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冰凍切片的歷史背景、技術問題和質量保證
1.1 冰凍切片的歷史
1.2 冰凍切片的指征
1.3 技術問題
術中細胞學檢查
1.4 冰凍切片的質量保證
1.4.1 總體要求
1.4.2 冰凍切片的報告時間
1.4.3 冰凍切片的錯誤率
1.4.4 冰凍切片不符的根源
第2章 冰凍切片文獻回顧
2.1 遠程病理學與冰凍切片
2.2 前哨淋巴結冰凍切片
2.3 冰凍切片免疫組織化學
第3章 造血組織
3.1 概述
3.2 印片與冰凍切片比較
3.3 造血系統(tǒng)與非造血系統(tǒng)比較
3.4 印片判讀
3.4.1 中-大細胞為主
3.4.2 母細胞為主
3.4.3 單一的小淋巴細胞為主
3.4.4 混合性細胞群
3.5 其他特殊問題
3.5.1 微生物學培養(yǎng)
3.5.2 細針穿刺活檢
3.5.3 縱隔病變
3.5.4 兒科患者
3.5.5 有實質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病史的患者
3.5.6 有HIV病史的患者
第4章 骨和軟組織
4.1 概述
4.2 臨床信息
4.3 X線印象
4.4 以病例為中心的重要鑒別診斷
4.4.1 骨骺病變
4.4.2 膨脹性囊性病變
4.4.3 骨髓病變
4.4.4 軟骨性病變
4.4.5 關節(jié)置換史和感染的評估
4.5 小結
第5章 女性生殖道
5.1 卵巢腫瘤
5.1.1 漿液性交界性腫瘤
5.1.2 黏液性腫瘤
5.1.3 性索-間質腫瘤
5.1.4 卵巢小藍細胞腫瘤
5.1.5 妊娠期卵巢腫瘤
5.2 子宮內膜癌的術中評估
5.3 妊娠證據的子宮內膜活檢
5.4 結論
第6章 肺、縱隔和胸膜
6.1 肺冰凍切片
6.1.1 概述
6.1.2 主要的術中問題
6.1.3 肺冰凍切片及其解讀
6.2 縱隔淋巴結和縱隔腫物的冰凍切片
6.2.1 概述
6.2.2 縱隔淋巴結冰凍切片的主要術中問題
6.2.3 縱隔淋巴結冰凍切片及其解讀
6.2.4 縱隔腫物冰凍切片及其解讀
6.3 胸膜冰凍切片及其解讀
第7章 兒科冰凍切片
7.1 兒科實體性腫瘤
7.1.1 兒科實體性腫瘤:術中主要問題
7.1.2 兒科實體性腫瘤和冰凍切片解讀
7.2 先天性巨結腸
7.2.1 先天性巨結腸:術中的主要問題
7.2.2 冰凍切片
第8章 乳腺和前哨淋巴結
8.1 乳腺冰凍切片概述
8.1.1 乳腺冰凍切片:術中冰凍主要問題
8.1.2 乳腺冰凍切片及其解讀
8.2 前哨淋巴結冰凍切片
8.2.1 前哨淋巴結及其主要臨床問題
8.2.2 前哨淋巴結冰凍切片及其解讀
第9章 泌尿生殖系統(tǒng)
9.1 泌尿生殖系統(tǒng)冰凍切片概述
9.2 腎臟
9.2.1 腎臟:術中問題
9.2.2 腎臟:冰凍切片
9.3 尿路上皮癌
9.3.1 尿路上皮癌:術中問題
9.3.2 尿路上皮癌:冰凍切片檢查
9.4 前列腺癌
9.4.1 前列腺切緣和盆腔淋巴結:術中問題
9.4.2 前列腺切緣和盆腔淋巴結:冰凍切片檢查
9.5 睪丸
9.5.1 睪丸腫瘤:術中問題
9.5.2 睪丸腫瘤:冰凍切片
9.6 陰莖和陰囊
第10章 頭頸部
10.1 概述
10.2 頭頸部的黏膜病變:適應證和術中問題
10.2.1 原發(fā)性病變的快速診斷
10.2.2 黏膜切除標本的切緣情況
10.2.3 治療引起的復雜改變
10.2.4 淋巴結轉移
10.3 涎腺腫瘤:適應證和術中問題
10.3.1 標本處理
10.3.2 冰凍切片檢查
10.4 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
10.5 頭頸部冰凍切片的禁忌證
第11章 甲狀腺和甲狀旁腺
11.1 甲狀腺
11.1.1 甲狀腺冰凍切片:術中問題
11.1.2 甲狀腺冰凍切片:大體標本的處理
11.1.3 甲狀腺:冰凍切片及其解讀
11.1.4 甲狀腺乳頭狀癌
11.1.5 髓樣癌
11.1.6 淋巴結轉移、“頸部異位甲狀腺”
和自身斷離
11.1.7 甲狀腺病變的術中診斷:適當程度如何?
11.2 甲狀旁腺
11.2.1 甲狀旁腺:大體標本的處理
11.2.2 甲狀旁腺腺瘤和甲狀旁腺增生:
冰凍切片分析
第12章 胃腸道
12.1 胃腸道冰凍切片概述
12.2 食管
12.2.1 術中冰凍的主要問題
12.2.2 冰凍切片解讀
12.3 胃
12.3.1 術中冰凍的主要問題
12.3.2 冰凍切片解讀
12.4 小腸
12.4.1 術中冰凍的主要問題
12.4.2 冰凍切片解讀
12.5 闌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