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司法制度司法改革論評(第20輯)

司法改革論評(第20輯)

司法改革論評(第20輯)

定 價:¥69.00

作 者: 張衛(wèi)平,齊樹潔,曹云吉 編
出版社: 廈門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律 司法制度

ISBN: 9787561558126 出版時間: 2016-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6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司法改革論評系列已出版十余冊,受到廣泛好評和贊譽,成為訴訟法學前沿研究和學術探討的重鎮(zhèn)?!端痉ǜ母镎撛u(第20輯)》是清華大學法學院張衛(wèi)平教授和廈門大學法學院齊樹潔主編的“司法改革論評系列”叢書的第二十輯。全書近三十篇學術論文,盡數(shù)囊入“民事訴訟專論”“司法制度”“審判實務”“案例研討”“司法實務”“部門法專論”“前沿探討”等模塊中?!端痉ǜ母镎撛u(第20輯)》匯聚了一些司法和訴訟法領域的新觀點和新理論研究成果,多方位地闡釋了當前我國司法改革的具體理論、實踐經(jīng)驗以及域外借鑒問題。這為進一步深化我國司法改革提供了可能的理論和實踐思路,對于指導我國新民事訴訟法的理解和適用具有理論和實務價值,也是研究我國司法改革的相關法學學者和法科學生的有益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張衛(wèi)平,男,山東人,1979年考入原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1983年本科畢業(yè)。1986年研究生畢業(yè)留校執(zhí)教。1993年從講師直接破格晉升為教授。同年赴日本留學,先后在東京大學法學部和一橋大學法學部學習。1996年獲得博士生導師資格,同年任《現(xiàn)代法學》主編。1999年初調(diào)清華大學法學院任教至今?,F(xiàn)為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代表著作:《程序公正實現(xiàn)中的沖突與衡平》(1992)、《破產(chǎn)程序?qū)д摗罚?993)、《訴訟構(gòu)架與程式》(2000)、《探究與構(gòu)想:民事司法改革引論》(2004)、《民事訴訟:關鍵詞展開》(2005)。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雜志上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百余篇。齊樹潔,河北武安人,1954年8月生。1972年12月自福建泉州一中應征入伍,1978年4月從新疆軍區(qū)39487部隊退役。同年7月參加高考。1982年7月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90年8月畢業(yè)于廈門大學民商法專業(yè),獲法學碩士學位。2003年11月畢業(yè)于西南政法大學訴訟法專業(yè),獲法學博士學位。曾在西南政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香港大學、澳門大學、臺灣政治大學、菲律賓Ateneo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德國Freiburg大學、法國巴黎第二大學、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研修和訪問?,F(xiàn)為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

圖書目錄

卷首語
立案制改革
——修正起訴條件是關鍵
民事訴訟專論
中國司法調(diào)解六十年變遷與反思
論公民民事公益訴訟制度的構(gòu)建
論對當事人不服已生效裁判之救濟
——兼論當事人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論庭審聽審制度
論先行調(diào)解的困境及其救濟路徑
舉證時限制度的變革及相關制度的變化趨勢
——以新《民事訴訟法》第65條及新司法解釋為中心
論第三人撤銷之訴之審判程序適用
試論民事訴訟起訴立案審查標準
——兼論《民事訴訟法》第122條的理解與適用
司法制度
深化司法改革基礎問題研究
——以人民法院為中心
司法建議對公共政策回應和引導的路徑分析
——以首屆全國法院優(yōu)秀司法建議為樣本
論公共利益的內(nèi)涵與外延
臺灣法官評鑒制度與問題
——以“法官法”為核心
從司法改革視角分析中國法學教育
——一個方法論的分析
案例研討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司法認定
——以優(yōu)先購買權(quán)為視角
論“文書真實性”的舉證責任分配
一一以“借條”真?zhèn)蔚呐e證責任分配為中心
“老齡”船舶引發(fā)的海事訴訟的防范
——基于“金山輪”案的思考
司法實務
常見量刑情節(jié)調(diào)節(jié)幅度實證研究
法官壓力何以消解
——以我國法官職業(yè)化路徑的完善為著眼點
量刑建議實證研究
——以江西部分地區(qū)為樣本
行政訴訟簡易程序調(diào)研及其完善
部門法專論
論法治改革背景下遷徙自由權(quán)的回歸
沖擊與回應:《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法》回歸民法的體系化之路初探
強制性標準之法理分析
獨立董事法律責任問題研究
再論股東(大)會決議性質(zhì):“團體意思形成的成果”觀點下之探析
依法治國背景下宏觀調(diào)控問責制度之必要性探析
論客觀處罰條件的借鑒
——以挪用公款罪為視角的研究
類推解釋的語言內(nèi)涵和機能考察
——以刑法分析哲學為進路
論專利許可合同“禁止挑戰(zhàn)條款”的有效性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