文學承擔
一 花團錦簇:報紙文藝副刊巡禮
二 文藝副刊:夾縫中的文化空間
三 編輯理念與副刊走向——以張永修為對象
第二章 馬華報紙副刊與作家代際演變
第一節(jié) 副刊變革與新生代崛起
一 副刊改版與秩序重構
二 文學專輯、專欄與“新生代”
第二節(jié) 馬華報紙副刊與文壇論爭
一 從“‘馬華文學’全稱之商榷”到“開庭審訊”
二 從“經典缺席”到“現(xiàn)實主義的實踐困境”
三 從“當代詩選”到“當代文學大系”
四 從“中國性”到“奶水論”
第三節(jié) 文壇論爭與文學“新生代”
一 副刊“課題”與文壇論爭
二“廣場”、“話題”與文壇論爭
三 “課題”、“話題”與新文學史策略
第三章 副刊語境與新生代詩歌書寫
第一節(jié) 文藝副刊與新生代詩人
一 副刊與新生代詩人的文學史登場
二 扶持與展示:詩歌新美學的生成
三 詩歌新觀念與文學空間之互塑
第二節(jié) 副刊語境與新生代詩歌的文化政治
一 棲身于副刊的詩性言說
二 新生代詩歌的政治性
三 新生代詩歌的文化政治表述策略
第三節(jié) 放逐書寫及其詩學韻味
一 放逐與離散
二 傳統(tǒng)意識的放逐書寫
三 新生代詩人的自我放逐與主體建構
第四章文藝副刊與新生代小說
第一節(jié) 棲身于副刊的新生代小說
一 媒介文化與新生代讀者群
二 報紙副刊對新生代小說的推動
三 反思:文學性的流失
第二節(jié) 文藝副刊與新生代小說的歷史書寫
一 歷史何以言說:文藝副刊的視角
二 下南洋:歷史的盡頭
三 “鄉(xiāng)關何處”:故鄉(xiāng)與原鄉(xiāng)
四 族裔傷痛:馬共與種族政治
第三節(jié) 副刊語境中的新生代主體性建構:以黎紫書、
黃錦樹為對象
一 參與的主體性:副刊的意義
二 “告別的年代”:“母土”中的黎紫書
三 “由島至島”:弒“父”的黃錦樹
第五章 報紙副刊與新生代散文
第一節(jié) 副刊“換帥”與新生代散文
一 本土化:副刊與新生代的共鳴
二 “換帥”與新生代的登場
第二節(jié) 報紙副刊與新生代文化散文
一 副刊“規(guī)劃”與新生代文化散文
二 副刊與“文學民意”的生產與傳播
第三節(jié) 文化散文的政治學與美學訴求
一 “原鄉(xiāng)”神話:疏離與撕裂
二 “新神州”:“隸屬”與“歸屬”
三 文類“互滲”:“論說化”、“詩化”、“小說化”
第四節(jié) “副刊化”生存:散文發(fā)展的“雙刃劍”
一 “生活流”、“談話風”與“文化”
二 “公共性”取向與議論性散文
三 “媒體革命”:機遇還是威脅?
第六章 報紙副刊與新生代理論話語
第一節(jié) 新生代的文學批評生態(tài)
一 在地批評與本土觀照
二 旅臺學者與邊緣論述
三 直面相同的對象:在地批評者與旅臺學者比較
第二節(jié) 評論專欄、專輯與新生代
一 副刊的評論專欄與專輯
二 張永修的“有所建樹”
第三節(jié) 報紙副刊與新生代文學批評
一 合理的在場:新生代批評的副刊空間
二 話語的狂歡:副刊語境中的文學論爭
三 辯證的反思:朝向一個學理性批評空間
第七章 “花蹤”與新生代群體的崛起
第一節(jié) 《星洲日報》與花蹤文學獎
一 “花蹤”的誕生背景
二 “花蹤”的獎項設置
三 花蹤文學獎的“奧斯卡”效應
第二節(jié) “花蹤”與新生代的成長
一 “花蹤”與文學場“占位”
二 步入“花蹤”舞臺的新生代
三 “花蹤”與新生代“文學典律”的生成
第三節(jié) “花蹤”與新生代文學追求
一 “花蹤”與新生代創(chuàng)作的“本土性”
二 “花蹤”與新生代創(chuàng)作的美學追求
三 “花蹤”盛宴之后的反思
第八章 反思:90年代馬華報紙與新生代文學
第一節(jié) 依附或互動?
第二節(jié) 共同的抵抗:生動與深刻的時代文學
第三節(jié) 抵抗與妥協(xié):艱辛與悲情的“文化表演”
第四節(jié) 互動之后:反思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